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oogle提出Google Glass后,智能型眼镜成为业界关注焦点,并纷纷投入研究其系统、规格及设计。

智能型眼镜已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智能型眼镜已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智能型眼镜所实行的处理器、内存、储存等,大体上与智能型手机无异,主要为Cortex-A9双核、1GHz以上的运作频率,内存为1GB,仅少数达2GB,储存则多在4GB、8GB、16GB。若储存空间不足,也可外接Micro-SD记忆卡来扩展延伸空间,或在牺牲访问速度下,转移到云端空间储存。

比较特别的是,由于智能型眼镜的内部体积有限,若要多颗独立封装芯片来实现系统,设计上恐有难度,因此有业者提出SiP(System-in-Package)服务,将1颗CPU、2颗RAM、2颗ROM(NAND Flash)合在单一封装内,大幅缩小体积。

传感器技术

除系统外,眼镜的传感器也多与智能型手机类似,如周遭亮度传感器、近接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磁阻传感器(数字罗盘、数字指南针)、方位传感器(GPS)、音频传感器(麦克风)、视讯传感器(摄影镜头)、触控传感器(Touch Pad)等。

不过,有些智能型眼镜以支持户外运动为目的,如滑雪、登山等,因此会再加入温度传感器、大气压力计、高度计等传感器。同时,为了精密侦测运动轨迹,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磁阻传感器等均为3组,共9个传感器来协助记录。

通讯技术

至于通讯方面,智能型眼镜多支持Bluetooth,而为了更省电则会支持BLE(Bluetooth Low Energy),另也支持Wi-Fi,规格11g、11n不等。然同样以支持运动为诉求,部份智能型眼镜也支持ANT+通讯协议。

创新人机互动接口

智能型眼镜与智能型手机真正不同的部份,在于人机互动接口,以Google Glass而言,其实行LCoS的微投影技术,640 x 360分辨率,但可以实现5英呎内观看25英吋画面的效果,且影像是以若干透明、穿透的形态呈现,尽可能不影响配戴者观看自然环境。

类似的,Google Glass采骨传导耳机,同样以震动方式发声,但传输介质不是空气(传统耳机的作法),而是人的脸骨,骨传导的好处是不影响人耳听取自然环境的声音。不过新版的Google Glass仍可选用传统耳机,显见骨传导可能仍有不足之处。

在操作上,Google Glass设有一条触摸板,类似笔电的触摸板,但体积之限,只能将平面触控改成条状触控,让用户用零维(拍触)、一维(前后滑)方式操控。

若不用拍触、滑动触控,只能用语音识别操作,Google Glass采微机电系统(MEMS)的数组式麦克风,此与多数智能型手机相同,透过多组麦克风感应、比对声波,可减低环境噪音,让真正的语音更清晰。事实上,除了有骨传式耳机外也有骨传式麦克风,骨传式麦克风一样较能避免环境音干扰,但目前尚未见智能型眼镜采用。

简单而言,人机互动部份是智能型眼镜设计上的困难点,如何不对配戴者造成太多的干扰影响,阻碍其接收自然环境的影音信息(过度影响可能影响走路、行车安全),且只能用条状触控与语音识别来操作,恐需要智能、灵巧的软件技术来补充强化。

最后还有3点,即电量、重量、使用习惯,Google Glass约570mAh的电量,一天使用下来必然要充电,而现行150公克重也过重,目前诸多快门3D眼镜约50~65公克重,2小时的电影观赏已感受到配戴的不适。而过往没有配戴眼镜、太阳眼镜、游泳蛙镜等习惯的人是否能接受智能型眼镜,也必须接受市场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