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二)月底有幸獲邀到矽谷參加了一場電子產業的高峰會,三天的議程下來,或許並不能如會議主題所訂的:“Leading the Recovery”(領導產業復甦),但確實有助於釐清一些可行或難料的發展,例如在高階製程的發展下,不論IDM或Fabless的廠商皆認同SoC系統單晶片為大勢所趨;至於應用面上,TCP/IP已是通訊標準的最佳選擇,只是談到無線市場,則仍存在不少非技術性的瓶頸。
在議程內容的部分,筆者會在另外兩篇特別報導中做探討,這裏且來談談四十多位來自歐、美、亞的電子產業記者齊聚一堂的印象與想法。這次的亞洲媒體來自日本、中國、韓國、台灣及香港,共十六位記者出席,也算陣容堅強,在議程中亞洲市場的重要性更不斷被強調(尤其是中國大陸),但有趣的是,亞洲媒體或限於語言、或是民族性所致,現場發言提問的情況屈指可數。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亞洲媒體的專業度不足。這並非妄自菲薄,或「西方的月亮比較圓」的心態,在這次的媒體團中,歐美記者的平均年齡比起亞洲記者至少大了五歲以上,更有幾位已是銀髮之齡;我問一位荷蘭記者在此領域多久了?他回答:「已超過二十五年了。」而另一位德國自由作家的名片上,更掛著「哲學博士」的頭銜呢!
另外在琳瑯滿目的出版品展示區中,有一本雜誌特別值得一提。它的頁數只有36頁,是所有媒體中最輕薄的一本,名為“Portable Design”,但它的份量與地位,卻在短短的十二頁評析文章中受到業界與讀者的肯定(扣掉廣告,文章只剩三分之一)。它的總編輯Richard Nass獲邀當這次五大座談中「無線市場趨勢」的主持人,而在會後用餐時,和他聊到九年來雜誌經營的用心,他說,「我們能成功,賣的就是經驗、專業,與觀點。」
就電子產業的發展上,亞洲地區相較於歐美確實比較年輕,但也有近二十年的歷史了,為何資深的媒體人如此少見呢?以台灣的電子產業刊物來說,技術性的文章到處充斥(尤其是譯稿),市場分析的文章也垂手可得,但可惜的是,難得一見深刻性的評論觀點。媒體記者不說,轉換工作頻率極快(所待媒體的發展性是一問題,業界的高薪誘惑也很大);即使採訪時所面對的多年實務業者,往往也只陷於狹礙的技術或市場競爭議題,而不能提出一套更宏觀的創見。
的確,對於媒體,甚至是這個產業,「觀點」才是最有價值的東西。在矽谷裏有著層出不窮的創意,但在這些創意背後支撐的獨特觀點與信念,才是讓他們不斷破浪前行的動力。而「觀點」沒有必然的對錯,只會在多方的激盪下確立更長遠、受尊重的個人/企業風格。親愛的台灣朋友,你是否也有話要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