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的金融风暴再次吹出了台湾内存和面板厂的整并问题。有趣的是,所有的人都认为整并是势在必行,但现在是不是时机点?却是众说纷纭。但大家要问的是,如果现在不并,那要何时并?是先拿了纳税人白花花的银子撑撑看再说吗?还是当局者展现魄力,大刀阔斧的在此最黯淡的时期一刀砍去积弊已久的恶瘤,让台湾的电子产业再次现出令人振奋的光芒?
/news/2008/12/28/2345336036.jpg |
上周,奇美电子无预警的解雇了数百位的约聘员工,曝露出台湾面板厂在这波不景气中承受的危机比想象中还大。而行政院长刘兆玄至台南科学园区访问奇美电子时,面板厂整并的老话题又被炒的沸沸扬扬。事后,经济部次长施颜祥仅表示,目前面板业的处境还没有像DRAM那样的危急,且面板业合并一事,政府只能扮「催生」与「协助」的角色,合不合并,还要看业者意愿。
政府的这番谈话其实有点让人想不懂。回想当年的两兆双星计划推动之初,不就是政府一手扶植成立,从推出至今,总共投资了多少的民脂和公帑?其数字之庞大,恐怕是难以想象,一但营运状况不佳时,其恶果必然是整个社会国家共同承受。而如今的双D厂成了名符其实的「双低」厂,内存业者更是深陷水火之中,政府除了一味纾困之外,是不是该好好想想问题的根源在何处。
事实上,早在前代政府当政时,就曾推动过面板业的整合。当时的政府就曾指示经建部门,鼓励TFT-LCD面板厂进行整合,但由于过去政府对科技产业也只采取鼓励和建议发展的态度,并未对细节和事权主导进行太多干涉,虽然后续有举办过几次针对面板业发展的经济座谈,但仍停留在纸上谈兵,实际的作用不大。一直到2006年4月时,才仅有广辉与友达的合并,其余的奇美、彩晶与华映依然各立门户。
对于产业整并的缓慢,政府实应负最大的责任,不应该只坐壁上观,只抱持着从旁建议和劝导的角色,应该化被动成主动,积极主导产业的发展。毕竟一旦大型企业发生裁员甚至倒闭的情事时,数万名无业的人民最终也将成为社会的问题,而社会和产业的安定本属政府的职责范围,不应逃避。而政府除了积极面对之外,更应该防患于未然,在其最终恶果产生时,就将其导往更好的发展方向。
反观邻近的韩国,其面板产业在政府主导下,很早就拥有世界级的体质和实力。目前,韩国的面板厂规模都远超台湾任一家面板厂,因此,在成本与价格的降低上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尤其在经济不景气时,在成本控制上占有愈大的优势者,就愈能够取得较大的市场销售,加上目前台湾在多项LCD的技术与重要零组件都掌握在日本手中,因此在发展上更是困难重重。
其实台湾电子产业缺乏高度整并已是老问题,不单是DRAM和LCD产业,包含LED、太阳能和IC设计业等,都有相同的问题存在,只是这次率先爆发的是前两者而已,接下来这些产业预料也将会遇到相同的问题,政府如何更有智能且具远见的进行处理,将是未来5年内台湾电子产业的重要发展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