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朋友提到他們在俄羅斯旅行等趣事時,讓我發現除了中國大陸以外,如俄羅斯、印度、東歐等新興經濟體,也相對地在快速增長當中。由於過去我們總認為這些地方皆屬貧困之地,以當地人民的收入與消費能力來看,是不可能有太大的市場消費潛力。但我們忽略了,儘管大陸經濟總量將在2014年超越德國,位居全球第三,除了大陸以外,俄羅斯、印度、東歐等國的經濟在近幾年也相對地加速成長。例如在俄羅斯境內,便聚集了三十名全球首富,消費能力可由此看出。且俄羅斯境內對於基礎建設,如通訊建設等投資的需求與渴望,更遠超乎我們所想像。
除了俄羅斯外,印度和愛爾蘭等國也都具備許多大陸遠不可及的優點,近來便陸續有許多高科技大廠在冷靜思考各項主客觀條件,和企業本身真正需求後,前往這些新興地區投資設廠。
比較印度和大陸這兩個全球人口數最多的國家,除了貧窮外,整體環境給人的印象也是截然不同的,有人形容前者是宗教孕育、重視精神和道德的國家,後者卻是狡猾、重視物質和面子的國家。因此,印度人民雖貧窮,卻普遍誠信守法;然而大陸人民卻到處鑽門路,違法情事屢見不鮮。且由於大陸城鄉發展差距大,人民所得、消費力與消費習性在各地都不相同,加上大陸這幾十年來經歷了不同的國家發展政策,已證明了大陸市場的異質性不是台商用錢就可買到解決方案。加上多年來兩岸緊張的政治對立關係,以及一觸即發的兩岸軍事衝突危機,雖流著同文同種的血,但台商所堅信的競爭優勢,反可能成為致命傷。
再看看印度經濟成長的腳步,由於承襲英國的金融銀行制度,印度的金融體系遠比中國大陸健全,而股市規模與資本市場機制,也均較中國大陸完整、出色。根據印度官方所發佈數據顯示,印度在2003年第四季已創下經濟成長10.4%的新紀錄,遠超過近八年來中國任何一季的成長幅度。相較於中國大陸,目前印度在各項經濟發展指標上,包括GDP(印度約是大陸一半)、現存社會的種族階層、和吸引外資投資規模(印度約為大陸10%)等所具備的條件,將讓中國大陸市場不再一枝獨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存在高度複雜的社會、文化、經濟環境和語言,是所有有意前往的業者所必須克服的,這也說明了,若廠商每年想針對印度境內800多個城市銷售數百萬台PC,規劃建置通路和服務據點的佈局等難度也將大大地提高。而且,印度有高達65%的財富掌握在15%人口手中,貧富差距極大,僅有5%受過較好教育的民眾可以使用英文。另外,印度百元大鈔有15種文字,每一種都是官方語言,每跨過一個省份便須課徵2%交易稅等,這都是台商在印度經商時所必須謹慎留意的重點。這與中國大陸各省因不同地區的消費能力、生活習慣、文化不同等所存在的差異十分雷同。套一句中國IT業「大陸不是一個市場,而是30多個市場」的說法,已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大陸與印度複雜的人文環境市場,這是所有計劃前往當地經商者,所應深思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