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今年五月新政府上台後即宣示將推動台灣實現「日不落產業」,但中小企業面對各國關稅壁壘,還是難以突破的天塹。尤其因為機械業多數仍在台灣生產,將更容易受到匯率波動而影響接單能力,期盼能在經濟部積極落實「境內關外」政策之際,可望有所突破!
基於現今地緣政治衝突和全球競爭日益激烈,迫使主要經濟體和跨國公司重新思考供應鏈及貿易夥伴選擇,傾向採用更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來減少對個別實體的依賴和避免供應鏈中斷或單點故障。若干主要產品集中採購自少數經濟體,將帶動該些產品的子板塊成為製造業轉移趨勢的潛在得益者。這些產品包括半導體、可再生能源、機器人與自動化、網路安全、電動汽車及電池。
如依財政部最新公布2024年6月出口值達399億美元,已連8個月維持年成長、2年4個月最大增幅;單月年增幅23.5%優於預期,更寫下28個月以來(自2022年3月)最大增幅;累計上半年出口金額2250.3億美元,年增率為11.4%。
其中除了資通產品出口維持強勢擴增,傳產出口也止跌回升,包括機械、塑橡膠及其製品、化學品、紡織不受ECFA早收清單6月中旬終止134項關稅優惠的影響,皆呈現正成長;機械設備外銷也自低點反彈,年增率10.5%有一半來自生產半導體機械所貢獻。經濟部統計處長蔡美娜也認為:「目前看來出口熱度已經『有點夏天的感覺』,但各產業受熱面仍有點不一樣,11項主要外銷貨品呈現『9升2降』局面,未來景氣還要再持續觀察。」
蔡美娜進一步分析,這次推升台灣6月出口暢旺的5大有利因素,依序為:全球景氣維持平穩復甦步調,終端需求回溫;高效能運算、AI商機持續擴散;供應鏈庫存持續改善,台灣廠商接單跟著好轉;時序進入國際品牌的行動裝置新機備貨周期;比較基期偏低。
圖一 : 經濟部統計處認為,目前看來出口熱度已經「有點夏天的感覺」,但各產業受熱面仍有點不一樣,未來景氣還要再持續觀察。(攝影:陳念舜) |
|
產業出口冷熱不均 機械業尋求對外突破
根據台灣機械公會(TAMI)最新整理海關統計2024年6月機械出口26.3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6%,以新台幣計價成長16.3%;1~6月機械出口值為141.7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3%,若以新台幣計價成長2.9%。顯示台灣機械業已擺脫過去連續負成長而恢復動能,可望逐漸從低點反彈。
然而,依經濟部今年6月底最新公布的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統計顯示,目前台灣機械產品海外生產占比僅13.8%,遠低於在台灣生產占比86.2%,正好與資通訊產業在台灣生產13.6%、海外生產86.4%相反,更凸顯其容易受到匯率波動而影響接單能力。
機械公會指出,隨著近年來新台幣匯率貶輸日、韓,流失台製設備價格競爭力,許多東南亞、大陸及台灣客戶紛紛轉向日本採購機械設備;加上政府配合美方,對工具機銷往俄羅斯及白俄羅斯設限,銷往土耳其及東歐者須先經過貿易署許可,並請客戶切結才能出貨,只好索性不接來自東歐或土耳其訂單,至今每年已短少上億美元收入。
加上中國大陸自6月15日起中止ECFA早收清單減免關稅,導致台灣機械業嚴重掉單,目前訂單量較正常時期腰斬一半、僅約巔峰期的1/3。但如今政府只關注AI產業,漠視長年深耕台灣而未出走的機械業,逼業者為求生存,只能出走到對岸投資設廠。近期更傳出將計畫透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說項,尋求ECFA轉圜契機,以爭取陸方同意台廠參與大陸製造業高達人民幣5兆元的設備汰舊換新商機。
經部推動「境外關內」策略 帶頭攜產業鏈外移
經濟部長郭智輝上任以來也頻頻對外宣傳「境外關內」的概念,將結合台灣優勢的半導體、AI等產業,由經濟部親自帶領10~15%供應鏈產能,大企業帶著中小企業往外走,到海外重點國家或區域,參與供應鏈投資赴海外打造產業聚落,設立實體科技產業園區。或是透過虛擬方式,由經濟部規劃公股企業在當地成立一家「開發服務公司」,並建置「海外單一服務窗口」,藉此協助排除海外投資障礙,促進台積電或當地廠商加速設廠。
藉此將縮短供貨距離和時間,可就近服務台積電、英特爾等半導體業設廠或是資料中心、研發中心;並落實豐田式管理,精準計算出需求再供應生產,而不會有過度庫存成本,甚至可針對電動車、AI伺服器組裝、應用等供應鏈到海外布局。境外關內業者還能繳稅回台灣,有相輔相成的概念,首個據點便是配合台積電熊本廠,規畫在九州打造半導體工業園區。
「否則台灣的企業太小,出口要做B2B或B2C會相對吃力。」郭智輝認為,若能藉此整合台灣商品打造「Taiwan Select」或「Formosa Select」品牌,市場、廣宣跟展宣費用都會降低;且有整條供應鏈過去也能提高經濟效應,包含廠商統一徵才開出條件,也會比較容易受到關注。
就連最近一段時間經濟部貿易署及外貿協會海內外參展,也都會延續此概念。包括今年參與「美國2024佛羅里達橡塑膠展(NPE)」,便首度集結石化、橡塑膠機械及模具等相關異業結盟,展現台灣石化結合機械供應鏈的產業運用及客製化能力,利用不同原料屬性及配方呈現打樣原型的技術性成果,爭取更多訂單及合作機會。
接著啟動「智慧機械海外推廣計畫」,集結台灣製鞋機械、紡織機械及石化原料共17家企業至印度新德里舉辦「台灣形象展」,設置智慧製造館。成員包括紡織、成衣、鞋類、皮革服飾配件、包包等製造業完整供應鏈,為來訪買主提供整廠整線採購,展示台灣在智慧、高效、環保、永續的製造解決方案及先進技術,為印度製造業提升民生製造產能。
圖二 : 印度鞋履鞋材製造商公會(IFCOMA)組團來訪台灣智慧製造館,左5貿易署長江文若署、左6 IFCOMA理事長Sanjay Gupta。(source:貿協) |
|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署長江文若表示,這次選擇貼近印度廣大人口需求的民生產業機械,除了透過「Next-Gen Manufacturing: Shoes, Textiles, and Petrochemicals」智慧/自動化、永續為主題,展示一系列的台灣製鞋和紡織機械解決方案,並推廣鞋機、紡織機械等優勢產業形象;經過異業聯盟式,共同推展上中下游產業的強大供應鏈,得以滿足印度龐大的製造業特定需求商機,達成印度政府「Make in India」政策願景,使台灣機械供應商成為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
因此集結了天崗、葉興、鴻綺、川奇、大東樹脂5家製鞋機械,以及流亞、東陽、東庚、福盈、永光、興承6家紡織機械等共計17家企業,展示智慧化、低碳化的一條龍解決方案,以提高生產效率,且最大限度減少人為錯誤;透過永續性,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並節省資源;以實惠的價格,在不影響品質的情況下,迎合對價格敏感的印度市場。
工研院也在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的指導下,攜手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冷鏈協會,並與馬來西亞金湯匙集團(Sudu Emas)簽訂四方合作意向書,建立南向冷鏈合作平台與服務範例,共同開拓馬來西亞冷鏈市場。
圖三 : 工研院在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的指導下,攜手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冷鏈協會,並與馬來西亞金湯匙集團簽訂四方合作意向書,建立南向冷鏈合作平台與服務範例。(source:工研院) |
|
將以連鎖加盟促進協會會員產品為服務標的,運用台灣冷鏈協會與工研院合作的優勢,包括冷鏈儲運技術強項與軟硬體整合規劃能力;並透過馬來西亞金湯匙集團提供的清真訓練與認證服務,來加速台灣產品輸出至清真市場。
工研院副總暨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表示,藉此帶領近20家台灣冷鏈解決方案企業,如廣運、研華、科菱、邰利、世倉、金財通等,掌握當地冷鏈需求與缺口媒合供需,也能協助解決產品跨境問題。並利用該平台的預認證系統服務,將有助於業者加速取得食品國際認證,以及串聯金湯匙集團強化與當地企業的合作,以大帶小拓展東南亞與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