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知識3.0:美好出路常在無法否證的地方
VR新科技開創台灣新經濟(十四)

【作者: 高煥堂】   2018年01月29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21952】

改變知識結構可帶來不同的視野,透過知識3.0的視野,將能夠更有效探索未被否證的路徑。


新潮知識結構:知識3.0

面對AI(人工智慧),我們改變不了科技的進程,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以及下一代年輕人的知識結構。例如,原本是人類最自信不會被AI科技篡奪的藝術領域,也開始告急了。於是,透過各級的學校教育來改變我們下一代的「知識結構」是有必要的。改變知識結構可帶來不同的視野,看到更美好的出路。


其實,人生最好的路徑(最豐收之地)常在無法被否證(當然眼前也無法實證)的地方。而知識3.0能提供不一樣的視野,更有效探索未被否證的路徑,而我們將會發現早已長在身旁的幸運草,但是過去可能都未曾看它一眼。



圖1 : 改變知識結構的效果
圖1 : 改變知識結構的效果

在之前的文章,曾經說明了在知識1.0時期,人類知識的來源主要從事實的觀察和歸納而來的。到了文藝復興時代,歐洲科學背後的哲學大幅改變了,轉變成為以演繹法為主的假設(assumption)、試驗、實證的思考邏輯;我稱之為:知識2.0。



圖2 : 基於事實和假設的知識
圖2 : 基於事實和假設的知識

到了愛因斯坦時代,又有了大改變,轉變成為以想像、假定(hypothesis)、檢驗、反證的思考邏輯;我稱之為:知識3.0。



圖3 : 基於想像和假定的知識
圖3 : 基於想像和假定的知識

由於AI機器人的來勢洶洶,在知識1.0範疇內,機器已經遠遠超越人類了;在知識2.0範疇,機器也不斷在增強中。這讓人類一則以憂,一則以喜。憂心的是:只擁有傳統知識結構(即知識1.0和2.0)的人群,其職場的競爭優勢將日益式微了。欣喜的是:機器能迅速學習和領悟更多「結論」,即時補充或更新人類的知識1.0和2.0,可大力支持人類知識3.0的成長。知識3.0的成長過程非常仰賴知識1.0和2.0來檢驗和去蕪存菁,所以在AI機器人的潮流下,人類的知識3.0將迅速成長。擁有新潮知識3.0結構的人群,其職場的競爭優勢也將迅速提升了。


以『種牛痘的故事』為例

在二百多年前,全世界流行天花疾病,許多人死於天花疾病。有人基於事實而歸納出結論性知識:「天花疾病將導致人類滅亡」,這是知識 1.0。還有一些人基於事實和假設而推論出:「可增加醫院設施,加快研究天花病因,可望開發新藥物來治癒病患」。



圖4 : 知識1.0和2.0:以天花(種牛痘)為例
圖4 : 知識1.0和2.0:以天花(種牛痘)為例

1798年,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基於他的夢想:「我可以走出醫院去觀察一些沒有生病的人,去探索沒有生病的原因」。



圖5 : 知識3.0:基於夢想
圖5 : 知識3.0:基於夢想

於是,他觀察到一個現象:在某個村莊裡,擠牛奶的女工似乎沒有得到天花的病例,而且發現這些牛身上的牛痘病毒都曾經感染給女工們,而這些女工們在痊癒之後便對牛痘免疫了。這種知識3.0的幕後是溯因推理,它的優點是提出一個假定性的創造性行為(夢想)。這通常無法直接加以驗證,但可以拿知識1.0和2.0來加以檢驗。如果得到證實,常常只能得知該夢想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或然率)。如果被證成偽(否證),則夢想(假說)就完全被推翻了。


例如,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的這項夢想,一開始並無法得到實證,但也無法被否證,它就繼續追求他的大膽夢想,繼續深入探索各種可能不會生病的原因。終於突破了人類的困境:發明了「種牛痘」的天花預防療法。



圖6 : 突破困境之路,常在無法被否證的地方。
圖6 : 突破困境之路,常在無法被否證的地方。

這種創意型的(溯因)思維習慣是人類的專長、機器還不具備這種智慧。在AI大數據潮流下、善於這種「溯因性」思維習慣的人群,其職場的競爭優勢將日益上升。


知識3.0與教育新途徑

人們總是渴望擁有簡單與美,以便提升自己處理和掌控複雜的能力。人們從複雜到簡單的主要途徑有二: 1.從經驗(觀察)中歸納出來;2.從想像中設計出來。


在知識1.0裡的主要途徑是:從經驗(觀察)中歸納出來。其中,長輩們經歷多,比較容易歸納而得到簡單綱要。而年輕人因經驗少,難以自己得到簡單綱要,只能拿長輩們歸納出來的簡單綱要去應用。因此,如何(how-to)做出有用的效果是教學的重頭戲。於是,長輩(老師)面對複雜,從複雜歸納出簡單綱要(包括原則和做法),然後老師把簡單綱要教給學生,讓學生拿簡單綱要應用於各種複雜的環境。因而在教育上,學習「做」的技能是重頭戲。老師闡述著結論的涵義和原有的背景(現象),學生則基於結論,進行實際應用,從應用中進一步領悟出結論的深層涵義。


由於,在知識1.0裡欠缺了像知識2.0的演繹思維過程,導致知識1.0常常結論清晰,但缺乏說服力,學生也無從學習其幕後的思維過程的知識,例如孔子如何想出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結論呢? 在知識1.0裡,並沒有敘述孔子的創造性思維邏輯,並沒有傳授「想」的技能。


在知識3.0裡,「想」的技能和「做」的技能一樣重要。例如,在「想」的過程中,人類天生就善於變換視角(view),而且能兼具多重視角(multiple view)。由於許多客觀的真理常常是人類在現階段所無法得知的。所以,知識(knowledge)常常表達人們內心從特定視角所看到的現象,並非敘述著真理。於是,兼顧多重視角,非常有助於人們洞察複雜外貌背後的簡單和美感。


「想」的技能就是思維技能,在知識3.0裡,思維技能是教育的重頭戲。學生和老師一起面對複雜,從想像中設計出簡單。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從老師學習到「想」的技能,學會了如何面對複雜、設計出簡單,因而提升了學生處理、管理複雜的能力。其心中,這些複雜就不再複雜而不害怕、信心滿滿了。在學生未來4、50年歲月中,面對新世界的百花齊放、繁榮多變,就不會害怕、優雅地抓住幸福機運了。


簡而言之,在知識1.0裡,學生與老師是user的關係,老師把歸納出來的簡單綱要,包括結論和做法(how-to)教給學生,而學生則「使用」(use)這些簡單綱要去面對複雜的新環境。所以,學生是老師的用戶,也就是學生與老師之間是user的關係。


到了知識2.0之後,學生與老師之間則轉變為co-designer的關係。兩者任務是:一起面對複雜多變的事物,然後一起得到簡單綱要。所以知識2.0的文章裡,更多敘述了演繹推理的思維過程,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想」的技能。


一旦老師們走出知識1.0的古老雕堡,帶領學生邁向廣?無垠的原野,踏入無人走過、陰暗的森林,一起尋找出路徑。可培養學生「與不確性共存」(living with uncertainty)的心境、勇氣和能力。


『知行合一』的新解

由於知識1.0沒有敘述思維過程和「想」的技能,老師闡述著結論的涵義和原有的背景(現象),學生則基於結論,進行實際應用,從實踐(how to do)中領悟出結論的深層涵義。所以個人的知行合一,在知識1.0裡是很重要的。然而,其領悟出來的「知」是偏於智慧(intelligence),而不是知識(knowledge)。


自從文藝復興時代,英國牛津大學開始招收平民學生就學,而老師(教授)們則為終身職,專心在學校裡研究知識,然後公開其知識,反而是實施個人的「知行分離」。因為知行分離,知(智慧)與行(實踐)之間需要有一個可傳播的符號形式,稱為:「知識」。為了廣為流傳後代,大學教授要是公開其知識(publish),能夠讓更多貴族可教、更多平民可學,並流傳給後代。反觀東方,在宋明時代盛行個人的知行合一,導致社會上可分享、流傳的知識匱乏。而西方因施行個人的知行分離,而讓社會上知識大幅充實,反而促進了整體社會的知行合一。


「智慧/知識/篤行」是三個層級,強調個人知(智慧)行合一,很可能導致知識層的匱乏。也可能導致社會的整體知行分離。如果人人都各自知行合一;例如尼姑自己唸經求智慧,又種菜修行,她們與農民之間交換的知識就更少了。西方人早已表示:Knowledge is power,而不是Intelligence is power。


AI機器欠缺的『假設性思維』

在「想」的技能方面,自從知識2.0時期以來,假設性思維就扮演重要角色,是一項基礎的思考技能。科學也是築於假設(assumption)之上。


前文提及知識常常敘述著人們從特定視角所看到的現象,而人們會採取哪種視角來看待新事物,常常受到內心假設所影響。例如VR(虛擬實境)是不是一項技術呢?其實,真理並不重要,因為真理可能是人類在現階段無所得知的。重要的是,我們內心以什麼視角來看待它呢? 所以反思內心假設是一項「想」的技能。


「假設」是人們思考的必要過程,在推理(reasoning)的過程中,被視以為當然、如同事實而未加以明述的信念。例如,知行合一、亂中有序、好心有好報等都是人們常見的假設。假設是人們思考的必要過程。做假設(making assumption)是人類的重要思考技能。假設既能協助人們思考(推理),也常局限人們的思考、導致影響其決策、行為和結果。


例如,企業經理們可以反思自己公司的商業模式背後的假設;並基於相同(反思)技能,去洞悉競爭對手商業模式背後的假設,便可預測雙方未來行為;然後變換自己的假設,擬訂自己的新商業模式。


人類擅長的:反思『不自覺的假設』

剛才說明了,人們會採取何種視角來看待新事物,常常受到內心假設所影響。所以,反思內心不自覺的假設(unconscious assumption)是一項「想」的技能。不自覺假設是人們思考的必要過程,雖然它並沒有足夠證據支持,但經常被自己視為理所當然而不自知。因此,假設既能協助人們思考(推理),也常會局限人們的思考,導致影響其決策、行為和結果。


例如,有一家百貨公司貼出公告:「本週六中午將舉行泳裝選美大賽」。到了週六中午,許多男士出現了。比賽開始沒多久,觀眾個個失望地離開了。為什麼這些男士們會有這種行為呢? 因為他們心中有一個假設:「那是女生泳裝選美大會」,卻事與願違,而且他們自己事先也沒察覺這個假設的存在。


再如,我們也可以反思一下,我們內心是否有個假設: 限時間的筆試可測量出一個人的想像、思考能力。因而推導出一個結論:在台灣大學聯考中,一些聯考成績不佳的學生,其想像力、思考力、創造力就不如考上知名大學學生。然後,依此項(似是而非的)結論而做了決策和行動:知名大學的學生宜多培養「想」的技能,而其他學校的學生則宜培養更多「做」的技能。其實,這只是一項心中的假設,並不是真理!


假設vs.假定(夢想)

假定(hypothesis)是一種特殊的假設(assumption)。在思考推理上,特殊的假設性事物等同於事實(fact),做為推理(產生結論)的基礎。自從知識2.0,假設性思維是核心,是演繹邏輯的要素。例如,我計畫在台北市建立「知識3.0教學」基地。假設這個基地今年會很成功的對所有中小學在職老師進行知識3.0師資養成培訓。


以上的假設,視之如同事實,然後做個假定(hypothesis): 它會讓工業4.0的普及率提升20%。假設可能與現實不相符(例如,台北市可能沒有人提供經費),才稱為「假設」。在人們的心中,假設則可等同於事實,做為推理(產生結論)的基礎。這樣可以讓我們把焦點集中於檢驗假定:它真的能會讓工業4.0的普及率提升20%嗎?


假定常常是憶想(夢想)出來的、可質疑的,要拿事實(facts + assumptions)來仔細檢驗的。經過努力檢驗,如果檢驗成功,提報給市長,如果市長也支持,再返回到假設,開始思考如何把假設轉化為事實。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當假設變成事實了,則假定也可望成為事實了。於是,夢想成真了。


結語

夢想(hypothesis)是空中樓閣,而假設(assumption)是空中樓閣的地基,事實(fact)則是現有的一片土地。如果一個學校只教導學生天天務「實」地當農人耕耘既有的土地,新生代就不懂得要去打造地基,導致空中樓閣還是空中樓閣。為什麼不懂得要去建造地基,因為學校沒有珍惜、呵護學生的想像力、夢想力,不用心培育學生勇敢去築空中樓閣之美夢。這可能導致學生們只會一步一腳印(赤腳)耕田,做極低薪的工作!


例如,台灣的各級學校應該教育下一代新秀們去築夢、造地基、然後根植於土地上。然而,別忘了順序有先後:1.築夢;2.造地基;3.根植於土地上。若順序顛倒,就變成了世世代代當農夫,不知要造地基,人人空想。


其中,熟諳兩種假設,屬於「想」的技能。而把假設轉變為facts則屬於「做」的技能,兩者都是創新的必要元素。知識3.0有助於強化思維(想)技能的培育,學生們就愈能抓住創新機會。在學生未來數十年的人生中,愈能抓到幸運、致富的機會。脫离現在老師們所教他的古老耕田「做」法,進而帶動下下一代的不斷創新。 而知識3.0就是來自於大膽夢想,並擅用知識1.0和2.0來檢驗、去蕪存菁。這種思維過程和結論的敘述,就稱之為:知識3.0。



圖7 :  基於大膽假想的思考過程和結論
圖7 : 基於大膽假想的思考過程和結論

期待大家更珍惜年輕人的多元思維,並添加更多思維技能,喚起人皆有之的想像力、洞悉力,讓他們在未來4、50年歲月中,能在千變萬化的新環境中,抓住更多幸福、致富的機會。就如同英國的Edward Jenner醫師突破困境的美好之路,常在無法被否證(當然眼前也無法實證)的夢想中。


**刊頭圖(source:Pi Security Solutions)


相關文章
不只有人工智慧!導入AR與VR,重塑創客的自造方式
觸覺整合的未來
MR整合現實與虛擬 創造元宇宙數位生態系
22FDX製程為AR技術帶來重大變革
2021年手機遊戲的七大趨勢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2024國家藥科獎揭曉 醫材軟體研發見碩果
» Molex莫仕使用SAP解決方案推動智慧供應鏈合作
» 拜耳與微軟合作推出針對農業的生成式AI模型,進軍智慧農業市場
» 企業永續資訊揭露為接軌國際市場的準則
» UL Solutions針對AI技術裝置提供標準化評級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91.202.4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