筆者近期因研究美國有線電視系統業者投入Wi-Fi熱點(HotSpot)的佈建,發現過去曾造成話題的西班牙fon公司(Google、Skype有投資)仍存續,且推出一項新產品Gramofon,Gramofon是一個家用固接盒,該盒可透過Wi-Fi讓親朋好友分享數位音樂。
Gramofon的口號是Social Wi-Fi + Social Music |
fon推出此產品仍合乎該公司策略,fon本即以家庭、私人Wi-Fi分享成公眾Wi-Fi為起家業務,Gramofon仍延續原有的「Wi-Fi分享」概念。且有趣的,fon在Kickstarter上為Gramofon募資,看來此也與Ubuntu Edge手機相同,帶有產品先期行銷造勢與試探市場水溫的意味。
市場先例:Zune和Nexus Q
事實上在Gramofon之前,業界已經有類似功效的產品,例如2006年Microsoft推出的Zune隨身聽,由於Zune打入市場時,Apple iPod系列早已主導市場,Zune除了盡可能模仿、逼近iPod產品外,也必須有差異化的吸引點。
因此Zune加入歌曲分享功效,透過Wi-Fi,一個Zune用戶可以分享他的歌曲給另一個Zune用戶,但為了避免助長盜版,分享出去的歌只能播放三次或只能聆聽三天(二擇一),之後就失效。這項帶社交性質的功效,也可以間接刺激消費者去買Zune,因為相形下iPod的防拷較為嚴密,雖然Apple本身討厭防拷(Steve Jobs公開表述過),但與Apple配合的音樂發行商極重視防拷。
不過,Zune沒有獲得市場迴響,即便後續推出第二、三代的Zune與小型化的Zune,市場反應依舊有限,最後於2008年停售。
Zune之後,2012年5月Google發表Nexus Q,Nexus Q是一個球形的家用固接盒,可用來播放、分享音樂,且Google表示響應歐巴馬製造業回美國策略,Nexus Q在美國本土製造。
不過,Nexus Q的推行也草草結束,實際銷售時間比Zune更短,Nexus Q的規格Samsung Galaxy S3手機高度相仿,明顯是用來增加Galaxy S3手機的規模用量均攤而設計,然在S3銷售成績理想後,Nexus Q的存續價值就顯低落,且Nexus Q高達299美元,也使消費者卻步。
而現在,fon推出的Gramofon與Google Nexus相當類似,不過fon相對較謹慎,一是在Kickstarter先行嘗試消費者與市場接受度,另一是Gramofon的價格較為平易近人,未來若正式銷售,也僅99美元(內含VAT加值稅與運費),而募資階段自然更優惠。
社交分享功能重要性大增
上述三個產品均集中在音樂的社交分享概念,Gramofon的口號更是Social Wi-Fi + Social Music,但更廣義而言,社交、分享概念的硬體產品正逐漸擴展中。舉例而言,HTC曾於2011年推出ChaCha智慧型手機,該手機特別與Facebook合作,手機設計上除了提供實體鍵盤以方便用戶在臉書上打字外,還提供一個Facebook專門按鈕,按下該鈕立即可以進入臉書,及更快分享訊息、照片等。
類似的,2013年小米科技推出小米Wi-Fi路由器,路由器內建NFC感應,若今日有親友拜訪,且使用具NFC功效的智慧型手機,只要將手機與路由器感應,手機即可使用路由器提供的Wi-Fi通訊,不再需要手動偵測SSID,手動輸入帳號密碼等程序,也是有Social Wi-Fi的意涵。
另外,諸多3C產品正積極「去線化」,數位相機不再需要抽出記憶卡或連接USB線路,透過Wi-Fi即可上傳至PC或印表機,印表機也不再必然要實體連線至PC,一樣透過Wi-Fi進行列印,而去線化普及後,推估也會逐步導入社交、分享功效。
最後,社交分享的主力不再是以合法版權的影音內容,隨著照相、錄音、定位等功效的普及,使用者自產的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UGC)反成主要分享動機,如美食旅遊等。看來,硬體設計者若能將UGC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s)融入產品,估可快速彰顯產品價值與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