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一片低迷的情況下,台灣還正面臨產業轉型的尷尬時期,加上對岸中國大陸龐大發展商機的吸引,以及雙方政治經濟不確定因素的交錯影響,不管是台商、台灣人民或政府官員,真有不知何去何從的感嘆!有的人照著同樣的事業模式轉移到大陸去經商或設廠,有的人則積極朝產業升級與國際化去發展,另外還有一大部份人高不成、低不就,成為不折不扣的失業邊緣人。但要注意的是,在信心越來越不足的時候,產業的發展也就越來越沒有章法,等到全球的景氣恢復,並走入另一個型態之後,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命運共同體也就更沒有機會,而且將進入一個更危險、苦難的境地了。
陳水扁總統於是提出了所謂「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的口號,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介紹台灣南科12吋晶圓廠續建,並持續七千億台幣的資本支出後,也引了這句話來回應陳總統,或許他有所認同體會。不過這句話講起來容易,但要建立正確的觀念或確切去實踐它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因為必須先了解全球化就是本土化的深義才行,所謂深耕台灣可以說就是本土化,而佈局全球當然就是全球化囉!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息息相關的網絡,北京春天的蝴蝶振一下翅膀,就會影響到莫斯科冬天的一場暴風雪,所以深耕台灣自然就會影響到全球的生態。也許你會問,那台商深耕大陸上海、廣州,還不是一樣會影響到全球的生態,也是一種全球化,話是不錯,不過這已是因緣不同、著力不同,影響性也不同了,更何況還缺乏生命的主體性在其中,只能說是亂七八糟、不三不四的現象。同樣的,以深耕台灣、本土化的心態去佈局大陸,那麼大中華化也就是本土化了。
換一句話說,許多人不能肯定自己、培養自信心,即使是在外面有所發展,也不會受人尊重,更沒有什麼意義可言。所以台商就是台商,假也假不了,騙也騙不了,只有到哪一天,上海以擁有某個台商的居留為榮的時候,那個台商就是既大陸又台灣兩地共同的紅人了,推而廣之,如果你能有全球性的地位,那就是一個道道地地的全球紅人或國際人了,就好像達賴喇嘛之類的人物一樣。因此,認清既有的現實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而推到最根本的現實莫不是個人的身心,長得高就是高,長得醜就是醜,只有接受它、面對它吧!《大學》裡談到修身、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也是如此,所謂「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實在而言,個人化就要想到本土化,本土化就要漸推而至全球化;而講全球化就要回歸到本土化、乃至於個人化,否則反對全球化帶來貧富差距的疑慮也就難免了。
講到這裡,還沒說到本期「開啟光通訊時代」的主題,也許真是太扯了些,主要還是因為經濟持續的低迷、國際美阿戰爭的紛亂,還有造成人心惶惶的炭疽熱感染,這個世界似乎盡往黑暗面走,哪有人要開啟光通訊的時代?只好發一點牢騷,不過還是要找一些希望與出路,提振一下大家的信心,但我們在旁邊加油添醋,正是期待大家都能發光發熱呀!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