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製造業的ESG永續策略
綠色供應鏈興起

【作者: 季平】   2023年01月17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6794】

台灣企業逾90%為中小企業,對於疫後才積極「數位轉型」的業者來說,剛拉近「零與一的距離」又得馬不停蹄地追趕永續ESG腳步,尤其製造業在工業4.0、綠色製造、綠色燈塔等浪潮下,有不得不綠的壓力。


全球約137個國家宣示淨零,逾700家大型企業提出淨零宣言,如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沃爾瑪(Walmart)、NIKE及台積電等。台灣企業逾90%為中小企業,對於疫後才積極「數位轉型」的業者來說,剛拉近「零與一的距離」又得馬不停蹄地追趕永續ESG腳步,尤其製造業在工業4.0、綠色製造、綠色燈塔等浪潮下,有不得不綠的壓力。


ESG由聯合國提出,做為評估企業是否符合永續發展目標的三項指標: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未來評估企業優劣的標準不只財報數字,還有ESG,企業唯有擬定適合的ESG策略,才能適者繼續生存。



圖1 : ESG涵蓋範圍
圖1 : ESG涵蓋範圍

環境成為風險議題 綠色風潮席捲全球

歐盟早在2020年規定,500名員工以上企業需揭露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績效,該項指令於2023年擴大適用於員工達250名以上的企業。為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永續目標,全球企業紛紛走向碳排揭露、制定碳權與碳價,以及收取碳稅之路。歐盟早於2021年7月公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根據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的碳交易平均價格制定碳價,未來也將針對未遵守規定的進口產品課稅,2022年起試行。


台灣環保署長張子敬指出,最快2023年訂出每公噸收取碳費的金額並開始徵稅,考量2.5萬噸以上企業的排碳量占比逾80%,將以2.5萬噸為標準「試辦」,建立分級制度,中小企業仍有緩衝期。雖然緩執行,對於碳關稅上路,仍處於懵懂階段的台灣多數中小企業不免焦慮,因為未來碳盤查、課稅或認證範圍包含機台轉換、廠房綠化、綠建築、淨水循環等面向,如何在短時間內徹底變綠,考驗各家業者的應變力、執行力與財力。


產業現實:不夠綠、不夠ESG,等著被消失!

為了與國際接軌,台灣國發會已公佈「2050淨零碳排路徑規劃」,金管會與相關部會則於2022年公佈「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要求所有上市櫃公司於2027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盤查、2029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查證等項目,並於2023年起分階段進行,如資本額10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鋼鐵及水泥業需完成碳盤查,估計全台約有19萬家中小型業者受到衝擊,尤其與國外大廠供應鏈有關、外銷歐盟地區為主的企業壓力更大,產業擴及電子、鋼鐵、金屬製造、紡織、運輸、食品等業。


勤業眾信《#2022氣候變遷行動總盤點(Deloitte’s 2022 Climate Check Survey)》調查顯示,逾80%企業領袖認可投資永續具備長期經濟效益、近70%正在執行氣候減緩或調適策略,另有近40%的組織持續加速永續作為。反觀台灣,中小企業家數近160萬,逾全體企業的98%,尤其製造業是用電大戶,如何綠化,搭上ESG永續潮流?


勤業眾信2022年11月發佈的《永續轉型應變之道:新世界秩序下的氣候政策》報告提出三項建議:深化國際或在地供應商之間的合作、提高供應鏈韌性,同時評估供應鏈資源配置的效益並增加投資。此外,建議企業端善用財務工具與內部碳定價,加速數位治理,建構完備的永續供應鏈。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則指出,國際碳關稅發展關乎台灣的出口競爭力,而碳成本的提升將衝擊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建議企業加強產品碳排放強度的管理與碳足跡監控,或者善用零/負碳科技,如氫能及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等,做為淨零策略。或者可以運用雲端替代方案,透過AI所驅動的邊緣檢測機制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營運效率、監控及掌握效能,以及減少工作流程。



圖2 : 根據台灣的「2050淨零碳排路徑」規劃,電力碳排放占國內碳排放最大宗,因此「去碳電力」將是首要。
圖2 : 根據台灣的「2050淨零碳排路徑」規劃,電力碳排放占國內碳排放最大宗,因此「去碳電力」將是首要。

五大關鍵推動製造價值鏈永續

勤業眾信指出,「永續製造」可以提升企業收益、降低成本、減少浪費,還能提高營運效率,建議製造業在符合政策法規的前提下重新檢視與調整製造價值鏈。


以下五大關鍵議題有助推動製造價值鏈朝永續邁進:


1.設計:將永續融入產品設計與創造。


2.採購:推動道德採購,選用可持續性原料。


3.生產:以科技提高生產效率,以綠能打造未來工廠。


4.運輸:優化運輸與配送,降低運輸成本及碳足跡。


5.售後:透過循環經濟改變產品及原物料生命週期。


以國際大廠NIKE來說,早已盤點並要求旗下供應商,小從貼紙,大到紡織機台都必須經過認證;偉創力(Flex)公司開發可檢測能源、水和其他資源異常的系統,實施自動化、分析與物聯網(IoT)等技術,導入系統後降低20-90%的內部生態能源消耗,中國辦事處總電量使用降低31%;美國擴增實境公司Magic Leap透過可穿戴裝置和軟體技術培訓人才,減少約50%的碳足跡,操作員的工作時間減少約33%,生產效率提高至220%!


在全球產業邁向潔淨供應鏈之際,台灣製造業供應鏈若不能滿足品牌商對低碳、零碳排的要求,很難維持優勢或打入新的國際品牌供應鏈體系。近年台灣製造業的ESG推動以大型企業腳步較快,以IC產業來說,生產過程會消耗大量的水、電,也會排放過多二氧化碳及廢棄物污染環境。據估計,一座半導體廠每年約耗電10億度,每年約使用一百多座標準泳池的水量。如何兼顧經濟產值與環境永續,符合碳中和、零碳排及企業ESG標準,各家IC業者煞費苦心。


以龍頭大廠台積電來說,南科興建的工業再生水廠將廢水經高級生物處理,大幅提高水質潔淨度,符合晶圓生產高標準,也能成為民生用水,透過水循環達到ESG目標;聯發科的積極作法是在先進製程技術上推動綠色創新,如節省晶片耗能、縮小產品體積;聯電聚焦於低功耗、低漏電/超低漏電及電源管理等產品研發,提高綠色產品的比重;聯詠針對OLED、數位影像控制晶片等產品導入製程微縮設計,使終端產品的一年用電量降低5,200萬度,相當於減少2.6萬公噸的碳排量。



圖3 : 台積電永續影響力評估模式。(source:台積電)
圖3 : 台積電永續影響力評估模式。(source:台積電)

封測大廠日月光在傳統廠房導入低碳建築概念,建置或改造建物結構、空調、照明及水資源管線等系統,或導入綠色產線,讓軟硬體設備更符合低碳標準。日月光也在楠梓園區興建水回收場,完善水循環系統,2016年以來省下約9,000餘座標準泳池水量,約降低70%的廢水排放。這些都是台灣製造龍頭業者在工業4.0的軌跡下,將科技應用於綠色製造、生產以落實ESG的良好示範。



圖4 : 日月光興建水回收場,完善水循環系統。(source:日月光)
圖4 : 日月光興建水回收場,完善水循環系統。(source:日月光)

前瞻與創意性的ESG做法

走在更前面的國際大廠如蘋果(Apple)、Google等企業對於供應鏈的ESG、淨零減碳要求更為嚴苛。以蘋果為例,蘋果供應鏈占台股市值近40%,在宣佈2030年前所有供應商都必須符合《供應商行為準則》、達到100%碳中和時,已經有8%的廠商因不符標準或知難而退,消失於供應鏈名單中。


這些國際級大企業近年來有更為前瞻的ESG永續作法,比方英特爾(Intel)在23個園區興建多達百餘個替代能源及再生電力裝置(如太陽能熱水與冷卻水系統),同時大量採購綠電,希望2030年前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超微半導體(AMD)則是在架構、封裝、連結性及軟體方面全方位優化設計與能源消耗量,進而使2022年的能源效率提高約6.8倍。


企業在ESG永續轉型的過程中也可以透過專案合作、供應鏈採購、策略投資、社群及員工參與等方式做到創新ESG運用。比方台灣零售業龍頭統一超(7-ELEVEN)與腦性麻痺協會合作,透過零錢勸募所得回收塑膠包材,並與Story Wear設計結合,提供婦女就業機會,還順勢推出丹寧包、杯袋等環保周邊商品,落實循環經濟,並完善企業ESG;全家便利商店開發「AI鮮食訂購系統」,透過AI大數據預測鮮食銷售量,減少店內工作者75%的作業時間,進一步降低鮮食廢棄量,平均每月減少剩食達370公噸,等同每月為地球減少120公噸的碳排量。此外,企業還可以與地方創生概念連結,多元落實ESG。


不過,對於製造業來說,落實ESG最大的痛點還是成本與能力,比方建築物改成綠建築、廠區綠化、淨水循環、機台碳足跡等都需要投入換置或採購成本,許多業者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加上短期若看不到回報,更容易卻步。


對此,安侯建業(KPMG)副總經理林泉興認為,ESG長期趨勢不會改變,建議業者不要只看短期的成本與價格,而是要看長期的投資價值,尤其ESG企業未來可能吸引更多國際訂單與客戶。



圖5 : 友達以自主技術完成製程用水零排放的工程。(source:友達)
圖5 : 友達以自主技術完成製程用水零排放的工程。(source:友達)

走向智慧製造有助ESG轉型

如果擔心能力不足,也可以結合上下游或周邊產業鏈夥伴共組ESG轉型生態圈,一起尋找碳轉型商機與利基市場。除了方法論,對於製造業來說,數位轉型與智慧製造是直通ESG轉型的重要路徑。


如何透過數位轉型結合智慧製造、企業ESG以跟上國際腳步?資誠(PwC)提出「建立信任」及「成就永續」為出發,建議業者發展涵蓋制度、流程、系統、溝通與確信機制,提供客戶從擬定策略目標、執行、衡量與管理、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的完整方法論及解決方案,如此有助客戶達成策略目標,並能深化與利害關係人之間的信任感。工業電腦大廠新漢鎖定工業4.0?目標,推出iAT2000雲智化監控系統即符合此一概念,以自動化、機聯網、數據中台、戰情室四階段完成系統整合。


新漢製造總廠副總葉淑貞表示,新漢於2015年陸續數位轉型,從物料計畫、訂單整合、生產排程到出貨計畫一氣呵成,2022年在人力短缺5-10%、原物料短缺及運輸缺櫃下,出貨仍成長約30%,庫存水位與2021年相同。2022年底智慧製造工廠已達95%無紙化,透過數位化即時RFID(無線射頻識別系統)監控生產與庫存、整廠機聯網資訊與資安以及電力,進一步邁向2030年ESG目標,碳排量約下降55%。


產業龍頭攜手 加速產業綠化

2022年11月,蘋果、微軟、亞馬遜、波音、空中巴士、富豪(Volvo)、馬士基、沃旭等65家跨國/跨領域企業組成「先行者聯盟」(First Movers Coalition;FMC),承諾於2030年前投入120億美元的綠色採購,以協助鋼鐵、水泥、化學品、航運等八大不易減碳產業儘速脫碳。


ESG是全球趨勢,為長遠計,與其掙扎拖沓不如迎頭趕上!全球ESG投資權威George Serafeim對企業踏出ESG第一步的建議是:


(1)採用最具策略性的ESG作法;


(2)打造ESG目標及責任結構;


(3)鎖定企業目的,建立ESG文化;


(4)推動正確的ESG營運改革;


(5)與ESG有關的利害關係人進行有效溝通。


唯有將ESG視為營運策略、建構ESG問責機制及ESG文化、建立互信的ESG組織架構並誠實傳遞資訊及面對結果,最後動態調整、檢討成效,才能逐步將ESG概念導入組織中,加速企業ESG轉型。


相關文章
製造業導入ChatGPT應用最佳路徑 工研院機械所指引7大方向
智慧邊緣當道為工業電腦加值
中小微企業因應K型反轉
全球大型製造工廠正快速導入5G物聯網
智慧化浪潮迫在眉睫 製造業數位轉型刻不容緩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9閉幕 聚焦AI資料中心節能與淨零建築
» 大同智能與台電聯手布局減碳 啟用冬山超高壓變電所儲能系統
» 台達能源「以大帶小」 攜手供應鏈夥伴低碳轉型
» 筑波科技攜手UR推動協作機器人自動化整合測試成效
» 鼎新數智更名攜6大GAI助理亮相 提供一體化軟硬體交付服務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5.206.25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