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人物 王春山:無庸置疑的,在IC產業中,台灣的市場會愈來愈好,整個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也將愈來愈大,全球化的品牌優勢和本土化的產業要素,成為一大關鍵。》 |
|
現階段台灣的客戶會移往大陸,基本前提也是想利用當地便宜的勞工與土地,創造出具附加價值的產品,使其更具競爭優勢;產業的方向應以台灣為基地,藉此發展大陸市場。
本社總編輯黃俊義(以下簡稱黃):台灣Cypress成立的使命和發展重心為何?
柏士半導體(Cypress)台灣區總經理王春山(以下簡稱王):台灣分公司的使命就在於本土化,以本土語言與台灣廠商溝通。Cypress認為台灣的市場相當具有潛力並且想要從中深耕,本土化成為相當重要的一環,本土化有三大執行要點:產品品質必須夠好、交貨有彈性、容易評估產品價格,使其具有市場競爭力;這也是成為供應商的必要條件。
讓Cypress有全球性市場的優勢,又兼具本土化的條件,是台灣分公司的發展重心。從我來到Cypress迄今,為了要能容納更多資源,台灣分公司已搬了兩次。Cypress在全球去年的營收約8億美金,台灣每年約有9000萬美金的營收;這些不但驗證了我們過去對台灣市場的預期,同時也讓我們從業積和規模提升中成長。
黃:在全球化發展的策略下,Cypress對於歐美、亞洲各地本土化的做法為何?
王:半導體產業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我們在台灣的分公司幾乎看不到老外,全都是台灣本地人經營;另一方面我們每年與總公司溝通兩次,主要討論用什麼樣的架構與策略把生意做得更好、如何提供本地製造廠商更多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創造本地需求。如此一來總公司和分公司的想法、看法才能較為相近。
鏈狀分工提升競爭力
黃:在大陸市場開放、美國以研發為重的情形下,台灣如何扮演起二者的中介角色?
王:台灣的半導體生意每年不斷地成長,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在於半導體擁有群聚效益,產業垂直分工相當優良,讓Design House等產業在台灣容易成立並且獲得競爭力,它們只要尋找R & D人才,就能發展出所需要的產品。相較於日本從頭做到尾的發展模式,台灣不需要仰賴龐大的資本就能打入市場,其中的關鍵在於台灣的Design House可以透過晶圓廠、封裝測試廠,採取委外代工的模式運作,有較高的發展優勢,並從中成長茁壯。
也因為產業鏈狀發展的格局相當完整,應用市場有很大的揮灑空間,TFT-LCD和WLAN都很有潛力,以TFT-LCD為例,目前台灣在全球約有60%以上的市場,未來它的佔有率可能會愈來愈高,極有可能像PC主機板的發展模式一樣,約有70%甚至80%的市場。
產業外移與發展隱憂
黃:各界對產業外移的看法不一,您認為如何?
王:產業外移並不是指離開之後就不回來,除了傳統性產業希望以低價在當地找到自己的第二春,那麼一去不回的可能性很高。但事實上目前半導體IC設計業者大多希望用大陸、馬來西亞等地便宜的勞工,生產出具有高附加價值的產品,不過財務、設計及研發重心仍然停留在台灣。外移只是力量的延伸,是正面的現象。
黃:您認為現今產業第一個要改進的地方為何?
王:經濟發展有時也會受到政治影響,很多困境根本不是源於經濟因素,瓶頸往往在於政治立場。其實亞太地區設立晶圓廠最有效率的地方還是在台灣,但是在比較競爭力之後,晶圓雙雄仍然選擇前往中國大陸設廠,主要原因在於台灣的地價、稅賦都較高,而且市場腹地狹小,發展有限。現階段我們還有溝通上的難處,像三通等意識形態的問題上,都是企業無法延伸觸角的癥結,而這些不是單純的經濟和科技觀點就可以解決。台灣必須走進國際市場,目前我們和美國的關係已經很好,現階段應該加強深耕大陸,因為這個地方有龐大的潛在商機,不過這些因素是我們無法用經濟力量來改變,我們只能儘可能影響,其它的只能等待時機。
很多人認為一旦赴大陸設廠,容易因為地理因素無法全盤掌控,但若是真的要從環境因素分析,台積電在美國設廠,聯電在日本、新加坡等地佈局,其用意就是在於分散風險。現階段政府政策不夠開放,其實政府對電子產業不應該介入太多的政治力,因為這樣會造成過度保護。況且在商言商,商人不會拿自己口袋裡的錢開玩笑。
亞太佈局
黃:以外商的角度看來,在「綠色矽導」計畫的推動下,台灣是否有機會成為運籌中心?王:綠色矽導有可能吸引外商在台灣設立亞太運籌中心,大中國圈未來十年內成長的幅度將會很大,我們對大陸的開發也是樂觀其成,雙方一起有好的發展,紛爭即可降低;站在另一個角度看,大陸愈是蓬勃發展,我們也能有更高的利基。現今投資概念已不是單純的零與一,並非大陸市場興盛台灣就會沒落,未來發展可能是雙方共榮,甚至台灣獲利可能因大陸而增加。
就晶圓廠而言,目前Cypress約有20%的產量經由外包,大中國區的業務仍然有極高的不確定性,現在多半還是選擇台灣做為發展基地,譬如封裝測試由日月光等廠商進行,菲律賓廠亦有所支援,未來我們不排除在大陸找生產基地,或以投資的方式,在當地設立生產中心。
我覺得大中國區和其他各地區的發展應是相輔相成的,不具衝突性。現階段台灣的客戶會移往大陸,基本前提也是想利用當地便宜的勞工與土地,創造出具附加價值的產品,使其更具競爭優勢;產業的方向應以台灣為基地,藉此發展大陸的市場。
黃:Cypress目前核心發展規劃的項目為何?
王:我們有70%以上的產品來自於通訊方面的產業,Cypress認為未來通訊方面的產品會相當好,尤其是光纖通訊、傳輸媒體等,網路建置會成為很重要的一環,我們也計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於其中;此外無線通訊領域如手機等前景相當看好,亦有可能成為發展重點。
過去幾年中手機的製造大廠如Motorola、易利信等公司業績並不理想,在虧損的情形下,他們的策略主要有二個面向:一是停產;另外就是找出降低成本的解決方案。我想台灣會是一個能夠提供低成本、高附加價值的解決方案的地方。
傳統觀念認為,要降低成本必須先降低製造所需費用,但是製造費用只是成本的一部份;現今降低成本的重點應在設計層面上。舉例來說,歐美一個工程師的薪水可以僱用台灣三個工程師,這也鼓勵大廠將技術釋放出來給台灣廠商。以明碁電腦來說,有很多設計資源來自Motorola,NEC、西門子等廠商也考慮交由台灣製設計代工。
黃:外界曾經擔心UPS在菲律賓設立轉運中心,台灣的重要性會受到影響,但其實台灣還是有它的不可取代性,不過在大陸市場勃興的情形下,亞太各區的發展重要性是否因此而有所轉變?
王:過去香港的屬性算是前進大陸的轉運點,現在當地可能只有兩種產業,一是房地產,一是金融業。除此之外香港可能沒有什麼太大發展空間,產業的重心還是在台灣,香港的地位極有可能被大陸或台灣取代。現在很多事是台灣和大陸直接溝通,所以未來香港的份量可能減輕。
至於新加坡的發展,我則認為它受到大陸的影響會愈來愈大,因為以前在檳城、馬來西亞的台商有可能會移廠到對岸蘇州或東莞,因此新加坡在這波產業外移中也受到很大的衝擊;以美國公司來看,很多在東南亞地區的廠房也漸漸移往大陸,相對新加坡的地理優勢漸失,未來當地市場可能只是持平發展,沒有太大的成長空間。
亞太地區的成長應該集中於大中國圈,即我們所說的"Great China",在這種情形下,對台灣而言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就過去五十年歷史的軌跡看來,台灣所處的地理和產業優勢沒有像現在這麼好過。
全球化與本土化利基
黃:您認為歐美市場與台灣地區的變化為何?Cypress在全球化與本土化的發展利基又是如何?
王:過去Cypress在台灣以USB產品較廣為人知,但其實我們還有很多產品在國際間有很好的評價,以往Cypress並不注重台灣的記憶體市場,過去我們的生意多半鎖定於北美及歐洲,行銷重點針對諾基亞、西門子等大廠進行服務;2001年之後歐洲市場供過於求,我們漸漸將記憶體市場焦點拓展至亞太地區,重新帶起本土化的需求。
另外,2000年歐洲市場轉淡,SRAM價格急遽下滑,原本持有低價優勢的台灣SRAM廠商幾乎虧損連連,主因在於其無法達到足量的經濟規模,其中的關鍵在於本土Design House廠商很難有辦法離開台灣,如此一來便無法將其產品賣出去。以開拓歐美市場為例,台灣Design House廠商要攻入相當困難,市場受到侷限。
Cypress是一個全球性規模的公司,用全球的品牌,打入本地市場,具有更大的競爭力。台灣本土廠商在手機、WLAN等方面成長速度也很快,而這些都需要用到SRAM,間接促成我們在這方面產品的業績。如前所述,我們用全球化的品質、本地的價值、彈性配送三大優勢,都是本地IC Design House所無法做到的。
黃:今年的市場狀況如何?
王:目前看來,整體歐美市場還沒有完全復甦,今年第一季表現出來的結果不太好,第二季攀升的可能性也不高,我預期美國市場至少要到今年的第四季景氣才有可能反轉。大部份的美國零組件供應商都有這樣的認知:美國市場若要回穩,可能要等到明年。
但是亞太地區可能在今年就可以表現得不錯,Cypress在台灣今年第一季的訂單已創下歷年來的新高,因為過去台灣著眼於PC市場,訂單需求主要都鎖定於PC及其相關產品的生意,現在台灣除了PC訂單持平之外,一些非PC的產品也漸漸崛起,成長幅度相當大而且快。即使第二季PC市場可能較弱,我們預期台灣市場仍具潛力,主因就是非PC產品在台灣出貨的比例將會愈來愈高,甚至高於歐美,成為我們第二季看好的市場。我們對實驗室的投資也擴增兩倍,從提高人力和設備中,為台灣市場做準備。
黃:Cypress如何讓本土員工有全球化的觀點?
王:我們會僱用有經驗的員工,委以重任,讓這些人能發揮自己的潛能;至於新進、沒有經驗的人員,我們則會透過不斷的訓練,給予成長的空間。這也是跨國公司的優勢 ,可以給予員工不同觀點與學習的機會,我們提供工程師每年至美國總部2~3次的訓練,以培養全球性的觀點。對某些工程師而言,他們或許會覺得在本土廠商較能得心應手,但如果想要有全球化的觀點,在外商公司所能得到的學習機會就比較高。(整理:陳瑩欣 /攝影:黃昱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