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023年工具機產業寒冬,由於通膨遲遲未消,美元延後降息,導致台灣廠商仍然面對分別來自日、韓與中國大陸等對手的競爭加劇,未來勢必要透過軟體、智慧化服務等創新商業模式為產品加值,包含德系控制器或傳動元件等零組件大廠也延續工業4.0優勢,先行導入應用人工智慧(AI)先行。
為迎接全球未來產業永續變革、快速變動的國際產業環境,包含目前數位分身(Digital twins)機器學習、生成式AI等創新技術,正在徹底改變企業製造產品和優化流程的方式,不僅從售前選擇合適的零件開始,AI就簡化了設計、製造、現場生產人員的工作;還可用於售後維修營運、客服及教育訓練等。
惟因售後服務較不涉生產安全和機密且數位資料相對完整,方便導入AI大語言模型(LLM)演算而先行;還有業者可從打造數位分身開始,內化為智慧機械的感測器、同規共軌和產業共通規範,來提升資料交換效率、減縮人員學習時間,避免容易加工出錯而浪費材料、增添不必要的耗能和排碳,德商則延續自追求工業4.0目標以來,扮演數位轉型的領頭羊角色。
...
...
使用者別 |
新聞閱讀限制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使用者 |
10則/每30天 |
0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5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