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經濟部技術處所推動的 B 計劃宣佈採用 RosettaNet 國際標準,以加速推動國內資訊業供應鏈交易夥伴間的 B2B 資訊交流,RosettaNet 一時成為台灣產業最熱門的 B2B 電子商務話題,其實,RosettaNet 標準的開發有其歷史背景,談 RosettaNet 不能不談它的語法標準 XML 以及重要的電子資料交換標準 EDI,而在談 EDI 之前,則必須先回顧 EDI 發展前商業文件傳輸的傳統作業流程,以便對資料交換標準的漫漫長路有一個概括的認識。
讓我們拿傳統買賣雙方的採購流程為例,買方採購人員先以人工方式將採購資料輸入於公司的電腦系統內,完成採購單,再將列印的採購單以郵寄、傳真或快遞送達賣方,賣方接到訂單後,亦以人工方式將訂單資料輸入於公司的電腦系統內,然後開始進行內部的生產排程,這之後的訂單確認、修改及出貨通知,皆仰賴交易雙方相關人員以電話及傳真方式來回進行,不僅人工重複輸入會提高資料錯誤及不一致的風險,次數頻繁的文件傳送與確認也曠日費時,造成人力負荷沉重且交易效率難以提升。
雖然,藉由電腦化作業的推動與交易雙方電腦連線作業能解決前述的部分問題,但是,對客戶端異質資訊系統的配合難度高以及資料格式轉換成本的增加,也相對為廠商的 B2B 商務帶來新的挑戰。為了增進採購流程之合理化以迅速回應客戶之需求,EDI 標準化因應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