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六月八日,ORBS(http://www.orbs.org/)從網路上消失了。對不瞭解它的人而言,這回事頂多只是茶壺裡的風暴。但對於知曉它為何物者,就是個令人遺憾的消息了。
何謂ORBS?它正是the Open Relay Behavior Modification System的縮寫。顧名思義,它是調查目前Internet上那些E-mail server具有open relay功能的資源。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電子郵件主機不對第三者公開轉信加以限制的話,那很有可能就會被列入ORBS的黑名單中了。被列入此名單又有何意義呢?原來有太多人利用這類未關閉open relay的主機來寄發令人嫌惡的廣告郵件,因此加重了收信方ISP的負荷,讓他們有苦說不出。職是之故,ORBS的出現自然大受歡迎。因為這意味著ISP可將該黑名單上的主機列為拒絕往來戶,一來不接受從此而來的E-mail,全面封鎖;二來如果ISP的用戶被列入黑名單,則可予以警告,以免其open relay被他人濫用。
以下即為HiNet運用ORBS來規範用戶的實例(詳見http://spam.web.hinet.net/1.htm,HiNet客戶規範第二十條第三款):「凡被列入ORBS黑名單,HiNet將於二日內暫時擱阻貴公司E-mail主機之送信功能,直至貴公司處理完成為止。」換言之,不管原因為何,只要你被ORBS盯上了,HiNet就視你為有違做一個良善使用者的責任了。
遺憾的是,ORBS已然消逝。這個由紐西蘭籍的熱心網友Alan Brown所創的網站是還上得去,但" Due to circumstances beyond our control, the ORBS website is no longer available."這行字取代了原本的黑名單。僅僅告知大家,因有不可抗力因素,ORBS必須下檔,謝謝收看。但又是什麼因素呢?網路上眾說紛紜。有云Alan Brown因惱怒某些E-mail主機不接受他的open relay偵測,故一併將其放入黑名單中,而遭兩家ISP向法庭控告。或謂Alan Brown本人就是濫寄廣告郵件的大戶,「只許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
不過平心而論,Alan Brown的目的縱使良善,手段卻頗受爭議。狂熱的他,以自行研發的軟體在自己架設的主機上以近乎入侵的方式對全球的E-mail server做open relay測試。和亂寄廣告郵件一樣,這都是消耗網路頻寬,增加對方主機負荷的做法。雖說多數人把他視為反制垃圾郵件的急先鋒,但還是有ISP抱怨,ORBS三不五時就找其代管的伺服器做偵測,每次動輒數十分鐘,除使用戶登入的時間變長外,也增加一些系統維護的成本。而如果拒繳其測試,就得擔心被放入黑名單中。可謂毀譽參半。
舊的年代總是教人懷念。七、八年前Internet初起時,當時還沒有HiNet、Seednet,上網是大學院校教職員和研究生的專利。在那個狹小、封閉、和學術化的網路環境中,可謂人皆好禮,諸事有序,壓根兒沒有垃圾郵件這回事。現在的商業應用,故然是讓Internet開花結果了,但普及化也意味著世俗化,現實世界的種種光怪陸離也統統被搬到這個虛擬舞台來。當蕃薯藤的調查顯示,網友每天平均會收到14.5封電子郵件,而其中有5.5封是廣告郵件時,這指出電子郵件行銷有其迅速、低成本、高互動、個人化、和可追蹤等優點,已成廣告主的新寵。但反面來講,這麼多的E-mail廣告也意味著有不少spammer之徒在破壞行情,惡性地濫寄垃圾郵件而引發網友反感,貶低此行銷方式的身價。
ORBS真消逝了嗎?其實也不盡然。到搜尋引擎去search一下,會發現還是有它的對映資料在。但這份公佈可接受open realy主機的黑名單就像兩面刃,往好的方向想,是ISP防堵垃圾郵件的利器;但往壞的方向呢?套句某副總統的名言-- 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