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是一個以高科技產業研究為主的公司,除了提供數據分析外,也會針對政府及各產業提供營運模式建議與新興科技趨勢預測,並於每年第四季針對明年全球企業組織必須了解的十大策略性科技趨勢提出報告;自從去年4月收購CEB後,Gartner除提供高科技研究外,還會針對公司法務長、財務長、營運長、行銷長等CIO外高階主管的研究,成為更加完善的全方位研究機構。
Gartner大中華地區資深合夥人龔培元(Michael Kung)針對明年全球企業組織必須了解的十大策略性科技趨勢觀察指出,這十大科技趨勢已不再是單點的科技,而是彼此結合、創造更多可能,且2019十大策略科技趨勢可分為三大面向:智慧(Intelligent)、數位(Digital)、網格(Mesh)。
龔培元說明,此次發布之十大策略科技趨勢分別為屬於「智慧」的自動化物件、增強分析、由人工智慧驅動開發,屬於「數位」的數位分身、更強大的邊緣運算、沉浸式體驗,屬於「網格」的區塊鏈、智慧空間,另有數位倫理和隱私,以及量子運算。
圖1 : Gartner大中華地區資深合夥人龔培元觀察十大策略性科技趨勢指出,2019十大策略科技趨勢可分為三大面向:智慧(Intelligent)、數位(Digital)、網格(Mesh)。 |
|
他解釋,十大科技是以ContiuousNEXT為基礎,並融合隱私、增強智慧(Augmented Intelligence)、企業文化、數位產品管理與數位分身五大要件,讓企業有所突破,提升公司執行力。
AI將與更多業務場景整合
針對明年產業動向,Gartner發布企業IT與消費者十大預測並指出,了解人工智慧、隱私法規和雲端經濟,將能使企業掌握改變帶來的商機。此外,龔培元說明,過去AI跟各種解決方案是兩者平等,AI做完之後把結果傳到下一步,但如今AI跟APP有更多的結合。利用這樣附加的分析能力輔助企業,對產業而言將是很大的突破。
他指出,受惠於增強分析(Augmented Analytics),以往我們用自然語言跟機器互動、下命令;如今機器會很自然地用我們的語言提供即時洞察,甚至可以協助自動生成報表。
龔培元也強調,AI將與更多業務場景進行整合,甚至整體的工作流程都可以直接跟AI結合。2019年開始,特別是企業資源計劃(ERP)或客戶關係管理(CRM)方面,AI跟業務結合的程度愈來愈高;到了2022年,在新推出的應用程式開發專案當中,至少有40%的團隊會有人工智慧共同開發人員參與其中。
Gartner資深研究總監呂俊寬也補充,透過AI的協助,將能使企業增加效率、強化顧客體驗、透過自動化減少成本。不過,許多企業對AI利用AI顛覆世界,以及僅是追隨潮流而使用AI的錯誤觀念,他強調,這些都不該是企業使用AI的原因。
圖2 : Gartner資深研究總監呂俊寬提醒,在落第執行AI之前,企業必須先思考是否擁有數量及質量都足夠的數據,以及是否有現成競爭對手或其他產業,有類似服務提供商解決方案可以拿來運用參考。 |
|
呂俊寬也提醒,在落第執行AI之前,企業必須先思考是否擁有數量及質量都足夠的數據,以及是否有現成競爭對手或其他產業,有類似服務提供商解決方案可以拿來運用參考。呂俊寬指出,如果這兩者具備,就可立即動手做AI;如果兩者皆非,就先不用考慮。而若只有很好的數據但沒有解決方案,就需要開發者開發AI應用,甚至用Open AI的解決方案去嘗試;如果沒有資料,則要開始建立自己的資料庫。
試行一兩個AI計劃較為簡單,不需要消耗太多的成本。但對於某些公司而言,當所有資料都被使用於AI,運算能力就會是一個問題,因為深度學習價格高昂,沒有辦法把所有項目都交給深度學習網路去運行,因此現有的演算法還不是最好的,這都將需要時間來解決。
此外,龔培元認為,當越來越多數據將被採集,隱私權也將是未來企業必須面對及重視的議題。Gartner也預測,到了2021年,不合規且被抓到沒有隱私保障的企業,相較合規的競者將整整多付出一倍的遵循成本(Compliance cost)。
龔培元指出,如果企業跟IT仍不重視數位隱私,導致採集而來的數據資料無法被利用,就會對企業造成很大的業務流失。因此,企業需要將隱私納入考量,並考慮不同國家的相關規定。
他提醒,數位倫理及隱私權將是未來企業需要面對及考慮的問題,目前全球都積極佈署隱私權的相關法令,據Gartner研究分析,到了2021年75%的公共區塊鏈會因存入個人資料而使區塊鏈違反隱私資料,因此,當企業使用區塊鏈系統時,若未能從設計上管理隱私權問題,就可能面臨極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