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錶的歷史挺久遠的,例如1990年代的天美時(TIMEX)Datalink錶,能夠與Microsoft的個人行程管理軟體Schedule Plus同步(此軟體之後與E-Mail結合成為Outlook),或如2002年Palm推出PDA型的智慧錶。

無論Apple Watch與Android Wear,都期望善用錶內的加速度感測器,只要翻轉一下手腕,就能夠改變錶面的顯示資訊,減少用另一隻手去操控手錶的機會。
無論Apple Watch與Android Wear,都期望善用錶內的加速度感測器,只要翻轉一下手腕,就能夠改變錶面的顯示資訊,減少用另一隻手去操控手錶的機會。

2004年Microsoft夥同5家手錶業者推出SPOT Watch,該錶能自動對時,無論出差到美加哪個地方能立即轉換成當地時間(美國跨6個時區),也能接收關注的都市天氣、關注的球隊賽事比數、關注的股價等。

SPOT Watch經2年驗證接受度不高,之後手錶先停售,而關注訊息的訂閱服務(稱為MSN Direct)也在2012年初停止。但業界依然全赴後繼推出智慧錶,如Sony的LiveView、Motorola的MOTOACTV,義大利新創公司的I’m Watch等。

2013年Pebble Watch在Kickstarter上募資大成功,以及傳聞Apple將推出iWatch(之後證實名稱為Apple Watch),2014年Google提出Android Wear等,使智慧錶再進入一個高峰。

而到了2015年,業界技術又有了不同變化,2月份Pebble Watch推出第三代的Pebble Time錶(第二代為2014年的Pebble Steel),從過往的黑白螢幕變成64色,並加入Timeline的時間軸介面,這與Android Wear上的Google Now稍類似。

有趣的是,Android Wear反而反其道而行,Android Wear智慧錶一律彩色介面,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銷售與試用意見反應後,新修正是讓錶面顯示器在一般待機情況下轉成黑白畫面,好減少電力的耗用,而一般待機下也只顯示時間、日期等簡單訊息,只有進一步操作才會轉換回彩色畫面,以及更多訊息顯示。

Android Wear另一項修正是加入Wi-Fi通訊,原本Android Wear僅用Bluetooth與智慧型手機通訊,特別是用較省電的Bluetooth Smart,但之後發現傳輸率過低,對導航等地圖顯示傳輸造成影響,因此決議將相對較Bluetooth耗電的Wi-Fi加回到Android Wear錶中。

相對的,Apple一起頭就讓Apple Watch同時具備Wi-Fi與Bluetooth,不需要這項修正。但是,Apple在6月份的WWDC 2015年度研討會上,也對Apple Watch做一些技術修正。

Apple原本的盤算是,讓程式開發者在現有iOS App上進行修改,追加撰寫一個延伸程式(Extension),延伸程式依然由iPhone智慧手機運算執行,而後將結果顯示到Apple Watch上,同時也由延伸程式接收來自手錶的各項操作命令。

但Apple之後考慮到Apple Watch的反應速度,為了加快操作反應性,新方向建議將延伸程式搬移到手錶內執行(自watchOS 2.0開始提倡),但此作法的副作用便是加快手錶電力的消耗,而Apple Watch僅有205mAh~246mAh的電能,能否支撐足夠的待機時間、使用時間有待考驗。

另外,無論Apple Watch與Android Wear,都期望善用錶內的加速度感測器,只要翻轉一下手腕,就能夠改變錶面的顯示資訊,減少用另一隻手去操控手錶的機會。

綜合上述,智慧錶的顯示方式、通訊方式、運算方式,都還在持續摸索。時而傾向豐富資訊與彩色、時而傾向簡略與黑白;時而傾向用省電的Bluetooth,時而追求快速的Wi-Fi;時而由電能較多、運算力較強的智慧錶主責運算,時而為追求操作反應性而轉由智慧錶自行運算。

簡言之,智慧錶在功耗省電、操作反應、功能功效等三方面拉拔權衡,如同過去網路上流傳的一張詼諧說明圖,要一台筆電又便宜、效能又好、又輕薄,三個訴求的圓形色塊,中間的重疊位置寫著「不可能」。

而從歷史經驗看,從1983年Motorola推出DynaTAC(俗稱大金剛)手機,1993年Apple提出Newton(牛頓)PDA,兩者一直到1997年iPhone出現後,才逐漸走向二合一。而智慧手機與智慧錶之間的角色定位與分工,恐怕也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