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主計處於二月二十二日公佈今年最新經濟成長率預測,結果為向上修正至2.29%的成長率,這與去年的經濟負成長情況相比,顯然已經提升了許多。但是對於是否就表示整個景氣已開始好轉,則各方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為要到下半年景氣才會有明顯的復甦力道;有的人則認為整體投資意願尚未恢復,當然談不上所謂景氣復甦;一般則樂觀的認為至少美國景氣將在第三季強勁反彈,屆時國內也會跟著水漲船高。雖然從不同角度來看景氣復甦的時間點不盡相同,但都確認景氣的循環原則就如同四季的輪番更替一樣,當最嚴酷蕭條的環境過去之後,緊接著必然是春回大地的時候了。
然而單單從幾個現象的成長反映,是否就代表景氣就是從谷底翻升呢?所謂「冬至一陽生」,許多人都在探求景氣的冬至點何在,以便及早佈局。但是四季的自然現象很容易觀察了解,景氣的循環指數則曖昧不明,這是因為其中有許多人為因素的左右,也摻雜各種主觀意識的不同認定標準,再加上全球化的經貿環境影響,因此所謂「谷底」反而是大家都很難以突破的一種「盲點」,就好像許多人都只能以「事後諸葛」在高談闊論一樣,說什麼早知道我就XXX,如果早知道他就是大富翁了,不是嗎?其實,既然你知道,大家就都會知道了,而大家如果都不知道,你也不大可能會先知道;所謂先知也只是一種預測而已,所預測的數值不僅未來還有許多變數存在,更何況每個人對預測的解讀又不盡相同呢。
既然求谷底不可得,聰明謹慎的人就不會冒險走極端,於是他們只尋求在下降波段成形確定時保守經營或賣出,而在上升波段成形之後積極佈局或投資。即使如此,仍然因為在機關算盡且患得患失之下,對是否為上升或下降的波段而掙扎難定,最謹慎的人,結果只能緊盯著市場曲線,不停地買進賣出,在耗盡精神與時間之後,換來的仍然只是個人對市場貢獻度的相對報酬罷了。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所以,人們盼望景氣回春,就好像在尋求上升波段的成形一樣,是可以理解的一件事,然而就好像求谷底不可得一樣,想要求出上升波段也畢竟不可得,因為誰知道此一上升點是不是就是另一波下降的節點呢?
就拿2.29%的成長率來看,對於在負成長時投入的產業界而言,可以說是景氣已好轉復甦。但對於過去幾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如果在5%以下,就被認定是景氣蕭條的情形來比較,如今的2.29%成長率怎能說是景氣回春呢?可見每個人的認定標準不同,立足點也不同,回不回春的感覺也就不一樣。就有國外的分析師提到,因為台灣過於依賴電子業的出口,受到不景氣影響的衝擊也就特別大,也就是說國內經濟環境的成長會比國際景氣的復甦更為遲緩一些。
所以,就在大家紛紛猜測燕子是否歸來的時候,可能只是置身事外者的空思妄想罷了,不如腳踏實地的去參與,也就是自己去當一隻燕子、一朵梅花,自然就會找到適當的時節、適當的地點去翱翔、去綻放。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如果沒有如鴨子划水般努力地從寒冬滑到暖春,江水是冷?是暖?又干卿底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