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全球奈米電子技術現況與趨勢探討
前進半導體先進製程──

【作者: 陳俊儒】   2004年08月04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9511】

隨著3C市場的需求及技術的演進,元件的大小必須由微米走向奈米的尺度(1~100奈米),以提供速度、耗電量、整合及密度等各方面的改進,特徵尺寸(Feature Size)如過去的0.25微米、0.18微米、0.13微米將進入90奈米,開始邁入奈米電子技術的新世代。國際半導體技術藍圖(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ITRS)預測在2004年90奈米將可導入生產線量產,但各國先進廠商均積極地邁入此新製程,例如Intel、IBM、TI、Toshiba、TSMC、UMC...等,更已在2003年展開90奈米製程量產佈局,以成為下一個市場的贏家,並積極地投入90奈米以下製程之研究,以預備下一個世代的來臨。


但當特徵尺寸繼續走向65奈米、45奈米及32奈米以下製程時,製程技術將邁入更艱難的領域,其所面臨的挑戰可分為傳統奈米電子微縮技術及新型結構技術。在傳統奈米電子微縮技術方面,除了65奈米以下微影技術的發展機會未明之外,因金屬連線線寬縮小所造成的電阻/電容時間延遲(RC Time Delay),需導入低介電材料,以降低內連線系統的訊號延遲時間。在新型結構技術方面,因高度積集的電晶體數量所造成之功率消耗,亦有利用絕緣層上覆矽(Silicon on Insulator;SOI)、應變矽(Strained-Si)等技術以達到微縮及提升效能等目的。


如(圖一)所示,90奈米製程的產能從2004年每季約4500萬平方英吋(MSI/Quarter)至2008年約220 MSI/Quarter,而預測65奈米製程在2006年開始小量生產。目前邁入90奈米製程的廠商,其主要產品為MPUs、ASICs及Foundry等。
...
...

使用者別 新聞閱讀限制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則/每30天 0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VIP會員 無限制 25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相關文章
3D雲端技術與AI深度融合 3D雲平台方案分進合擊
TIMTOS展工具機能量 協助終端產業創新
AIoT應用對電動車續航力的挑戰與發展
智慧科技輔具趨向更有效、實用性和普及化
探討碳化矽如何改變能源系統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智慧建築串聯碳權市場 產業攜手共築永續願景
» 大規模HDD稀土材料回收計畫在美成功啟動 促進資料中心永續
» SEMI:2024年半導體設備銷售增10% 上看1,171 億美元創新高
» 賓州大學成功開發柔軟磁控微型機器人 可應用於醫療與救災
» 德台貿易首季穩健成長 積極佈局台灣航太、能源、智慧城市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4JAWRBUUSTACUK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