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皆知Apple iPod系列的走紅,今日各種商業顯學刊物、行銷課程紛紛以此為模範教材,但除了閃耀的鎂光燈外,各位可知其背後的辛酸血淚?
首先,為何Apple公司會推出iPod?關於此也有諸多傳言,但有一種看法是「誤打誤撞」,iPod的首次發表是在2001年,然在此之前的1998年,Diamond Multimedia公司的MP3數位隨身聽:Rio就已嘗過暢銷滋味。
不過,當時快閃記憶體的價格仍貴,一般人能夠接受的隨身聽價位在100~200美元間,如此的價格限定使MP3隨身聽只能配置32MB~64MB的容量,換算的結果約只能裝入1小時的歌曲,比一張音樂CD的74分鐘還不如。
當然,當時MP3隨身聽業者也知道記憶體成本限制了歌曲時間的裝量,因此也積極尋求其他儲存媒體,不過多數業者並沒有往硬碟方向想,因為硬碟不抗震,MP3音樂的音質已低於CD,而使用快閃記憶體的好處是比一般CD光碟抗震,所以多半不願意犧牲抗震性來拓增容量。
然而傳言中Steve Jobs因為接觸及使用了MP3隨身聽,但抱怨可聽時間過短,而要求Apple工程師開發一款可長時間聆聽的機種,為了滿足長時間的需求而不得不硬著頭皮使用硬碟,如此遂誕生了iPod,iPod因為可長時間聆聽,加上Apple一貫的質感外觀風格,自此走紅。
iPod走紅後開始多樣性衍生,推出中價位的iPod mini及低價位的iPod shuffle,之後又用iPod nano取代iPod mini,當初Apple設計iPod nano時也在微型硬碟與快閃記憶體間猶疑,但Samsung為爭取Apple採用快閃記憶體,決定以六折至半價的折扣配合,遂促成iPod nano捨硬碟就記憶體,這使得微型硬碟的供應商大受震撼。
之後,由於Apple與Intel關係走近,促成Apple棄PowerPC就x86,讓IBM、Freescale大受震撼。再者,Intel與Micron合資成立了新公司:IM Flash,專門生產NAND Flash Memory,並爭取到Apple的訂單,讓後續iPod所用的NAND Flash Memory能棄Samsung就IM Flash。
此不僅讓Samsung大受震撼,同時南韓政府也針對Samsung的過多折扣展開法務調查,使Samsung內外立場都失據。所幸後來 IM Flash剛開始投入NAND Flash Memory領域,Apple礙於良率、產能等考慮,又重新尋求Samsung的供應。
再者,Apple當初要求Portal Player公司的隨身聽晶片必須獨家供應給Apple的iPod使用,Portal Player為小廠不得不接受,之後Apple卻開始用Sigmatel的晶片,並評估Samsung的晶片,最後改換Samsung,如此Portal Player頓失獨家大廠的重要訂單,最後由NVIDIA所併購。
從上述來看,風雲產品的成功,是否真為計畫性成功?風雲產品背後的組件供應關係與合作,似乎又是另一番商場風浪、血淚及恩仇。不單是產供合作關係如此反覆,有時鎂光燈前的話語也只能作參考而不能當依據,過去Apple說不再推出使用CRT映像管的電腦,也說不碰1,200美元價位的市場,但話語一出後的不久,使用映像管、標價999美元的eMac正式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