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2009年相較,2010年的太陽能市場幾乎可用「暴衝」來形容。研究機構Gartner研究副總裁Philips Koh表示,太陽能裝置量在今年呈現兩倍成長,達到15.2GW,激勵各家廠商積極擴產。然而,宛若墨菲定律應驗,當供給量產能豐沛同時,太陽能產業較發達的歐洲國家卻在下半年決定逐步縮減政策補貼。因此,市場開始出現了分歧雜音。
Gartner與另一家太陽能市調機構Solarbuzz的看法同樣趨於保守。Solarbuzz總裁Craig Stevens認為政策變化與經濟發展重挫都將讓歐洲市場進入冷卻階段;而Philips Koh也坦承,2011年太陽能市場恐僅有5%的牛步成長、需求量僅16GW,但業界急速擴展至20GW的供給量,供需之間的落差令人相當憂心。
【漂移現象】以德國為首、全歐洲勒緊褲袋
為什麼歐洲國家政策改變,竟能夠讓眾人如此「皮皮挫」?這要從太陽能產業對政策的強烈依賴性談起。
最大宗的太陽能技術應用是發電廠的設置,電力設施屬於國家級民生基礎建設,且太陽能佈建成本仍然居高不下,長期以來,偏向買方市場的太陽能產業依附著各國政策補貼而生。其中,最早開始扶植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德國,可說是在潔淨能源領域建立了傲視全球的「日耳曼帝國」。
截至今年上半年,德國仍然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市場所在地,根據Solarbuzz所提供的數據,60%的市佔率與去年同期相較,增加了18%的空間。在2009年令人聞風喪膽的金融海嘯中,德國持續的投資是讓太陽能產業撐過景氣谷底的力量,可見德國在在整體產業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也已經擁有一定的商業模式。
但德國政府從今年開始將陸續減少補貼額度,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Roof Systems)的補助額度分兩波調整,今年7、10月各調降13%、3%;至於地面架設系統(Ground Mounted System)和公用事業系統(Utility Market System),第一階段下修12、8%,第二階段均再調降3%。
德國並不是唯一調降補貼額度的國家。捷克、法國、義大利都有一定程度的政策調整。回顧2010年,南歐多國遭遇債信危機,政府推動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力量不如以往;而德國產業已有一定規模,政府看來決定逐步「收手」。事實上,在歐元持續走疲的狀況下,急速上升的太陽能裝置建置規模,已對金融體系備受考驗的歐洲各國政府造成可觀的負擔。
也所以,今年太陽能裝置量暴增的原因,對於長期市場來說不完全是正向訊息,因為廠商們可能是想把握政策調整前的「Final sale」,即便今年第四季當真淡季不淡,2011年補貼減少後,需求力道仍然會減弱。
《圖二 Gartner研究副總裁Philips Koh》 |
|
【尋找新大陸】三階段佈局新興出海口
隨著德國與歐洲市場步入冷卻期,勢必得尋找新的出海口,以消化業界積極闢建的新產能。不過,在Craig Stevens的眼中,德國對全球太陽能市場的貢獻根深蒂固,短期內很難由單一國家取代。而Gartner也說,至少2014年前,德國都還會是最大的市場所在。
歐洲當然也不會火速退場,今年四月開始導入電力收購制度(FIT)的英國,就是逆勢啟動的代表,短線看來,近期大工程發包頻繁的美國、日本,也是動力來源。不過,在各家研究機構發表的預測一致同意了一個不可忽略的趨勢-亞洲市場將成為未來太陽能商機啟動的最大推進器。
《圖三 Solarbuzz總裁Craig Stevens》 |
|
Step1.短線英美日 刺激政策各有春秋
在Solarbuzz的看法中,短線能看到最大市場成長的區域就是美國,日本相對來說也是穩定成長的區域,這些國家都有獎勵太陽能裝置的使用,但獎勵對象與辦法都有些許差異。
美國政府鎖定對象是電力業者,積極推動「再生能源配比標準(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RPS)」,迫使電力業者必須積極採用再生能源中進度相對穩定成熟的太陽能電池。Solarbuzz預估,2014年太陽能電池市場將可成長至4.5至5.5GW,是2009年的10倍之多,平均複合年增率為30%。
而英國的電力收購制度(FIT)則是鼓勵規模小、分散式且自行發電的個別家庭進行安裝。Solarbuzz數據指出,4月FIT制度導入前,太陽能電池安裝量不到500件,但5月份暴增一倍至近1000件,今年8月已有3600件的申請,可見FIT制度對推廣太陽能的立即可效。另一家市調機構iSuppli預估,2014年英國太陽能系統安裝量可達到501MW。
日本的獎勵政策將在明年2月開始接受申請。雖然並非針對單一太陽能產業,而是涵括了風力發電、生質能發電等新能源事業,但是祭出的補助金額非常高,至多可達事業費的三分之一,整案上限為十億日圓;除此外,民間企業若願意導入,也能得到二分之一的事業補助費。Solarbuzz因此認為日本的成長力道相當強勁。
不過,即使如美國這般倚靠大單急速成長的市場,太陽能市場仍然很容易受到金融事件的影響。如房市會間接影響到屋頂太陽能的應用量,今年七月美國成屋銷售額慘澹、跌落六月的近乎一半,其中獨棟屋受到的衝擊最大,不巧這正好是太陽能板應用最廣的屋型,在當時,對美國太陽能類股都有著立即性的挫跌影響。
Step2.中線望中國 大刀闊斧轉型契機
由歐美彼此間的消長之勢,可以再次確認,「政策」對一國的太陽能產業發展有著絕對性的影響。若把時間線再往後延伸,對國家政策握有強硬執行力的中國,積極轉變經濟結構、提升綠色的能源比重,遂成為眾所矚目的下一塊應用大國。
而中國政府也沒有讓大家失望,下半年陸續釋出13個太陽能大型標案,包括了位於青海和寧夏青銅峽的兩個30兆瓦光伏電站,以及以西部為主的11個20兆瓦光伏電站。這13個標案吸引了135家公司前來角逐,未來3年內,總建置量將達到280兆瓦,等於現在的一倍。中國政府的遠景不僅於此,號稱2020年,中國內部非化石燃料佔能源消費的比重將從今年年底的9%提升至15%,發電電力則將有10-20千兆瓦!
中國西部開發程度不大,日照充足,遂成為太陽能發電站的理想地點。而中國政府近來也積極支持的農業大棚政策,在開發程度較為密集的東部,也已經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響應中國政府「照應農民」的基本精神,農業大棚意即在溫室的屋頂佈建一層太陽能板,溫室維持基本運作之外,還能兼任太陽能發電廠的工作,維持農民生活用電與附近路燈等公設需求。而中國東岸沿海省份開發密度較高,較難找到大面積空間闢建電廠,目前已有多處推行農業大棚示範運行。
談起在農業大棚的佈局經驗,台灣歐瑞康總經理陳宏基說,農業大棚的佈建空間大、對於單位成本必須錙銖必較,農業大棚政策的太陽能面板有著與傳統電廠不同的要求-屋頂必須透光、以提供溫室內的植物光線滋養。若採用不透明的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則必須犧牲發電空間來預留透光孔,因此,歐瑞康是採用透明導電氧化物(TCO)結構的薄膜太陽能技術,來克服應用層面的技術性問題。
Philip Koh表示,中國大陸市場的確可期,但是成長速度會跑得較前述的美、日等國慢些,可能需要五到十年才能做大市場;這個看法與中國政策規劃相近。
Step3.長線看印度 兩面刃的吸金大法
與其他市場截然不同,印度的太陽能市場可以被稱做為「處女地」,產業聚落尚未成形。不過,今年年中印度政府正式公告其國家太陽能方案(National Solar Mission),將以太陽光電與太陽熱能兩種方式,計畫在2022年將印度太陽光電市場累計總量上推至20GW。
Philip Koh說,亞太區的太陽能商機驅動力,除了中國,就是印度,但印度的成長將比中國來得再晚些。Craig Stevens也相當看好,直說印度將成為不可小覷的競爭對手。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跟中國相比,目前正在大躍進的中國擁有在地大型太陽能廠,印度不但沒有,2009年安裝量還僅有5MW,宛若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這次拋出誘人方案計畫,是印度政府替自身增強產業實力的方式,也是這塊新市場的迷人、與恐怖之處。
這麼大的餅,當然是迷人的。對全球業者來說,印度釋出的需求等於舒緩了歐洲緊縮的預算。對於沒有內需市場的台灣來講,亟需大量裝置導入的印度更是令人垂涎三尺。但全球太陽能資金滾滾流向印度之後,勢必壯大印度企業的聲勢,屆時,同樣位於亞洲、又集中研發實力於電池,面對新興印度企業的挑戰,沒有內需市場支撐,台灣廠商如何應對,也是令人擔憂的課題。
不過,與其擔心印度是否崛起,不如先將眼光拉回東南亞。Philip Koh說,PV大廠已開始投資東南亞各國。他說,投資東南亞地區可以同時兼顧短中期利多的中國以及中長程看好的印度市場,東南亞各國中他則最看好馬來西亞。目前世界一線PV大廠如First Solar、Q-Cells、Sunpower、REC、Tokuyama在馬來西亞都已有實質投資,2-3年後會成為新的太陽能製造大國,恐對台灣於太陽能產業地位造成威脅。
【嶄新版圖】大者恆大為趨勢 脫離補貼是遠見
將眼光拉回全球性的廣域視野。2010年太陽能產業所碰到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各國政策補貼逐漸減低,而這,也是大家開始尋覓德國接班人的原因。在廠商們逐市場而四處移居的過程中,補貼削減相對也造成太陽能產業集團化幾乎已成定局。
道理很簡單:太陽能電廠裝置量如此龐大,動輒數億美元的投資金額,本來就不是尋常小廠能夠負擔得起;如果政府補貼減低,也幾乎等於把市場「送」給握有雄厚資金的大廠玩了。扳扳手指頭,韓國LG、三星來勢洶洶;台廠友達、台積電跨足太陽能的新聞也佔盡版面-不一定鎖定電池或面板,也可能鎖定原本擅長的系統領域,如意法半導體就和Sharp、Enel合資成立3Sun公司,將電子元件整合進模組的微逆變器、強調可提升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效率。種種大動作投資動作使集邦科技認為,未來3年內,投入太陽能領域的電子大廠會越來越多。
當然,也有較為樂觀的分析者認為,政策補貼下降可能迫使業者積極研發「低價」太陽能產品,但Philip Koh否決了這樣的看法。他說,2009年太陽能電池的平均售價的確較前一年大跌了30%,但接下來幾年價格卻是緩跌曲線。他認為以目前技術的侷限性,在2014年之前,很難作到真正的價格突破。
此外,中國與印度的商業運作模式和我們所認知的不盡相同,也是一個艱難的課題。舉例而言,尚德電力,江西賽維LDK都是全球知名的太陽能設備商,他們都是中資企業;而中國在地五大電力集團也不太可能坐看傳統電力市場讓給太陽能廠商吃下。所以,這次釋出的十三個標案所吸引的135份投標文件,只有一家外資企業。也就是說,商機很誘人,但是會不會「看得到、吃不到」,就耐人尋味了。
這些短中長線看來商機迸發的各個新興市場,的確能夠替縮減的歐洲找到新的產能出海口。但是,驅動力同樣來自各國政策的發展,有點類似當年台灣電子業逐成本而西進大陸的狀況,一但政策優惠減低,低成本條件不再後,無法轉型者有的黯然結束營業、有的再度逐成本而游牧至越南、柬埔寨等地。
長期看來,太陽能的確是最穩當的綠色能源;但是,冀望各國補貼的太陽能廠商們必須記住一點:沒有任何一種產業能夠永遠躺在政府補貼的強褓中不願長大。新技術五花八門各有優劣,但在全球角度而言,什時候脫離買方市場、成為獨立運轉的供需體系,那才是太陽能足以延燒全球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