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从2008年1月WirelessHD规格发表(CES展期间)开始,无线视讯区域网路(Wireless Video Area Network, WVAN)的概念开始被提出,这项技术运用60GHz频段与多天线方式,可在短距离(约10公尺)内传递4Gbps的资料量,如此可原生(不压缩)传输Full HD的视讯,Full HD纯就视讯而言约需3Gbps,裕留1Gbps可传递多声道音讯与其他资料。
一旦要走动,目前的作法是从PC拉出影音线路,而后传递到VR HMD上,但也因此产生若干限制... |
WirelessHD不是唯一的WVAN技术,类似的竞争技术也有WHDI(Wireless Home Digital Interface)、Wireless HDMI等,也各有支持业者。不过,多数的WVAN技术未能在消费性市场普及,原因非常多,例如很昂贵,收发器初期一套要价500美元,或者体积很大、功耗高(需插座运作)、传输路径不能受遮蔽(Light of Sight, LOS)、无法穿墙传输等。
之后业者持续提升技术,不仅传输率更高,允许部分遮蔽,也精进至具备型动画运用能力(电池运作),但依然没有普及。
另外,Intel在放弃超宽频(Ultra Wideband, UWB)技术后,也短暂加入WirelessHD阵营,而后另立WiGig技术(IEEE 802.11ad),试图让WVAN技术不仅用于影音无线传输,也能用于PC的近距离高速I/O传输,例如用来传递外接硬碟资料等,但依然未能普及。
到了今年,业者再度提出其他的应用诉求,例如用于资讯服务亭(KIOSK,类似7-Eleven的ibon、全家便利商店的FamiPort)的无线传输,可以让人直接付费购买与下载电影,快速将大资料量的电影内容传递到电脑或手机。
或者平板、笔电两用设计越来越多,业者试图将WVAN技术诉求成无线连接器(Wireless Connector),让平板与平板键盘间的短距离直接高速资料传输,不再使用实体连接器。其他也包含将技术用于电信营运的无线回传(Backhaul),但这已经跳脱消费性领域,偏向产业应用。
无论是KIOSK或Wireless Connector,乃至Wireless Backhaul等,都还在试水温阶段,或处于初步展露市场,但笔者认为WAVN另一个值得发展的潜在应用市场为虚拟实境(VR)的头戴式显示器(HMD)。
目前VR HMD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手机为显示器的配戴,另一是与PC连线的配戴,前者较为初阶,后者则强调更逼真、更高画质的体验,前者如Samsung Gear VR,后者如HTC Vive。
即便是后者,也有区分就地体验,或可走动体验的差别,然一旦要走动,目前的作法是从PC拉出影音线路,而后传递到VR HMD上,但也因此产生若干限制,例如俯仰、转身、走动,即可能受线路羁绊。
较理想的作法即是导入WVAN,理由是VR需要高资料量的影音传输,前述一个Full HD视讯需要3Gbps传输量,而VR需要双眼各别传输,如此即需要6Gbps传输。加上VR为了避免晕眩,必须提高画面更新率,自60fps增至90fps,如此传输量要再增50%,因而要9Gbps,此外还需要音讯、感测信号的回传等。
放眼其他的短距(10公尺内)传输,似多无法提供9Gbps以上传输率,即便是Wi-Fi,IEEE 802.11ac标准的极限也约仅7Gbps,且无法由单一装置全部使用,而是多个装置同时使用,即所谓的MU-MIMO。即便是Quantenna提出10Gbps Wi-Fi(宣称为11ac Wave 3),也同样属路由器端的总传输量,并非单一装置可完全取用10Gbps。
因此,使用60GHz技术、WPAN技术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案,虽为最理想方案,但依然要考虑功耗与成本,若VR HMD因太耗电使用时间过短,或价格非常高昂,则依然难以普及,但就过往经验,凡是功耗与成本问题,多半能随半导体制程经进而克服、改善,估计无线版VR HMD将逐渐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