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主導的Tablet PC從2002年11月推出至今,挾帶微軟當初對該產品的大力行銷,Tablet PC在一開始的確有強大的市場效果。至今為止,市場成長率並不如推出時的聲勢般驚人,僅10數萬台的銷售數字不免讓人對於其未來發展性產生問號。
回顧Pen Computing歷史,其發展已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包括早年Apple推出的 Newton PDA、強調影像輸入的Sony slimtop desktop computer,或是後期IBM推出的 Transnote等,都在產品特性上強調其手寫輸入特性。幾款產品在當初都強調定位消費大眾市場,但最後仍因效能、產品特性、市場需求...等不同因素陸續退出市場。分析其「共同」影響因素,似乎皆直指當時產品的高單價,使其無法順利打入消費市場。
以目前Tablet PC大廠,如HP、Viewsonic、Toshiba...等,所推出的產品來看,Tablet PC價位仍在1500~2000美元左右,多少令人望之卻步。但台灣幾家業者將在2004年第二季後陸續推出1000美金左右的產品,下半年更預計有800~1000美金的產品出線。這類低價的Tablet PC對市場會形成何種影響?是否有助於Tablet PC打入水平市場(一般企業市場及消費市場)?本文將針對此進行分析論述。
Tablet PC產品架構及成本特性
依去年底推出的Tablet PC架構來看,其在產品規格上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其中OS必須是Microsoft XP Tablet PC Edition,而為達產品良好辨識效果,搭配的input device 多為digitizer。目前Microsoft XP Tablet PC Edition授權金相當高,其成本約達120~150美元,加上digitizer成本無法下降,再配上高成本、特殊的panel(Tablet PC所採用的panel因為要達手寫辨識,因此尚須與digitizer結合,在密度、間隙與一般NB所需面板要求不同,故價位較NB面板高),使得整機Tablet PC價格始終居高不下。
國內在第二季後將陸續推出的低價Tablet PC,在OS部分採用的大多是Microsoft XP Home,input device在digitizer外,還有觸控式面板,該類產品和微軟當初推動的Tablet PC在內在結構上並不完全相同,卻在價格上建立了較佳的競爭效果。由於OS、input device以及搭配的panel是目前Tablet PC較為專有的特殊組件,加上其在整個Tablet PC中,所佔成本結構比重達40%,因此以下即針對這三個部分進行分析。
OS
首先在OS方面,Microsoft XP Home因為沒有授權金問題,加上產品缺少digital ink的功能,因此成本較XP Tablet PC Edition低了40~50美元左右。不過雖然XP Home目前沒有digital ink,但大部分手寫輸入辨識效果與XP Tablet PC Edition並無太大差異,加上目前已有日商針對XP Home 與XP Tablet PC Edition間digital ink差距的問題進行研發,並有了初期成效,預計這部分的影響問題將越來越小。不過其成本是否會有所變動需持續關注。
input device
而在input device部分,由於台灣廠商的興起,使得國內Tablet PC廠商在digitizer的選擇,除了早期即介入市場的Wacom、Finepoint外,還加入了天瀚、富品...等新的選擇。目前台製digitizer與國外廠商產品差距約在20美元左右。另一類input device採用的觸控式面板,以10.4吋產品來看,與digitizer約有20~25美元左右的成本差異,不過其sampling rate較低,反應速度及辨識程度效果也不若digitizer佳。
面板
另外在搭配的面板方面,上一季主流的10.4吋Tablet PC面板幾乎為Toshiba一家獨斷,因此價格難以下滑。故未來國內廠商推出的Tablet PC多避開此一尺寸,朝較大尺寸的12.1、14吋或是較小尺寸的8.4吋產品發展。由於這幾類尺寸產品介入的面板廠商較多,因此價格也較具彈性。
表一 Tablet PC主要組件及成本分析
主要組件 |
成本 |
OS |
|
Microsoft XP Tablet PC Edition |
120-130 |
Microsoft XP Pro |
70-80 |
Microsoft XP Home |
50-70 |
Digitizer |
|
8.4吋 |
20-30 |
10.4吋 |
40-50 |
12.1吋 |
60-70 |
Panel |
|
8.4吋 |
165 |
10.4吋 |
170 |
12.1吋 |
190-200 |
14吋 |
180-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