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主機板規格之回顧、現況、與展望
 

【作者: 陳隱志】   2002年01月05日 星期六

瀏覽人次:【9403】

主機板對資訊硬體產業而言,可說是最標竿性的組件,主機板連接處理晶片、記憶體、硬碟、界面卡、週邊裝置等,主機板即代表電腦系統架構,一部電腦的效能、功能、擴充性、升級空間,幾乎都是由主機板所決定。


而主機板也是台灣最驕傲的資訊硬體,其佔有率世界第一,特別是在Intel當年(1996、97)決定大力拓展主機板業務時,反而受到台灣主機板廠商的反撲,不僅Intel的拓展計畫不如預期,甚至還使台灣主機板的世界佔有率再度攀升,至2000、2001年,Intel已不再強調主機板業務。


主機板走過以往、發展至今,而未來又將如何發展呢?以下且讓我們討論此一議題。


主機板尺寸規格回顧

主機板在1984至1995年時可說是清一色的AT、Baby-AT規格,或是與此寬度相仿,長度縮減的2/3 Baby-AT、1/2 Baby-AT,一直到了1996年底,Intel所提出的ATX主機板開始出現,這主要是當時Intel的Pentium II處理器極需機殼內的散熱氣流配合,因此更改主機板的配置方式以迎合散熱,並且也開始具體規範主機板上的組件高度限制,以及提供Back Panel的新I/O介面配置空間。


圖一 :  ATX Case 內部的俯視圖,綠色部份為主機板
圖一 :  ATX Case 內部的俯視圖,綠色部份為主機板資料來源:Source: http://www.oc.com.tw/files/atx.asp

ATX主機板規格提出後,漸漸取代Baby-AT,而ATX規格書中也有附加制訂低成本尺寸規格的MiniATX,但是沒有成為主流規格,而1997年Intel提出NLX主機板規格,欲取代原有All-In-One電腦的LPX規格,但NLX的規格設計使製造成本始終居高,因此取代LPX的情形並不順利。


1997年2月COMPAQ推出999美元的電腦,掀起低價電腦的風潮,1998年4月Intel終於承認低價非短暫風氣,而是市場趨勢,開始投入低價市場,提出Basic PC、Value PC的理念,並順勢提出低價取向的MicroATX主機板規格,後來又有更縮減成本的FlexATX主機板,不過只有MicroATX成為低價主機板的主流,FlexATX並沒有太大迴響,而MicroATX似乎也擠壓了LPX、NLX的空間,現在已經難以看到NLX、LPX主機板了。到了2000年,VIA為了推展VIA III、VIA C3處理晶片,提出Information PC的概念,並順勢提出ITX主機板,但是否能成為主流,還有待市場與時間考驗。


圖三 :  64 bit PCI 擴充槽
圖三 :  64 bit PCI 擴充槽

主機板功能回顧

主機板除了尺寸方面的歷史演進外,主機板功能也有其演化,1996年Oracle提出NC,迫使Intel、Microsoft、HP、IBM、COMPAQ等共同提出NetPC與之因應,然後從1997年之後,主機板開始加入硬體監督(Hardware Monitor)功能,另外1997年下半,Microsoft、Intel、TOSHIBA共同提出ACPI,但真正實現此規格則是1998年後的事。


ACPI出現後,Suspend to HDD、Suspend to RAM等省電功能開始出現,不過這對筆記型電腦而言比較迫切,桌上型可有可無,而筆記型電腦由於資訊組件固定,因此Suspend to HDD實現後,不久也實現了Suspend to RAM功能,桌上型電腦也很早就實現Suspend to HDD,但桌上型電腦由於有PCI擴充槽,擴充槽可能連接不同、不見得支援ACPI的界面卡,所以遲遲沒有實現Suspend to RAM功能,但此一情形也在時間推進下,於1999、2000年得以解決。


如果從主機板上的擴充槽來看,1992年開始有PCI v1.0,1995年開始有PCI v2.0/v2.1、1996年開始有USB v1.0/1.1,1997年開始有AGP v1.0,1998年開始有AMR,1999年開始有PCI v2.2、Low Profile PCI、PCI-X、Mini-PCI等,主機板的功能、規格都持續、不斷地增強,而1997年低價電腦盛行一年後,為因應價格競爭,1998年開始出現整合型晶片組(VIA MVP4、SiS530/620),自此All-In-One主機板再度盛行,而Intel反而是最後提出整合型晶片組的廠商,一直到1999年才有i810晶片組出現。


而1999、2000年nVIDIA、ATi、Micron(美光)等相繼決定進軍晶片組市場,而且都會內建3D顯示功能,加上AC97'規格、100Mbps網路的成熟,都是使All-In-One主機板市場攀升的原因。


另外Intel的Timna計畫,逼得VIA併購Cyrix/MII、IDT/Centaur、S3/3D VGA,以及SiS向RISE取得x86 CPU技術授權,使得SoC(System On Chip)成為不可免的趨勢,因此主機板也開始因應SoC、IA等市場趨勢,而有不同的衍生與變化。另外美國、台灣IDC熱潮(2000年下半)興起,網路機房配備(VPN、Firewall、Cache、QoS)、Server Appliances(應用型伺服主機)等大行其道,其架構與x86硬體架構極類似,也使主機板開始往此領域延伸發展。


至於其他的規格變化,如記憶體為168pin DIMM(桌上型)、144pin SO-DIMM(筆記型)、記憶體由FPM RAM、EDO RAM、BEDO RAM(美國美光Micron提出,但未成為主流)、SDRAM、PC-100、PC-133、VC RAM(日本電氣NEC提出,但未成為主流)、RDRAM、DDR-RAM等。


主機板的二階四類分類

x86電腦依據不同的用途而有不同的主機板形態,有伺服器用的主機板、工作站的主機板、桌上型電腦的主機板、低價桌上電腦的主機板、筆記型電腦的主機板等等,其中筆記型電腦用的主機板並沒有標準的尺寸規格,完全依據筆記型電腦設計商而訂,其餘則都有共通的規格規範。


不同類型的主機板,其上所使用的晶片組、插槽、功能晶片等都有差異,x86伺服器用的晶片組大多為ServerWorks公司(由Broadcom公司轉投資)或Intel公司的領域,工作站亦是如此。而.com熱潮後,ISP的主機代管(Co-Location)業務增加,使得1U、2U的機架式伺服器市場也增加,而1U、2U的伺服器,其主機板規格也與以往落地式伺服器的規格有所差異,且大多直接在主機板上內建100Mbps網路、VGA顯示、SCSI控制、甚至是RAID(磁碟陣列)控制等。


伺服器與工作站在主機板上最大的差異,在於工作站相當注重顯示功能,伺服器則非常不注重,早期AGP未出現前,工作站電腦大多用64位元的PCI插槽來連接工作站級的專用繪圖界面卡,後來AGP推出後才改用AGP,往後甚至用AGP Pro、AGP 2X、AGP 4X、以及未來的AGP 8X插槽等。


伺服器/工作站主機板,與桌上型電腦主機板/低價電腦主機板的較大差異,在於前者大多內建SCSI控制晶片、以及64位元PCI插槽,可接CPU為兩顆以上,後者則為一顆CPU,僅有32位元PCI插槽,沒有SCSI控制晶片等,而後來還有AMR、CNR、ACR等音效、數據功能專用的插槽,前者則較為缺乏此類插槽,甚至低價電腦還有特別搭配用的Low Profile PCI界面卡規格,以及ATX Riser Card等。


桌上電腦、低價電腦主機板的晶片組在1995年開始由Intel獨霸,之後也持續獨霸了數個晶片組世代,不過1998年低價電腦出現時,Intel卻比VIA、SiS、ALi等廠商晚推出整合型晶片組,後來又因RAMBUS問題,使Intel的晶片組節節敗退,而讓VIA、SiS的市佔率增加。


由此可知,主機板區分成高階的工作站、伺服器用,以及低階的桌上電腦、低價電腦用等二階四類。


圖四 :  
圖四 :  

強調附加價值的主機板

除了低價電腦主機板、1U/2U機架式伺服器主機板為後起之秀外,精簡型伺服器(Server Appliances)主機板也逐漸興起,此類型的主機板與一般桌上型電腦的主機板無太大差異,但主要的儲存系統由硬碟(Hard Disk)改為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作業系統由Windows改成Linux/FreeBSD,並搭配部分修改的電路與界面卡而已,但價格與獲利卻可以顯著提升。


當然!點唱機、Set-Top-Box(機頂盒)、工業控制系統等,也都各自有其主機板,但是這已經不屬於資訊產品的範疇,在此不加以討論。


主機板現況發展

接著讓我們來看看現況,現階段主機板的發展又是如何?


目前一些以家用為訴求的桌上型電腦、低價電腦,多半會依據Microsoft於PC99規格中所記載的要求,為主機板加入TV-Output功能,這主要是貫徹Microsoft希望把該公司的軟體打入家庭客廳市場所做的要求。


另外由於USB已成氣候,以往僅2個埠的USB已不敷一般使用,因此主機板也朝能提供更多USB埠的方向發展,目前大多有4至6個USB埠直接內建於主機板上。


此外隨著音效規格的統一、100Mbps乙太網路的成熟,主機板上內建AC'97的軟體音效已相當普及,甚至不僅支援雙聲道,以及可達四聲道或更多的聲道,並且提供S/PDIF(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的數位光纖聲道輸出(輸入仍為選擇功能居多),可與MD隨身聽(Player)、AC3解碼器(Decoder)等日本消費性電子、影音家電結合,此外少數主機板也會內建Video In的功能,結合相關軟體可以實現錄畫、影像轉錄、保全監督等應用。


除了這些,Microsoft處心積慮希望廢除ISA擴充槽與ISA架構以下的I/O埠(串列埠、序列埠),目前也確實難以找到具有ISA擴充槽的主機板,但傳統I/O埠仍有,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消費者仍難以接受傳統埠被取消的事實,購買COMPAQ個人電腦的消費者曾反應:「把印表埠、遊戲搖桿埠還我!」另一則是現存的I/O埠也都轉以LPC介面連接,對系統效能與管理上的影響也已經縮小了。


話雖如此,但在可預見的未來,USB埠取代所有傳統I/O埠的趨勢是必然的,目前Apple電腦就已經於1998年推出的iMac上完全廢除以往的ADB(Apple Desktop Bus),全然改用USB,另外也用1394取代外接SCSI。


與USB同時於1996年推展的1394,原計畫將會有內建1394連結層電路的Intel晶片組出現,但後來也因為權利金的問題,導致至今沒有一家晶片組公司的晶片組內建1394,因此目前與未來應該仍會是選購的功能規格,相反的USB卻從v1.0、v1.1、進展到v2.0,傳輸率由12Mbps提升40倍,達480Mbps,已經有壓迫1394b的400Mbps之態勢。


還有現在的主機板大多強調支援Suspend to RAM,這算是桌上型電腦在省電功能上的一大進步。


此外高階桌上型主機板內建IDE介面的RAID控制晶片,低價電腦主機板內建低階3D顯示功能等,也逐漸成為不成文的作法。


未來發展

往未來看,主機板將不斷支援更新的規格與介面,例如更快速、採串列傳輸的SerialATA,將會取代現有的Ultra ATA/100、133,成為桌上/低價電腦主機板的基本介面,而高階如工作站、伺服器則有可能以Ultra320 SCSI、Fibre Channel(光纖通道)作為基本硬碟介面。


高階方面工作站主機板將會有AGP 8X擴充槽的出現,伺服器將會有InfiniBand介面出現,另外預計2003年下半,桌上電腦主機板將開始逐漸有3GIO(3rd Generation I/O,俗稱PCI v3.0)介面與擴充槽,預計將與PCI擴充槽(v1.0至v2.2,包含v2.0、v2.1)並存數年,並且逐漸取代PCI、AGP、甚至是記憶體介面,而1394,預計將持續為選購功能,不會成為主機板上的基本介面,除非權利金方面有所改變,或有殺手應用(Kill Application)出現才有轉變的可能。


至於CPU規格與記憶體規格,也會隨CPU廠商與晶片組廠商的新計畫逐步推進,現有Intel將Pentium III Xeon定位於伺服器用,仍採卡匣、插槽形式,新的伺服器處理晶片Xeon雖然已經推出,但目前僅支援雙CPU組態,使用新的Socket 603接腳規格,僅用於工作站與低階伺服器上,不過想見的未來Xeon將可全面取代Pentium III Xeon,如同Pentium 4取代Pentium III一般,讓CPU從1996年的Pentium II提出Slot 1後,全面回歸到接座時代,而非插槽,不過Itanium將維持插槽設計,但Itanium屬IA64之高階運算領域,與現有IA32仍有一定的區隔存在。


Intel桌上型的處理器原本在Pentium III、Celeron時期統一用Socket 370,而現在則是高階的Pentium 4用Socket 423、478,低階Celeron持續用Socket 370,至於AMD則持續走Socket 462,但也逐漸有新的推進計畫。(表一)


@表格;


表一 CPU規格比較





















































Intel

Socket 5/7

Pentium、Pentium with MMX

Socket 8

Pentium Pro

Slot 1

Celeron、Pentium II 、III

Slot 2

Pentium II Xeon

Socket 370

Celeron、Pentium III

Socket 478

Pentium 4

Socket 432

Pentium 4

Socket 603

Xeon

AMD

Socket 5/7

K6、K6-2、K6-2+、K6-III、K6-III+

Slot A

Athlon

Socket 462

Duron、Athlon、AthlonMP、AthlonXP


?


至於記憶體方面,RAMBUS失勢後,所有廠商都朝DDR-RAM方向發展,並且又開始進入速度競賽,如DDR-266、DDR-333等,短時間沒有明顯可替代DDR-RAM的規格出現。@大標:結論


最後雖然台灣為主機板王國(圖二),但事實上僅是量產王國,關鍵零組件與高階產品仍掌握在他國之手,例如台灣僅能製做2 CPU的主機板,而沒有能力製做4 CPU以上的主機板,未來若要有更高獲利的發展,技術的突破與規格的主導權,將是不可避免的路。


圖二
圖二
相關文章
創新光科技提升汽車外飾燈照明度
以模擬工具提高氫生產燃料電池使用率
眺望2025智慧機械發展
再生水處理促進循環經濟
積層製造加速產業創新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史丹佛教育科技峰會聚焦AI時代的學習體驗
» 土耳其推出首台自製量子電腦 邁入量子運算國家行列
» COP29聚焦早期預警系統 數位科技成關鍵
» MIPS:RISC-V具備開放性與靈活性 滿足ADAS運算高度需求
» 應材於新加坡舉行節能運算高峰會 推廣先進封裝創新合作模式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6.152.147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