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技術早於一百年前就有,並有特斯拉(Tesla,與愛迪生Edison競爭的發明家)申請成專利,在資通訊產業未關注前,有些消費性電子產品已採用,如充電刮鬍刀、電動牙刷等,因為這類產品多在浴室內用,為避免潮溼觸電所以採無線充電。
無線充電要普及,還有一段路要走(Source:Tylt) |
而後日本電子產品較多採行,2009年1月試圖與iPhone抗衡的Palm pre智慧型手機也採行,更之後Nokia Lumia 920頂級手機也採行,使大眾愈來愈關注無線充電。
如果是一配一的專屬無線充電,如前述已經展開,但產業更看重的是「具交換性的無線充電」,即A業者無線充電座能為B業者的手機充電,因而有標準之爭,目前最具業界份量的標準陣營有三,即WPC、PMA、A4WP,而近期A4WP與PMA合作,期望更能與WPC競爭。
WPC是目前業界陣容較具優勢的一方,主要是支持的業者家數較多,即便將PMA與A4WP兩陣營的業者數相加,也難短時間超越WPC,且有多種因素,仍會持續困擾無線充電的推展。
技術競爭
首先是技術競爭,WPC與PMA採行的是電磁感應(Magnetic Induction)技術,A4WP則為電磁諧振(Magnetic Resonance)技術,後者的好處是無線充電的傳輸距離較遠,可以數十公分到數公尺(30cm~9m),但前者只能些微的隔空,約1cm左右,然好處是充電轉換效率較佳,電能以熱能形式消散的較少,較綠色環保。
A4WP與PMA之所以要結盟,主要是WPC可能以現行電磁感應技術為基礎,擴展延伸發展出也具備電磁諧振技術的標準,即雙模運作,有感於此危機,加上支持業者數較少,因此必須結盟。
除了本質技術的競爭,其實也牽涉到溝通協調機制的競爭,充電座不能對任何靠近的東西靠充電,例如靠近的只是個鑰匙,根本不需要充電,如此只是浪費電力、白充,且危險(對金屬加熱),或充電與充電物間臨時有不明物阻隔也必須能即時反應。所以WPC導入NFC感應,確定靠近物是真的需要充電的才啟動,同樣的,A4WP也拉攏Bluetooth SIG,用藍牙進行無線充電的溝通協調。
陣營較勁
再回到產業陣營的較量,雖然PMA的支持業者較WPC少,但有些業者來頭不小,如電信商AT&T、車用零件商Delphi、Starbucks、Facebook、Google等,具有很高的主導力,若AT&T說他只支持某一種無線充電標準,或Starbucks宣佈他們全球分店支持與設置某一種無線充電座,或出廠的汽車都採行某一種無線充電標準,肯定影響很大。而A4WP來頭也不小,全球第一、第二大半導體商Intel與Samsung是屬於這個陣營。
另外也不僅有三個陣營的技術在較勁,例如Qualcomm有自家的WiPower技術,有些業者也採雙押策略,如IDT同持支持WPC與A4WP,Powermat則同時支持PMA與A4WP,Qualcomm自有技術外也支持PMA。
最後,過往生產製造筆電光碟機(ODD)的業者很有憂患意識,在筆電逐漸轉往Ultrabook薄型機種後,連光碟機都捨棄了(變成外接、選用品),為了持續與筆電業者有生意作,開始積極投入無線充電技術與業務,期望讓薄型筆電的一個側邊條能提供無線充電功效。
所以,能夠通行無阻、自由交換的無線充電市場實在是個龐大商機,因此產業陣營角逐自然高激烈,但其實還有很多東西要考慮,目前有的技術,其充電功率只足夠充手機,充平板或筆電則因功率較低要充較長時間,未來考慮在新版充電標準中提升功率。
此外,各國對於充電所用的無線頻率配置與法規等,及無線充電對身體危害性的驗證報告等,這些配套也有待完整,看來無線充電還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