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LED照明驅動設計與開發實務研討會實況報導
零組件科技論壇

【作者: 編輯部】   2011年01月12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4826】

隨著全球環保節能意識抬頭,加上LED發光效率快速提升,使得LED不斷拓展其應用領域,成為取代傳統光源的主流技術。從手機、筆電、顯示器到電視的面板光源,再到看板、路燈、建築物、車燈等等,處處可見LED的身影,也帶動龐大的市場商機。


台灣LED供應鏈從上游磊晶、中游晶粒製作,到下游的封裝都有許多廠商投入,形成一個非常完整的產業鏈結構,在國際市場扮演重要的角色。相較於其他國家由少數大廠包辦所有生產環節的模式,台灣LED產業更具彈性,更能夠提供優質的服務模式,來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


不過,前瞻性的LED技術仍不斷推陳出新,為提升照明產品的品質與功能,設計者仍需面對許多挑戰。為協助業者掌握LED開發之關鍵技術,特在2010年12月2日舉辦本次LED照明驅動設計與開發實務研討會,會中將邀請多位專家,分別探討LED照明標準、高效率LED驅動方案、LED光源之照明設計與應用,以及AC to CC/DC to CC驅動設計要領。


《圖一 立錡資深專案經理廖光彬》
《圖一 立錡資深專案經理廖光彬》

高效率LED驅動器選擇要領

凌力爾特(Linear)應用技術工程經理李景升表示,LED具有相當多的應用優勢,包括小尺寸、設計有彈性、快速發光、安全、容易調光、節能環保、壽命長、耐用度高等等,因而很快地拓展市場到各個角落。


一個良好的LED燈具,必須同時做好光、機、電、熱等各方面的設計。在電性的處理上,必須決定LED晶粒及燈串的數量,通過的電流、電壓值,以及切換頻率及轉換效率等。李景升指出,對於LED的壽命來說,操作溫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太高溫會降低使用壽命。此外,必須決定LED調光的方式是採用直流電驅動或PWM,並需做好妥善的電路保護。


要滿足這些設計需求,LED驅動器就成了選擇的重點。對供應商的考量要領包括是否提供彈性的架構,電流供應及可調光的範圍是否夠廣,驅動器的尺寸是否夠小、功能整合度是否夠高,以及能提供多少串列的驅動通道。不僅如此,選擇驅動器時也得考量是否提供過電壓/過電流保護,支持SPI/I2C控制介面,以及對溫度的控制、效率的提升和雜訊的降低等等。


他強調由Linear提出的High Side Current Sensing架構,即是一種高度彈性的解決方案,不論是升壓、降壓或升/降壓模式皆可用同一顆晶片來達成。不僅如此,一般的電路設計上需用到兩條連結線路,上述架構則可簡化為一條線路。


在調光設計上,為了維持色彩的一致性,採用Filtered PWM或DC調光方式,調光率通常必須小於10:1。李景升指出,若將類比式調光與PWM調光整合在一起,就能提供更高的調光率。透過驅動晶片內部的PWM調光控制,甚至可做到3000:1的調光率。


此外,在一些應用的設計上,往往需要規劃一個以上的LED燈串,這時燈串之間的電流匹配(current matching)就很重要。要滿足此類需求,可採用支援多通道的LED驅動器,或是其他的架構,例如以驅動器搭配顆功率級和一顆鎮流器(ballaster)。


《圖二 Linear應用技術工程經理李景升》
《圖二 Linear應用技術工程經理李景升》

LED光源之照明設計與應用

做為照明設備,如何讓LED發出最大的光量及理想的光形,也是燈具設計的重點所在。思源科技光學部應用工程師劉惠卿表示,LED的光學設計必須善用光學透鏡、反射面鏡和折光板來達成設計需求,而光學軟體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照明設計與分析平台,可以輔助整個設計工作的完成。


在照明模擬上,外型、光譜、光通量與配光曲線是建立模型的重要參數。整個光學設計流程從3D模型的建立開始,必須先建立光源及觀察面,再進行光線模擬,依據分析結果再做最佳化的調整。劉惠卿指出,最佳化是由評價函數、變數和限制條件所組成,其目的是藉由改變系統變數,在滿足限制條件的情況下降低誤差函數。做完最佳化後即可建立真實光源來取代初始的點光源。


劉它卿強調,光源設定的準確與否,決定了整個設計的準確度。光源的建立方法包括切趾光源、資料光源、幾何光源,而正確的光源設定方式則分為根據LED的規格書、從網路上下載光源檔案,以及自行建構幾何光源。


《圖三 思渤科技應用工程師劉惠卿》
《圖三 思渤科技應用工程師劉惠卿》

LED照明驅動設計要領

針對LED照明驅動IC的應用設計,立錡科技行銷處LED照明資深專案經理廖光彬表示,大致可分為交流供電與直流供電兩大類,兩者都要求提供定電流(constant current;CC)驅動,但有不同的設計需求。以交流電轉定電流驅動來說,又可分為隔離型與非隔離型的作法。廖光彬指出,目前非隔離型在日本是主流作法,佔約七成市場;美國的應用也有增加的趨勢,歐洲市場的發展則有待觀察。


廖光彬指出,在驅動IC的選擇上,必須要能夠提供非常精準的定電流控制,而且有穩定的量產品質,即電流準確性應在±5%之內。當然,IC的封裝尺寸愈小愈好,同時要能將更多的外部元件整合到這顆IC中,才能節省電路空間、降低成本,並提高系統穩定性。此外,不操作時的電流洩露要低,才會省電;採用二次側調光方法則可以得到更佳的準確性。


相關文章
使用三端雙向可控矽和四端雙向可控矽控制LED照明
通往智慧城市的大門—智慧路燈和蜂巢式物聯網
使用航位推測法來解決導航的挑戰
視覺系統在汽車行業的進一步應用
醫療設備高效電源管理之高性能設計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艾邁斯歐司朗全新UV-C LED提升UV-C消毒效率
» ASM攜手清大設計半導體製程模擬實驗 亮相國科會「科普環島列車」
» TIE未來科技館閉幕 揭曉兩項競賽獎得主
»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登場量子論壇 揭幕TIE未來科技館匯聚國內外前瞻科技
» 國科會主辦量子科技國際研討會 鏈結國際產學研能量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5.57.201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