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轉眼,又到歲末年終的時刻。回顧整個2022年,真的只能用高潮迭起來形容這一整年的轉折。回想年初時,台積電的股價一路飆升到歷史新高的680點,IC設計一哥聯發科也不遑多讓,來到1200點的高峰,半導體事業看來前景一片光明,只有蒸蒸日上的份。但過了下半年,一切豬羊變色。
台灣疫情爆發、全球通膨危機、中國重回封城、俄烏戰事越演愈烈、兩岸情勢緊張,所有的壞事突然一起發生,於是世界經濟降回冰點,對於接下來的2023年,沒有人抱持著樂觀的態度,甚至預告,這也許只是開端…
根據台經院2022年11月公布的最新預測,2023年台灣GDP成長率將為2.91%,較前次的預測又下修了0.54個百分點;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指出, 2023年全球半導體產業預估將出現負成長(-3.6%),晶圓代工2023年成長幅度僅有5%(上一年度為31%),ICT產業同樣也步入緩成長,預估年成長僅有2.1%~3.5%。樂觀可能真的變成一種傳說了…
主持人:CTIMES副總編輯 籃貫銘
與談人:CTIMES社長Easy
[問題1]回顧2022年,有哪些轉折是影響最大的?對整個產業的衝擊最為關鍵。
答:說到經濟的不景氣,其實一切還只是剛開始。最主要的轉折點是原來的「世界工廠」中國,自認獨裁專制的社會型態優於自由市場經濟的民主社會,長期與美國為首的民主聯盟對抗的結果,「世界工廠」變成「世界公敵」,外商紛紛撤出中國,全球產業供應鏈必然重整,當然會引發通貨膨脹、金融危機與經濟蕭條,對於一般企業與民眾都會是非常難熬的過渡時期。
二是數位控制產生了精英主義,由於自動化運作,智能數據分析,漸漸形成少數企業、少數菁英寡佔的市場,將造成人力需求減少、貧富差距拉大,甚至到了操控者可以為所欲為的地步。掌握數位科技可以奴役大眾、影響輿論,甚至控制政府。
三是新冠病毒對人類行為的重大改變,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更為加重,各種防備措施與工具盛行,使得產業面貌正在導向更為虛擬與零接觸的機器介面。
四是戰爭的陰影擴大了產業發展變數,俄烏戰爭除了引發糧食危機、能源危機外,也使許多國際企業必須準備各種另謀生路的方法。中共可能侵略台灣的兩岸戰爭,讓許多跨國企業早已在演練撤離計畫,誰願意增加這麼多風險與成本?張忠謀直言,戰爭一旦發生,台灣半導體產業就會被摧毀了。
五是量子電腦與區塊鏈的發展,將直接影響資本社會結構,國際金融可能到了必須重整的懸崖邊緣,各種商業貿易不再受政府控制,新的時代與文明即將到來。
[問題2]展望2023年,在種種負面因素鋪天蓋地之下,我們應該怎麼來面對與因應?有哪些項目是我們特別要做好準備的?
答:在轉折期間,「活著就有希望」,想辦法讓自己的產業或企業存活下來,就是面對種種負面因素的根本解決之道。
不管是什麼危機,總是會過去。在非常時期,自私自利或邪惡鬥爭者,或許有短暫的風光,但大部分狀況連度過危機都會有困難。這時候如果選擇共體時艱、互助合作,就能輕易度過危機。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企業過去奢侈浪費的習慣,在未來已經不允許這些成本費用的支出,所以當捨能捨,就會是未來的贏家。
數位轉型一定要持續不懈地進行,它會減少傳統成本的支出,也會帶動企業的創新發展。教育與學習一定不可少,不可能一招半式闖天下,跨技能、跨領域的應用不只是企業的生存之道,也是個人職場的不敗利器,新世代必須要學習量子電腦和懂得區塊鏈。
[問題3]就社長的觀點,哪些產業在2023年會是很有機會的項目?然後科技業是不是在2023年還可以重回高峰?
答:我認為無人機與低軌道衛星通訊是最應該投入與最有機會大放異彩的項目。台灣已投入但仍不足,它的產值及各種應用非常多,建議持續投入。電動車是屬於台灣產業的特別機會,關鍵大廠都已投入,反而是傳統機械工藝如何成長配合,長期累積,從而取得高利潤、高價值的產業鏈機會。
現在的IC設計只剩幾家獨大,台灣如此,其它國家也是如此。AI晶片的發展則是讓IC設計業者得到百家爭鳴的機會,但發展AI晶片,不要迷信科技,更要注重人文,這樣不僅能成功,不會造成人類的災難,也會帶動其它領域的應用。
量子電腦與區塊鏈要持續投入、擴大投資,「去中心化」的觀念與應用,必須在各種組織與產品來實踐。
科技一直是影響人類歷史發展的關鍵因素,不只2023年會是產業發展的關鍵,未來也都會一直處在高峰,只是有人跌落、有人攀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