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 : 人們常憂慮AI會大量取代人類的工作,但其實AI的興盛也會創造越多的就業機會,為人們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source:vmaker) |
|
大數據研究機構 Burning Glass Institute、商業高等教育論壇和出版集團 Wiley 三方合作報告顯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將成為就業市場,成長最快且應用最廣泛的新興技能,擁有這些技能的專業人才將占盡優勢,甚至主導產業發展趨勢。自動化與人工智能技術,正發揮應對疫情與促進經濟復甦的雙重使命。
緩解疫情對勞動力市場的衝擊
疫情迫使各國就業服務機構關閉辦公室,卻同時需要完成發放失業救濟 施金、支持再就業人群和幫助中小企業等井噴而來的工作內容,數位科技成為疫情下維繫就業機構運轉最重要的技術動力。
巨大經濟潛力尚待挖掘
人工智能技術尚處於非常初期的發展階段,預計十年內將獲得長足發展,其中,生產效率的提高體現在短期收益中,企業通過運營流程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的輔助作用,提升勞動附加值和生產率。
人工智能時代的勞動力市場 仍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
圖二 : 人工智能驅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繼續變革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但並不會帶來大規模的失業。 |
|
就業總需求將增加
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10月召開“變革先鋒峰會”並發布《2020未來就業報告》,涉及15個行業和26個經濟體,預計到2025年,機器可能會取代8500萬個工作崗位,但人工智能推動的經濟增長同時還會產生9700萬個新崗位。
科技進步對勞動力市場形成沖擊,並非新問題當前人工智能所引發的關注和懷疑與之相似。
幾十年前互聯網技術萌芽時,人們就憂慮互聯網帶來大規模失業,但實際上互聯網創造了大量工作崗位。人工智能驅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繼續變革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但並不會帶來大規模的失業。
人工智能對就業的改造是長期、漸進且不可逆的過程
長期性體現在兩個階段的相互更替
第一階段是資金的長期成本相比勞動力低,AI取代部分人的工作,出現“技術躍升期”;第二階段是AI創造新的工作職位,勞動力的成本低於資金的長期成本,進入“技術平台期”。
漸進性體現在失業與就業兩個進程的相互作用
失業方面:AI取代勞動力的前提是勞動力價格過高,AI取代部分勞動力後,造成某些行業失業人數上升,這又會降低這些行業的工資,投資也就會失去用AI改造的動力。
就業方面:AI創造的新職位,因不能立刻吸納足夠的勞動力而出現高薪,這將吸引其他行業的優秀人才,使其他行業產生空缺,進而逐級傳導、層層吸收相匹配勞動力。被AI取代的勞動力並不一定需要重新學習勞動技能,他們在遭遇一段時間的失業後,又可以匹配到跟他們原來相近的工作。
不可逆性亦體現為平均收入將持續增加
即便在技術躍升期,AI取代了部分職位,但由於投資回報率的提升,企業盈利將通過稅收惠及更多的人。從整個社會來看,全社會總勞動時間變少,但平均收入卻上升了,即“少幹活多拿錢”。
總體收入擴張效應有望創造新雇傭需求
人工智能提升勞動生產率的同時,將對產品價格產生顯著影響,提高消費者福利和實際收入水平,從而擴大消費需求;企業為了滿足新增需求則需要雇傭更多勞動力,從而創造新就業。除了降低物價,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還能提升現有產品質量,創造更多新產品,這同樣創造了更多就業需求。
總結
人們常憂慮AI會大量取代人類的工作,但其實AI的興盛也會創造越多的就業機會,為人們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
(本文由VMAKER授權轉載;連結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