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臉書提出了一個問題:「有什麼你覺得是台灣Maker to Market的成功案例?」引起不少討論。由於被點名回應,想想很難用幾行訊息交待清楚,乾脆為文來探討一下。

針對這問題,首先要確認的,不是那個案例成功,而是誰是Maker?

這是Maker圈論戰已久的命題,可以無限上綱,那就無法討論下去,這裏且限縮一下Maker的定位,一是for fun,這毫無疑問,但除了基於個人樂趣的動手做外,也應包含啟發學習和藝術性創作,甚至是開發套件和工具的精進研究;二是「解決問題」,包括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乃至於解決社會性、公益性的問題。

除了上述出發點外,應再加一個必要條件,就是他不是一個人關起門來for fun或「解決問題」,而是DIWO(Do it with others),也就是願意在社群分享或喜歡串連同好。

所以呢,當提到Maker to Market的案例,案主應該具備上述的背景及條件。 若這樣的立論成立,那些一開始即以創業為目標的個人或團隊,即使他們應用Maker常用的開發板做出原型,或推出了Maker圈常見的產品,如3DP、Robot、Drone又募資賣座成功,但仍應該被排除在這個問題的推薦名單外吧。

當Maker的樂趣或社會性專案進展到某一程度,想將它推給更多人使用,或想將樂趣轉化為兼職或全職的工作時,走向「市場」(to Market)的行為於焉產生。

那Maker to Market的行為或作法有什麼呢?目前「最有市場」的出路,無疑是從事「教學」:教想成為Maker的人如何成為Maker,或讓孩子更有動手做、解決問題的能力。

事實上,投入Maker教育的Maker已相當多,其中全職者當然是在創業,有意義也很有前景,但弔詭的是,大家似乎不把他們歸屬於創業家。

一般人心中想的Maker to Market,還是在於將Maker專案給產品化、商品化,也就是從一個變成百百、千千、萬萬個的這一條創業路。的確,大家在國內外募資平台看到不少「成功」的例子,也想成為這樣的例子,然而,不被看見的失敗例子其實更多,因為,硬體創業實在很難。

為何「很難」已談論很多,就不多說了。現實的情況是,歐美的Maker Movement比台灣久,走向"Hardware Startup"的條件(創意能力、市場定位、投資環境等)也比台灣好很多,但也不用妄自菲薄,台灣在這條路上發光發熱的案例肯定會愈來愈多。

然而,這裏需再次澄清一件事,那就是Maker to Market不必然就要創業,若有份穩定的工作,to Market的事兼著做就好,不要太衝動。如何善加利用自己的閒?時間,本來就是Maker運動的核心精神之一。

至於怎麼兼著做?最可行的還是教學:教同好或學子們自己已登堂入室的Maker題目,並兼著賣相關學習套件,這件事利用週末或晚上時間就好,賺賺外快也自娛娛人,不亦樂乎。

另一條Maker to Market的路,就是從企業、政府/法人、學研界來的「接案」需求。目前這「市場」仍不大,很多Maker甚至感受不到,然而,這個需求肯定會持續成長,因為企業希望結合Maker的創意或技術能力,歐美硬體新創則缺系統整合及製造的能力,台灣的PRO Maker特別適合來補足這一塊。

最後,還有一條路,就是自辦Makerspace,哎,在台灣,若想靠收費營運,這一兩年看來還是很困難的(理由是什麼大家也很清楚 - 免費資源太多)。

(本文作者為MakerPRO總主筆及共同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