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堅持類比射頻CMOS技術之路
專訪Silicon Laboratories副總裁Ed Healy

【作者: 廖專崇】   2003年07月05日 星期六

瀏覽人次:【4119】

《封面人物 Silicon Laboratories副總裁Ed Healy》
《封面人物 Silicon Laboratories副總裁Ed Healy》

專長於類比混合訊號的Silicon Laboratories,專注在無線、有線與光通訊應用,尤其在無線通訊領域是全球少數有能力以全CMOS製程推除無線射頻晶片的廠商,面對該市場走向傳輸速度更高的3G,Silicon Laboratories依然相信低成本的CMOS製程是致勝的法寶,對於技術的挑戰也充滿信心。


1996年由三位專長於混合訊號的工程師共同創立的Silicon Laboratories,7年來該公司由矽晶DAA軟體數據機產品出發,在類比混合訊號技術上不斷累積實力;透過最普遍的CMOS製程,近來在無線通訊領域或得不少斬獲,最近更是連續七季營收都有兩位數的成長,研發團隊總數超過200人,團隊對於混合訊號的平均資歷超過10年。


Silicon Laboratories在2001年發表全球第一款CMOS製程的手機用射頻收發模組Aero/Aero+,該公司副總裁Ed Healy表示,到今年第一季為止,該產品已經獲得將近100款各式手機、26個廠商的導入,在行動通訊市場射頻收發器市場佔有率約15%,包括Sagem、Sendo、Samsung等國際大廠,與明基、華寶等國內一線手機廠皆是其客戶,Aero/Aero+應用在雙頻手機上只需要18顆外部零件,三頻手機也僅22顆,其高整合性、容易設計、上手的特性更是Silicon Laboratories認為其產品最具優勢之處。


在今年6月,Silicon Laboratories又進一步發表Aero I產品,Ed Healy指出,該產品除將體積從2.4平方公分縮小為1.2平方公分之外,包括表面聲波濾波器(SAW Filter)在內的外部零件只需要15顆,傳輸頻寬則支援GPRS全速的Class12規格;預計將於今年底發表的Aero II,將是一顆5×5mm的單晶片產品,外部零件需求降低至13顆,傳輸頻寬再向上提昇至支援EDGE規格。


面對未來在行動通訊市場上的挑戰,Ed Healy進一步說明,對於Silicon Laboratories本身而言,如何降低客戶的BOM(Bill Of Materials;物料清單)需求,以簡單的方式降低其風險並提昇其量產能力。事實上,這與Silicon Laboratories一直以來強調的高整合度技術發展不謀而合,而其對於CMOS製程的專注也是成本下降與整合度提昇的重要關鍵。


面對市場上眾多競爭者的外部環境,在目前市場上許多廠商採用複晶模組(MCM)的方式,與Silicon Laboratories的高整合產品競爭,Ed Healy認為,客戶希望採用的是一個簡單又具備彈性的解決方案,在這樣的基礎之下,Silicon Laboratories所提供的高整合度解決方案似乎更具說服力。


另外,對於同時擁有包括射頻與基頻技術的國際大廠,在近來紛紛以射/基頻整合的解決方案,甚至整體平台參考設計的方式,也訴求增加設計簡易度與縮短終端產品的上市時程,對只專注在射頻前端技術的Silicon Laboratories來說,看起來是嚴重的挑戰。Ed Healy表示,該公司針對客戶的需求,已經規劃了相當積極的產品發展藍圖,絕對不會自外於市場潮流;另外,Silicon Laboratories的射頻產品也整合通用基頻介面,與基頻技術領導廠商也有密切的合作關係,絕對會提供給客戶一再強調的簡易使用解決方案。


相關文章
結合類比功能 8位元MCU挑戰更高階應用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稜研科技毫米波雷達出貨,與信昌明芳於 CES 2025 發布第二代 CPD 與智能車門系統
» 3D IC封裝開啟智慧醫療新局 工研院攜凌通開發「無線感測口服膠囊」
» 日本SEMICON JAPAN登場 台日專家跨國分享半導體與AI應用
» Nordic Thingy:91 X平臺簡化蜂巢式物聯網和Wi-Fi定位應用的原型開發
» 昕力資訊展現台灣科技實力 參與台灣、波蘭衛星應用合作發展MOU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16.56.5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