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的台塑、台化與台塑石化三家公司的董監事改選後,台塑集團的接班人是否會浮上檯面?這是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在今年四月的集團運動會中,留給媒體的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對國內的大型企業而言,交棒仍然是個敏感而又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資策會MIC曾以台灣的服務業、製造業與金融業的前100大企業為研究對象,以立意抽樣選出董事長、總經理、策略長、副總經理、資訊長、發言人等企業內參與核心決策的高階經理人,以問卷調查、深度訪談及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從企業的領導風格與策略、組織變革、資源使用等面向探討台灣大型企業未來的競爭優勢與威脅。
研究發現,「國際化能力」與「兩岸佈局」為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而造成企業整體國際化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在於人才引進及培育的不足,以及企業文化未能迎向國際所致;影響兩岸佈局的因素,則以政經法令最直接,再來為兩岸工作能量及觀念的差異。其次的挑戰為「組織再造」與「運用IT的創新優勢能力」,資料顯示,將近八成的受訪企業,在這兩項議題上仍具相當的發展空間,顯見這兩項能力將成為企業未來發展的管理重點。
而針對大型企業領導人類型的研究發現,以明星領導人(天子型)為核心的企業類型,與專業經理人共同治理(諸候型)的企業類型為主要分布,多數的家族企業仍是「天子型」的經營型態,未來則朝家族明星領導人與專業經理人共治的「欽差型」轉型的機會較高;而諸候型企業在未來,也可能因明星級專業經理人的產生,而形成一方霸主率領各路諸候共治的局面,也是一種類似「欽差型」的經營管理模式。整體而言,欽差型的領導風格,較容易凝聚團隊共識,主導策略方向與行動。
今年,再以研究內容檢視國內大型企業,所面臨的挑戰發現,多數創業領導人仍身先士卒的在第一線衝剌,而新世代領導人仍處於培育養成階段,或許是因為「國際化能力、兩岸佈局、組織再造、運用IT的創新優勢能力」的挑戰仍然存在,讓明星級創業領導人不得不始終以企業為已任,先接班人之憂而憂的守在最前線。
對於國內大型企業的交棒問題,建議不論是家族企業或專業經理人的接班考量,都應加速交棒時辰的規劃,面對愈來愈緊迫的兩岸佈局,所帶來的國際化需求,如何在重點發展組織再造與創新應用能力的同時,也融入「誰是下一批」團隊的交棒規劃,以延攬與培育並重的方式,在企業內部蓄積規劃未來,自我實現的前進動能,讓己經是「大」的企業組織,朝向「偉大」的方向成長邁進。作者為資策會MIC資深產業顧問兼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