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7代线成功量产带领40吋液晶电视市场需求,Sony与三星合资面板厂S-LCD于今年初又宣布合资兴建8代线,主攻50吋级液晶电视市场。S-LCD近期已完成8代线厂房上梁仪式,并强调未来8代线完工后,将依循7代线成功模式,在未来进一步主导50吋级的液晶电视市场。

结合品牌优势,三星更有能力主导LCD TV的尺寸规格。
结合品牌优势,三星更有能力主导LCD TV的尺寸规格。

Sony与三星于2006年4月正式签约,各投资10亿美元兴建8代线。该厂区位于韩国忠清南道的汤井,8代线玻璃基板规格为2200mm×2500mm,设计月产能为5万片,预计2007年秋季可正式量产。

过去三星旗下两条7代线在成功的市场策略运作下,让40吋液晶电视位居市场主流,也使三星在大尺寸液晶电视市场囊括53%的比重。而未来8代线将以52吋及更大尺寸的电视面板为主力产品,延续7代线成功模式,期望能再次主导50吋级的液晶电视市场。

由三星与Sony透过上梁仪式对外高分贝宣示的动作来观察,包括韩国三星与日本夏普等一线面板大厂丝毫不受2006年第二季电视面板市场需求薄弱的影响,不仅持续投资新世代面板厂,且维持亮眼的销售成绩,于面板制造上也无减产的计划。

夏普即使经历第二季世足赛全球LCD TV需求不如预期的影响,其库存仍维持良好,也无减产的计划。夏普更有信心达成2006年初所宣告的全年LCD TV出货600万台的目标。而三星的表现也不差,库存远低于30天,不仅不需减产,甚至计划持续增加投片量以因应市场需求。

由于40吋LCD TV的市场已然浮现,因此三星与夏普纷纷计划增加产能以应付需求。夏普预计采用龟山8代线进行40吋级以及50吋级产品的切割,该8代线可切割46吋8片及52吋6片。夏普指出40吋级的面板产品将在2007年快速成长,而50吋级的产品也将在2007年进一步压低价格而扩大市场。三星也认为全力投入8代线的建置有绝对的必要性。

若再对照LPL与台湾面板厂商的投资状态可发现,这些面板厂在历经2006第二季的惨痛教训之后,未来的投资计划均转为保守。其中LPL对于8代线的规划呈现停滞状态,却反其道投资5.5代线。台湾的友达、奇美对8代线也持观望而无明显的投资计划,同时奇美也计划放慢7.5代线第二阶段的扩产速度,并反向投资6代线。

也就是说,在45吋以上产品的发展规划,面板厂明显分为两种,一是以三星、夏普为主,不断将生产主力移至LCD TV上,并朝更大尺寸产品进行开发。另一种则是LPL以及台湾面板厂,在历经2006年第二季库存过剩的惨痛教训后,对于45吋以上的LCD TV市场持保留的态度,投资状态停留于7.5代之下,生产主力则着重于30吋级TV产品以及IT用面板的制造。

观察这样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三星与夏普其电视面板的主要出货对象均为全球前六大品牌,除供应自有品牌的LCD TV外,三星更是Panasonic与Sony的最大面板供货商,而夏普也供应部分Panasonic的面板需求。

一直以来,消费者选购LCD TV的主要依据通常是品牌,因此只要市场出现不景气的状态,导致LCD TV必须降价刺激需求的时候,品牌的影响力往往来的更为深刻。其原因在于一般消费者普遍认为LCD TV属于高单价产品,为了降低风险,因此品牌将发挥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45吋以上产品也是相同的状况。

一旦下游品牌的供应通路与数量确立,所生产的面板产能能获得一定的保障,同时也能藉由品牌的力量以成为规格的领导者,进而率先抢攻消费市场并加快学习曲线的建立。这正是为何三星与夏普对未来45吋以上LCD TV市场如此有信心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