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行動高速傳輸規格戰
高畫質影像傳輸不延滯

【作者: 丁于珊】   2013年04月01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7854】

隨著高畫質影像顯示技術越來越成熟,消費型電子裝置螢幕的解析度上也越來越高。然而,這些行動裝置螢幕在大,觀看品質仍比不過電視大型螢幕的觀看體驗。


因此,將這些行動裝置連接到大型顯示器和電視的消費需求也隨之增加,各種支援高畫質影音傳輸的高速傳輸介面標準不斷湧出,包括MHL(Mobile High-Definition Link)、MyDP(Mobility DisplayPort)、Slimport、及中國制定的DiiVA(Digital Interface for Video and Audio)標準等,連接器標準大戰戰火已經從PC等桌上型顯示器與客廳延伸到行動裝置上,並且越演越烈。



圖一 :  從手機到電視的多媒體傳輸介面技術,正進入火熱的規格戰中。
圖一 : 從手機到電視的多媒體傳輸介面技術,正進入火熱的規格戰中。

MHL一枝獨秀

MHL是由2010年4月Silicon Image和諾基亞、三星、索尼、東芝五家公司共同成立的MHL聯盟所推動的高解析度影音有線連結標準。其實,MHL是基於HDMI標準設計所開發,透過Micro USB介面可連接到外部的HDMI顯示器上,例如HDTV。


當時Silicon Image因看到進一步起飛的行動裝置市場,因而提出針對行動裝置所開發的傳輸介面標準MHL。不過相較於HDMI,MHL只需要5個pin腳,就能夠支援1080p高畫質播放以及7.1數位環繞立體聲道,並且可以同時讓行動裝置進行充電。


儘管目前對於沒有支援MHL的外部顯示器來說,想要同時充電,得必須多一條獨立的電源線,但一些廠商如東芝已開始開發具備MHL標準的電視。屆時,傳輸檔案及充電只需靠一條纜線就能同時進行。


受惠於HDMI在家電應用中的高度普及,讓MHL雖推出僅有兩年多時間,但卻佔有先行優勢,其生態體系不斷增加,至目前已有六十多家廠商加入聯盟會員。此外,其聯盟會員如三星、SONY等大廠在消費性電子市場中大多佔有主導地位,更加速了MHL在市場中的普及速度,除了三星、SONY外,目前已有HTC、華碩、中興、華為、聯想等大廠都在其產品內搭載MHL,讓MHL在競爭激烈的高速傳輸介面中暫居領先地位。


Silicon Image產品銷售總監David Kuo表示,除了智慧手機、電腦顯示幕和數位電視外,MHL技術也正朝向其他創新型產品市場發展,包括車用娛樂系統、A/V接收器、藍光播放器、微型投影機等。


根據MHL,LLC統計,支援MHL標準的產品出貨量已從2011年的五千萬成長至2012年的兩億。其無線事業部行銷總監Jim Chase也表示,特別是在智慧手機方面,MHL採用率成長速度快,且成長速度已超過HDMI。


而在最新發布的MHL 2.0中,進一步擴充其規格,包括可支援更多3D模式、將充電量從5伏特/500毫安提升至5伏特/900毫安、以及支援遙控器協定(RCP)產品性能。


圖二 :  MHL、MyDP、SlimPort比較表
圖二 : MHL、MyDP、SlimPort比較表

MyDP緊追在後

看到MHL在市場上的逐漸占有領先地位,HDMI的主要競爭對手DisplayPort當然也不甘示弱,提出MyDP(Mobility DisplayPort)技術。


事實上,兩大陣營的競爭自HDMI時期就已經開始,當2002年由Silicon Image等七家公司推出HDMI後,視頻電子標準協會(VESA)也在2006年提出DisplayPort,且不需要如HDMI般高額的授權費,贏得AMD、Intel、NVIDIA、戴爾、惠普、聯想、三星等大廠支持。然而,和一開始就定位於電視、DVD播放器等家電產品的HDMI不同,DisplayPort的目標在於希望能夠取代VGA,也因此消費性電子介面上仍以HDMI居多。


而到了行動裝置上,VESA則是提出MyDP來應戰。MyDP是由意法半導體(ST)在2011年初時,作為DisplayPort標準的一部份,提交給VESA的一份提案,自此揭開了和MHL大戰的序幕。


MyDP支援任何行動裝置的現有連接介面,並且同樣可以支援Full HD 1,080p的影像傳輸、7.1通道、以及為行動裝置進行充電。


MyDP最大優勢在於不用收取授權金。相較MHL聯盟採用會員制的形式,每年必須收取一萬美金年費,每台設備也需繳交授權金(約15美元),MyDP是更自由且開放的標準,廠商無須授權金就能自由使用,因此有人質疑,MyDP將可能取代MHL。


確實,MyDP在功能規格上和MHL類似,但MHL在行動裝置上已獲得較多大廠的採用,且在龐大的中國市場中,也已有許多白牌業者採用。羅德史瓦茲廣播影音量測業務經理劉恩宏指出,這些白牌業者所採用的MHL因為沒有經過聯盟認證,不用收取授權金,品質上雖參疵不齊,但同時也有助於MHL擴大其生態體系,因此短期內聯盟並不會對這些白牌業者採取強制認證的手段。David Kuo則表示,儘管目前中國支援MHL標準的智慧手機價格大多在1500人民幣以上,不過到了2014年,千元智慧手機也將開始支援MHL。


另一方面,劉恩宏譬喻,三星、SONY等聯盟會員「頭都已經洗一半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就算MyDP不用授權金,這些大廠仍會偏向支持MHL。相反的,MyDP在手機端的企業夥伴僅有ST-Ericsson一家,相形之下推動腳步上顯得慢了許多。


但這並不表示MyDP已經沒有機會,為了擴大MyDP的應用市場,ST計畫推出支援HDMI的Dongle產品,高通和德州儀器等廠商也計畫在2013年推出內建DisplayPort的處理器。


後起之秀SlimPort 力抗MHL

此外,除了MHL及MyDP兩大主要勢力之外,後起之秀還有同樣是基於VESA組織的SlimPort,其核心技術是Analogix的SlimPort系列發射器和接收器晶片,同樣能夠支援1080p高畫質影像傳輸及3D影像,且其使用功率幾乎為零。這意味著,當使用者使用SlimPort時,不需要耗費額外的電力,同樣也能在傳輸檔案時充電。


同樣是高畫質傳輸介面,比起MHL只支援HDMI,SlimPort相容於MyDP,可連接到HDMI、VGA以及DisplayPort顯示器,擴大基於DisplayPort解決方案的使用範圍,讓顯示器不需增添額外的介面,就可以擴充連接,且同樣不用收取授權金,ST及Analogix希望藉由MyDP及SlimPort力抗Silicon Image的MHL。


不過,目前支援SlimPort的裝置僅有Google的Nexus手機。劉恩宏表示,SlimPort是否成功,端看Google是否能運用其影響力,讓更多的手機廠採用此標準。


無線傳輸新亮點

「從電視上拉一條線連接在手機上,和坐在沙發上輕鬆的操作手機,大多數人會選擇後者,」厘科科技李文福說道,比起有線的傳輸,無線連結在操作上更為方便。


就在各種有線的高速傳輸介面還在布局市場的同時,無線標準技術已經大舉攻入消費性電子市場,例如使用60GHz頻譜的WirelessHD(WiHD)、由WiFi聯盟推出的Miracast、或是WiGig等,成為MHL、MyDP等有線傳輸的潛在威脅。海華總經理李聰結認為,這些無線傳輸將會成為2013年的亮點技術,帶來嶄新的無線生活風格。


其中,Silicon Image就打著兩邊賺的主意,在日前推出第四代的WiHD高整合SoC 晶片UltraGig 6400,並在裡面整合與MHL 2.0相容的發射器,讓使用者可自行選擇連結方式,也讓行動裝置的高速影音傳輸技術有了新境界。


解析MHL vs. MyDP背後的技術核心

TMDS vs. Micro Packet戰局延伸、延伸、再延伸

TMDS、Micro Packet這兩詞各位並不常聽到,但若說到HDMI、DisplayPort(簡稱DP)大家就耳熟能詳,在此之所以要以TMDS、Micro Packet來稱,是因為這兩種傳輸技術的戰爭已跨多個傳輸實體,以不同形態的纜線、連接器來實現,但根基仍是這兩種傳輸方式。


先說TMDS,早在1999年電腦顯示器從類比CRT轉成數位LCD時,視訊介面也從類比D-Sub轉成數位DVI(Digital Video Interface),DVI指的是介面名稱、連接器形貌,但DVI根基所用的傳輸技術即是TMDS(Transition-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


電腦採行DVI後,TMDS技術的主導業者Silicon Image又看準消費性電子市場也有視訊介面數位化的需求,而在2002年提出HDMI,HDMI根基也是使用TMDS,並針對過往DVI的缺點進行改善,同時加入消費性電子才有的需求。


例如DVI還需要用螺絲來固定連接器,到了HDMI只要用金屬接頭的機械摩擦力固定即可,不再需要螺絲(連接器去螺絲化為大勢所趨),另外用在電腦的DVI,音訊不一定是必要的(如商用電腦多不需),但電視就一定要,所以HDMI必須傳輸音訊,DVI則否。


電腦用DVI、電視用HDMI,看似合理,但DVI介面卻長期未進一步提升,迫使VESA陣營於2006年提出DP來接替DVI,這時Silicon Image再提出UDI(Unified Display Interface),試圖以UDI取代DVI,好與DP抗衡,但2007年1月CES期間Intel與Samsung兩大廠均表態不支持UDI,UDI發表不久即推行無望。


VESA提出DP後,由於VESA的會員業者多為資訊產業背景,因而初期只將DP設定在資訊用,以取代DVI為先,而後才考慮往消費性電子擴展,即逐步挑戰HDMI。不過,截至目前為止,消費性電子的數位視訊介面仍以HDMI為大宗,DP滲透率有限,甚至在首要推行的資訊領域,進度都有些遲緩。


相關文章
感測器融合:增強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導航能力和安全性
生成式AI為製造業員工賦能
IEK CQM估製造業2025年成長6.48%
智慧建築的新力量:從智能化到綠色永續
實現AIoT生態系轉型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AI驅動龐大資料生成 將迎來下一波雲端儲存需求挑戰
» MIT研發機器蜂 有望實現人工授粉
» AI 助力解碼基因:預測疾病風險的利器
» 世界經濟論壇聚焦微創神經介面技術 引領腦機互聯時代
» 貿澤與TE Connectivity和Microchip Technology合作出版重點介紹汽車分區架構的全新電子書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6.152.20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