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峽是一個公海,也是一個重要的海運航道,北可通中國中北部、日本、韓國與俄國的東方領土等,南可通中國南部、港澳、東南亞諸國與紐澳等地。台灣本島則東接廣大的太平洋與美洲大陸遙望,可說是歐美非各國與中國或海峽南北各國接觸時最方便的中繼站、轉運點。然而海峽兩岸長期對峙,造成了不正常的往來關係,這不是單純一句「三通」就可以解決的事,因為背後的隔閡、矛盾、誤解或衝突,有如豎起了重重的障礙,讓看到的人都有所顧忌,讓經過的人都覺得徬徨。

本社調查跨國分工中適合發展設計產業的地區(Source:本社編輯部) BigPic:399x224
本社調查跨國分工中適合發展設計產業的地區(Source:本社編輯部) BigPic:399x224

電子產業是一個全球化最為明顯的工業,產品市場具全球性而產銷體系卻分工精密,為了成本與即時性因素,整個產業或個別廠商都必須做好全球化佈局,在產業而言在意的是區域的群聚效應,在廠商而言最重要的是整體的競爭優勢。海峽兩岸在電子產業上恰好形成了一種區域群聚效應與微妙的競合關係,現況大體上是台灣廠商掌握了設計行銷,而中國廠商承接了生產製造,然而這也不是絕對的關係,有些製造在台灣仍有優勢,有些產品的設計開發則中國更具基礎。

海峽兩岸的電子產業看似互補,其實局勢不斷地在改變,在各自猜忌懷疑的競爭中,種種的分工只是暫時妥協的現象,除非雙方保持一定的利害平衡,否則大魚吃小魚是必然的叢林法則,所以台灣廠商只有不停地前進,才能與對岸保持分工合作的狀態。大魚吃小魚就是所謂的「霸道」,也是產業的現實面;分工合作則是所謂的「王道」,也是產業的理想面;處在當今的社會,必須了解現實的霸道面,才能實現王道的理想目標。

本社在今年3、4月份的時候,在網路上做了一次有關「跨國分工」的問卷調查。調查樣本經由網路發送連結,以台灣廠商為主要調查對象,有效樣本為167份,跡象正顯示電子產業大部份廠商都必須以全球化佈局與跨國性分工來經營,而且廠商普遍認為台灣適合發展「設計」產業,比例高達83.6%,這表示了一種共同的想望與產業實際在轉變調整中的狀況。中國則最適合發展「製造」產業,比例高達70.1%,越南則躍居第二名,比例達13.2%,這也很合乎現實的狀況,而中國也是業者最有興趣的分工設置地點。

如果電子設計產業群聚在台灣,而電子製造產業群聚在中國,的確是很好的分工模式,甚至可以成為一種典範,因為在兩岸的微妙關係上,不論是從人文面、技術面或地理位置、幅員大小來看,都相當適合且能創造雙贏。雖然兩岸的產業仍會不斷地成長變化,但這樣的原則也要萬變不離其宗,才能保持最佳的合作狀態。也就是說,製造也有高檔高利潤的事業,但還是應以中國為主要基地;設計也有低層次低利潤的事業,但還是應以台灣為主要基地。反過來說,如果好的有利潤的事業某一方通通想要全包,最後則會兩敗俱傷、得不償失。

不可否認地,兩岸關係仍是詭譎多變的狀況,而重點就在於台灣海峽的自然隔閡,台灣與中國有道鴻溝卻又關係密切,在海峽兩岸總是有眾多叫囂與雜音的時候,只有肯定各自的價值且不斷的成長前進,才能保持分工合作的空間,即使兩岸「怨」聲啼不住,然而輕舟已過萬重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