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直接内存访问的基础、结构与应用(3)
 

【作者: ADI】2007年08月20日 星期一

浏览人次:【6294】

在本系列的第二个部份中,已分别探讨了以缓存器为基础和以描述符为基础的不同DMA模式。现在接着要来探讨的是关于在应用中数据搬移选择的一些重要系统决定。但首先来重新检视一下DMA的模式,以便在面临要选用何种模式时,能够有更多的指引方向。


为了使容量相同的数据维持连续以及单向的移转,使用自动缓冲的架构是最为恰当的。对DMA设定缓存器做一次设定,而移转结束时会被自动重新读取。假如可以使用多维寻址(multi-dimensional addressing)的话,那么就能够设定多重缓冲,而个别独立的中断也就可以被设定为在每个缓冲区的结尾进行触发。


移转至音频编/译码器是这类型处理的完美候选人。在选择次缓冲区数量时应该要和所需执行之处理程序类型相符。对于连续性的移转,只要确定使每个缓冲区的最大处理时间低于其用以搜集一个缓冲区所花的时间即可。
...
...

另一名雇主 限られたニュース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ごとに 30 日間 0/ごとに 30 日間 付费下载
VIP会员 无限制 25/ごとに 30 日間 付费下载

相关文章
以数位共融计画缩短数位落差
智慧无线连结:驱动现代生活与未来创新
感测器融合:增强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导航能力和安全性
生成式AI为制造业员工赋能
IEK CQM估制造业2025年成长6.48%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3D IC封装开启智慧医疗新局 工研院携凌通开发「无线感测囗服胶囊」
» 日本SEMICON JAPAN登场 台日专家跨国分享半导体与AI应用
» Nordic Thingy:91 X平台简化蜂巢式物联网和Wi-Fi定位应用的原型开发
» 豪威集团推出用於存在检测、人脸辨识和常开功能的超小尺寸感测器
» ST推广智慧感测器与碳化矽发展 强化於AI与能源应用价值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21DQ3UJ4STACUKQ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