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虛擬博物館的真實
 

【作者: 李士傑】   2004年12月01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3584】

今年度(2004年)的「博物館電腦網路」(Museum Computer Network,MCN)研討會在明尼蘇達州的雙子城舉行,主題是「博物館的典藏、經驗匯流與社群的重要科技」。這個研討會迄今已有第三十二年的歷史,是一個量小質精,讓檔案典藏、博物館與美術館等不同領域的資訊工作者能夠充分交流的核心社群國際聚會。在四天議程的最後一天,有一場座談「虛擬博物館:新世代風貌」(Virtual Museum:The Next Generation)在探討資訊科技衝擊下,博物館的未來面貌。這場座談對運用資訊科技的實務工作者來說,是又重新一次檢視經歷多年資訊技術與內容共同演化之後、博物館資訊發展的現實意義。


這個座談是由美國紐約大學教授、數位保存專家霍華‧貝瑟(Howard Besser)與加拿大傳承資訊網絡(CHIN, Canadian Heritage Information Network)的凱蒂‧吉博(Kati Geber)與金‧高雯(Kim L. Gauvin)共同參與,就他們的研究成果與實務經驗反思,探討可見的未來博物館的發展方向。就博物館的專家來說,也許他們所思考的是博物館這種文化型態的未來走向;但是對於網路文化浪潮的衝浪者來說,思考這些趨勢就彷彿參與建築公共空間的想像一般:那近如咫尺的未來,你我都身在其中。


後台的故事

很少有機會能如此密集地與許多專業文化領域資訊科技工作者交流。如果說數位化的未來,舞台上有著許多光鮮亮麗、 閃閃動人的資訊應用,那麼後台的資訊科技工作者,就是讓這發展成為可能的幕後功臣。從詮釋後資料編纂、輸入掃描、影像整理、互動立體模型的建立,到館藏系統、多媒體展示、查詢系統甚至兒童與成人教育教學環境的設計,內容產業的資訊工作者是今日數位世界的奠基者。因為唯有他們透過標準與技術協助機構編纂索引,資料遂方能被保存、驗證、交換與註記、增補;接下來,故事才開始揭開序幕。


來自各個機構的工作者,代表傳統的機構例如檔案典藏機構、美術館、博物館與圖書館,它們各自有著不同的風格與特色。檔案典藏機構處理文獻、檔案與視聽多媒體資訊的典藏工作;著重在收藏與保存。各種媒體型態的歷史文件,因為製作過程的文化因素與技術性的限制條件不同,在數位化的過程中有各式各樣的挑戰。以影像資料為例,在今年的會議中,一個被普遍比較、拿來經驗交流的議題是是電視台視訊資料的典藏問題;標籤的選用,標示規則的建立、語音自動辨識轉錄文字的困難、磁性媒材的清潔、電視台影帶多次重複利用的製作文化,這些都對最後著錄正確完整的詮釋後設資料,有著重要的影響。電磁媒體資訊的脆弱與不穩定,試想,對於十年後想要了解現在台灣社會的讀者來說,眼前的資訊社會將會變成怎麼樣的一種歷史空窗期?目前這些困難正是檔案典藏機構所需要克服的種種挑戰。


美術館則又是另外一個模型。處理藝術作品的策展人與美術館機構,往往需要專業詮釋者根據歷史、理論、研究成果、潮流趨勢與當代的批判反思,重新選擇面向呈現館藏的風貌與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如果說美術館是美的殿堂,那麼博物館則是歷史的倉儲中心。考古成果、科技文物、地區與國家歷史、語言與人物、甚至瞬間冰凍的長毛象,都是可能儲存的物件(自然科學歷史博物館)。然而美術也脫離不了當代與歷史社會,文件不僅僅佐證歷史,更提供對藝術與人類文明的反思,就如同國際藝壇著名的德國文件大展(documenta)一樣 。透過詮釋與展示,美術館與博物館建築了一座溝通個人體驗與文化物件的橋樑。


圖書館將人類文明當中以書本、地圖等形式的知識保存下來,有系統的讓使用者查閱利用,形成一種開放近用(assess)的公共財,它也是這些文化機構當中最能夠體現民主價值的活動場域。而掌握詮釋方式的美術館與博物館,則擁有較高的知識門檻;傳統來說,博物館比圖書館要來得菁英化,博物館所收藏的是經過高度篩選過後的物件、所能夠開放的詮釋可能性限制也較大。


新混合型態

放眼未來,虛擬博物館被認為將會是混合了博物館、圖書館與典藏保存等的一種嶄新的混合型態。透過完全整合於網路與資訊科技,虛擬博物館將對話的群眾透過網際網路延伸到全世界。網際網路不是一種大眾媒介(mass media),並且虛擬博物館也不會擁有一群一致同質化的觀眾;相反的是,它將會擁有的觀眾是「異眾」(masses):由不同的個體所組成、異質化的群眾,並且依照不同的興趣,這些個體組成不同的次級團體彼此交流。虛擬博物館將創造出一個空間讓來自各地的觀眾停留。


這個空間的指導邏輯,將會是使用者導向的博物館:讓使用者有機會能夠在博物館的作品中,創造他們自己的「路徑」(pathways);透過互動的機制,使用者也可以透過介面與工具,參與、提供並且管理所貢獻給虛擬博物館的內容。使用者將會與其他的使用者、相同興趣的團體成員、策展人與教育工作者等角色互動,並且透過個人化的功能,運用符合自己背景脈絡的介面進行互動。


這些所謂「使用者導向」的活動,在一些博物館教育部門所安排的活動中,往往已經略見端倪。這些活動往往利用前面觀眾的參與成果,呈現出來代表這些活動的多種可能性。為了要掌握住參觀博物館的使用者,這些內容導向的活動,將會形成許多觀眾導向活動的核心,例如開放教學課程規劃分享給教育工作者參考,共同建立線上環境的學習模組;使用者在博物館內外藝術作品中新的詮釋、評論、創作與體驗的路徑,能夠透過博物館提供的介面分享。在加拿大文明博物館(CMC, Canadian Museum of Civilization)的冰上曲棍球名人特展中,觀賞者可以在會場的錄影機中錄下自己的心情,成為館藏的一部份。


最終,虛擬博物館的未來發展朝向著建構一組讓個人能夠互動與溝通的社會空間。這些分享的經驗、觀賞藝術作品的路徑與軌跡未必是和諧、一致的,可能蘊含著衝突與對話的動態關係。虛擬博物館需要將自己發展成一個溝通中心,經營社群,在博物館的空間中呈現的可能不是由博物館工作者所主導的對話,而是自發性的參與;不再是固定安排的演講,而是特定主題討論的平台。


個人博物館

虛擬博物館當中個人化的使用者路徑,代表著典範的轉移。個人在空間中創造的資料,將會被保留下來,並且跟其他來源的內容混同在一起,形成一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體驗空間。正如同Chrsitine Borgman在《個人圖書館》中所說:


  • 個人博物館應該包含著一種將異質的、來自多個資料來源的內容的混合。某些將會被使用者所創造、例如撰寫的文件、影像、繪畫、資料集、網頁連結、書籤檔案,試算表、投影片檔案等等。其他的內容例如新聞報導、文字或訊息可能從外部的資料來源被捕捉下來。


  • 個人博物館也應該提供人們捕捉既存的詮釋後設資料(metadata),並且加上他們自己的詮釋後設資料描述他們的使用情形,無論人們的作法多麼地獨特(idiosyncratic)。這將會讓他們能夠管理自己的資源,並且確定那些內容是可以重複利用的。


  • 個人博物館應該要讓個別的人們能夠上傳他們的後設資料,到這些物件所出自的公共數位圖書館中,創造以社群為基礎的後設資料描述。



博物館新一代的資訊工具將會是透過文化物件,建立與經營社群的「文化工具」。它不再只是以表格為基礎的資料庫系統,而是與視覺方式結合、能夠述說故事的文化系統。每個人都需要客製化模組化的內容、與脈絡相符合的結構排版,可以選擇、篩選展示內容的工具,建構自己的創作空間,以及參與社會互動的社群廣場。


社會空間與真實

在未來的十年內,數位內容的授權模式應該會演化出一種可以被全球化資訊社會接受的共識。在授權的圍牆倒塌之日,它也將是另外一個很重要的開始點,從此開始新的內容時代。各種異質的內容所共同型構的集體經驗,包含著博物館的線上內容與其他的日常生活,將是我們真實體驗的一部份。今日已經處處可見的部落格、社群交流討論網站、Google整合串連的全球新聞...這些就是數位生活的雛型。怎麼去設計這樣交融的社會空間,使其更符合社會正義?更照顧到弱勢與落差鴻溝另外一邊的人們?將會是迫不急待的課題。


負責CHIN研究與商業情報管理的凱蒂.吉博,在討論虛擬博物館時,用「沒有馬的馬車」(horseless carriage)這個譬喻來作今日描繪虛擬博物館未來風貌的類比。在汽車誕生之前,人們以現有的形象與技術揣想著未來交通載具的樣貌;我們同樣地也在利用眼前的線索,延伸與思索,面對未來的挑戰。無論如何的猜想,明日的未來將只可能奠基於今日的真實;各個機構對於數位化的發展,其事前的規劃、合作與事後的評估、衡鑑都將札實地影響未來、創造出令人期待的數位文化地景。


<作者為網路文化觀察家:ilya@iis.sinica.edu.tw>


相關文章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雲平台協助CAD/CAM設計製造整合
光通訊成長態勢明確 訊號完整性一測定江山
分眾顯示與其控制技術
Sony強力加持!樹莓派發表專屬AI攝影機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施耐德電機響應星展銀行ESG Ready Program 為台灣打造減碳行動包
» 台達推出5G ORAN小型基地台 實現智慧工廠整合AI應用
» 歐洲航太技術展在德國盛大展開,全球吸睛 鐳洋推出衛星通訊整合方案,目標搶佔龐大的歐洲衛星商機
» 經濟部促成3GPP大會來台爭話語權 大廠共商5G/6G技術標準
» 經濟部支持跨國研發有成 台歐雙方分享B5G~6G規劃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5.12.5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