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這兩年成為工業電腦業者的產品布局重點,主要原因當然還是市場的快速成長,除了台灣本地捷運的陸續動工外,大陸市場的蓬勃發展,更是主因,在中國官方的特意建設下,已成為中國各大城市優先考慮發展的基礎交通建設。
中國大陸龐大的市場,自然吸引了全球大型廠商前往投標,大陸也趁此機會,積極將國外技術留在中國,目前政策作法是規定一個地鐵標案中,至少需有80%的本地廠商,經過長時間的培養,現在中國的軌道交通不僅不需在仰賴他人,還能將技術輸出至中東國家,甚至美國。
而除了地鐵外,鐵路與高速鐵路也都是中國官方現在致力發展的技術,從產業影響面來看,軌道交通產業鏈最受益行業為智慧化和資訊化設備行業。產業鏈依次受益的行業分別為:基礎建設、工程機械、基礎建設配套設備、列車車輛及其配件、軌道交通智慧化、資訊化設備,但最看好的,是處在產業鏈時序末端的智慧化和資訊化設備行業。
基礎建設施工是產業鏈中最先受益環節,也是資金投入最多的一個環節,這部份投資占比大約70%以上,建設期約為2-4年,資金投入和行業受益期較為確定,軌道交通基礎建設行業進入門檻較高,且隨著大型複雜項目日益增多,對技術要求會更高。
大陸目前呈現的競爭情形是中國中鐵、中國鐵建通過下屬各局,在全國鐵路和城市軌道基礎建設市場中形成雙寡頭地位,能夠獲得近90%的標案,其中,中國中鐵占比則更高,而同為國營企業的中鐵二局、中國建築、中國交通建設等市場佔有率並不大,上海建工、騰達建設、隧道股份、宏潤建設、粵水電以及各地方城建、市政集團等則主要集中在當地的城市軌道市場,北方國際以承接海外業務為主,市場人士目前看好的是中國市場佔有率最高的中國中鐵,以及在地方鐵路建設中有技術和地域優勢的粵水電和隧道股份公司。
另外軌道基礎建設配套設備行業的巨大商機,也為部分產業帶來機會,如智慧化和資訊化設備,其中智慧化投資占軌道交通建設投資比重逐漸增加,未來三年投資規模將達1000億元人民幣,這一部份的毛利率在整個軌道交通產業鏈中最高,而且這部份投入企業,已開始向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方向轉變,毛利水準可望再次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