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靈感與創意的來源
 

【作者: 誠君】   2003年09月14日 星期日

瀏覽人次:【4173】

筆者因擔任研發顧問之故,常有客戶詢問我:「如何才能使公司的研發團隊具有創意動力?」沒錯,現今工商社會競爭激烈,要想贏別人就必須講求創意。縱使是小吃店,賣的是最平凡不過的陽春麵,也要在烹飪或佐料上講究創意,才能產生「差異性」和「獨特性」,否則除飢腸轆轆沒別的可挑者外,誰願意買來吃呢? 我有位同事有一次跟我抱怨說:「路由器(router)和閘道器(gateway)已經是人人都會做的產品,快無利可圖了。」我只贊同他一半的觀點,因為像日常用品一樣,再怎麼平凡的產品,我們還是可以用靈感與創意創造出不平凡的。


創意是什麼?創意的來源又是什麼?它有時屬於「感覺」或「直覺」,就是所謂的靈感或靈機一動;但屬於「邏輯」的思考也是創意的一種;換句話說,為了達成目標,解決問題所得到的想法,就是創意。目前市面上的一些顧問公司有推出一些「創意培養課程」,但是他們都偏重在行銷、製造、產品外觀或包裝設計、和企業管理上,對研發創意著墨不多。下面將就筆者的經驗,提出培養創意力的兩個觀念與三個方法:


創意不是來自於「魔鬼訓練」:東方民族經常以幾近「自虐」的方式,來尋求「解脫」或構思良策。這種方法只是一種偏激的作法,無法長久的。國內目前絕大多數的主管都是喜歡運用這種方法「逼迫」下屬限期解決技術問題,部屬在長期不堪其擾的情況下,在心智上早就因抗拒而喪失了主動思考的能力了。此外,重複單調的工作一樣會讓研發團隊喪失創意力。想一想我們在過去求學時或在升學補習時所經歷的,至今對我們的靈感與創意有帶來任何好處嗎?


先有直覺再談邏輯:有了直覺,就時常會有靈感,自然久了對於一些問題就會有判斷力。直覺才是創意的主要來源,可惜大多數人都只注重應該排在後面的邏輯推理。直覺是如此珍貴,所以有直覺的人常常被稱作天才或奇才。直覺和第六感類似,都是上蒼賦予人類「預知」或「先知」的潛能。


順性構思法: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思考方式,順著這個方式去構思、去想問題和解決問題,就是順性構思。如果他是一位很用功的研發工程師,而且能夠冷靜面對問題,利用順性構思法,解決問題的機率將近五成。


彈性構思法:當問題非常複雜時,順性構思法將失去準確性。因為順性構思法是以思考者自身為主體,去思考周邊事物的問題。它比較像線性計算,而且允許重複計算。彈性構思法是思考者必須跳脫自身的窠臼,以更宏觀的角度思考問題。例如:乙太網路驅動程式、IP和TCP層的瑕疵都會造成網路不通,假設現在網路不通的問題是出在IP層,而驅動程式設計者只在自己熟悉的驅動程式上一直再找問題,這是永遠也找不到靈感和答案的。因此,彈性構思法是一種跳躍式思考,它比較像非線性計算。


回憶法:我們的大腦容量很大,有待我們充份利用,即使像愛因斯坦這麼聰明的人,也不過利用了18%的容量而已。當我們苦思不得其解時,常常會回頭找書本、標準、規範、公式,或者過去設計的電路圖、程式、技術說明書.....等,為的就是能迅速恢復記憶,回到原點重新思考。美國物理學家費曼(Richard P. Feynman)在參與「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調查工作時,他當眾證明橡皮墊圈不耐低溫,這是一場即席實驗示範,而他所使用的道具不過是一杯冰水!但是別小看這一杯冰水,就是因為它簡單易懂,才能喚醒專家們的記憶和領悟。有時我們一直想找新靈感和新創意,但就是忽略了過去經驗也能助我們一臂之力啊!


相關文章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豪威集團推出用於存在檢測、人臉辨識和常開功能的超小尺寸感測器
» ST推廣智慧感測器與碳化矽發展 強化於AI與能源應用價值
» ST:AI兩大挑戰在於耗能及部署便利性 兩者直接影響AI普及速度
» 慧榮獲ISO 26262 ASIL B Ready與ASPICE CL2認證 提供車用級安全儲存方案
» 默克完成收購Unity-SC 強化光電產品組合以滿足半導體產業需求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5.151.1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