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新聞十日談]你也可以上太空,全民瘋衛星時代來臨!
 

【作者: 編輯部】   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36009】

前言


前進太空的成本大幅下降後,意味著人們可以自由探索的世界將從大氣層之下,轉移到大氣層之上。而這一道疆界被突破之後,人們的眼界就會出現顛覆性的不同,這會對人類生活帶來什麼改變嗎?


而目前最快將來臨的,就是低軌道衛星的應用。低軌道衛星被視為6G的核心技術,並將大幅改變目前的通訊情境,甚至有可能真正實現「無盲區、無死角」的地球,屆時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既然太空和衛星是一個新興產業,台灣自然也要進入角逐,而面對這個又強又急的轉變,我們有哪些利基之處?


主持人:CTIMES副總編輯 籃貫銘


與談人:CTIMES社長 黃俊義


[問題1]您是不是也認為全民上太空的時代來臨了?這又會對將來的世界有什麼樣的影響?

答:「神秘的外太空」在我小時候就是熱門話題,那時非常流行外太空及太空人這些名詞,連有些遊戲都是太空人,當時美國跟蘇聯兩大強權就很熱衷於太空爭霸,為了拓展太空領域,其實這兩大強權也帶來相關技術與突破,這對未來科技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但是我認為事實上,全民上太空還太遙遠了,短期之內還是以低軌道的小型衛星應用為主,前陣子科技業界的童子賢預測2025年有關衛星產業,尤其是低軌道的衛星產業會有很大的發展,甚至推估還會超過半導體產業,相信他有所依據,我也認為低軌道的小型衛星才是未來的主流。畢竟人在幾千公尺的高山上呼吸就有點困難,而且到了5、6000公尺的高度,就可能已經是寸草不生,高山上幾乎沒有人住,怎麼可能還有人會想住太空?其實可能只是想要體驗一下在外太空那種漂浮的感覺。在《孟子盡心篇》上就記載昔日孔子「登東山而小魯國,登泰山而小天下」,如果我們登上外太空俯瞰地球,能夠讓眼界變高、領悟更深,也是一件好事情。


我認為美國「靈感四號(Inspiration4)」太空任務主要的意義,在於完全由民間企業的技術來完成很可貴,代表利用外太空的經濟效益逐漸成熟了。這件事情讓我們思考未來在外太空可以做甚麼?我認為有三點:一是適合在外太空環境發展的東西,也就是能解決現有問題,也能產生更大經濟效益的東西;二是有些在製造或處理過程中會有危險或產生公害的事物,對於地球而言比較環保;三是有關交通、運輸、通訊與倉儲的服務。


[問題2]您怎麼看低軌道衛星這件事?它會對人類的通訊方式和應用帶來哪些改變?

答:講到低軌道衛星,自從SpaceX發射火箭設計成可回收再利用模式,未來發射人造衛星的成本就降低許多,我相信除了SpaceX這家公司,還會有其他競爭廠商陸續加入,稍具規模的企業可能都有屬於自己的人造衛星。我們可以想像,當低軌道衛星盛行,將會成為主要的通訊基地台,在高空、地表上,不論是高山或大海都可以收到訊號,真正達到無死角的狀況。因此,未來的世界環境將因為低軌道衛星盛行,變得完全不一樣了,所謂地球村的樣貌會更貼近一點,人與人之間、各種事物之間距離又更縮短,時間也更縮短了。尤其一些偏遠地區,像是森林、沙漠、深山、孤島,還有海洋,它佔地球面積達3/2,人類沒有探索到的還是絕大部分,當有了通訊衛星的便利,它就有發展利用的空間。以後即使你居住在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或是你乘船在浩瀚的海上旅行,或是在阿拉斯加的冰川上,都不會孤立無援,具體的應用也會展現在食衣住行育樂等方面,產生更平等自由的應用,讓資源有效分配利用。


當然,未來的低軌道人造衛星不只是作通訊的用途,更廣義的來看它是一個Server,就是空中的Server,它可以做導航、照相、自動控制、資料存取等等,應用與服務範圍會相當廣泛。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的地面接收設備,它只是提供最後一哩的服務,然後再接上人們的終端設備。事實上,如果我們自己的裝置直接能夠接收,那才是真正能獨立,不會受到控制。所謂的地面接收裝置,更好的發展是衛星本身能夠發射讓低功率設備直接收到的訊號,這是一個更好的方向,但目前尚未做如此突破與整合。


[問題3]您怎麼看台灣發展太空產業鏈這件事?真的能跟國際的製造水準並駕齊驅嗎?

答:講到航太或太空,我們的製造水準能夠跟國際的並駕齊驅嗎?我們這部分可以說有銜接但起步蠻晚的,因為台灣產業的特色不在於領導、開創,在於當產品量產普遍化之前,台灣廠商很靈活的能夠搶先取得製造技術的跟進,接著便能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跟整個世界的產業鏈接軌。隨著量產製造,台灣廠商也能藉此做某方面的升級,同時做一些具有附加價值的特殊整合方案,所以在太空科技產業鏈的發展模式上應該也會如此。


所以,台灣以現有的製造技術基礎來與太空科技國際大廠合作,我認為是很互利互補的,政府投入200多億來輔助發展,最主要是做觸媒引介的作用,幫助台灣的廠商銜接太空科技產業,所以真正還是要靠台廠多年來產業鏈合縱連橫的能力,我相信很快就能銜接上了。


此外,所謂太空產業有四個面向,第一個就是衛星的關鍵零組件,在台灣很多廠商已經都有在從事了,甚至本來就有在做這些事情,第二個是地面接收設備這個面向,這個台灣廠商也都做得不錯,但是有些可以再突破的,第三個是火箭發射事業,我認為台灣民間企業也應該發展火箭發射事業,這樣產業鏈才會完整,但目前政府在這個領域的法規跟場地,都應該提出便利的措施來配合。就像今年9/13晉陞太空科技公司在澳洲發射「飛鼠一號」火箭失敗,甚至還著火,最後決定不再發射。所以在條件不足的情況下,造成它難以成功。但火箭發射是太空產業很重要的掌控點,台灣廠商應該也要有所著力。第四個是太空服務,從長遠來看,外太空也會是一個另類的實驗場所,像是一些有毒或高危險的實驗可以在外太空做,或是某些需要在近真空狀況下的做生產製造的東西。未來甚至發展載人太空艙、成立太空工作站,雖然這是台灣科技產業與軍工產業陌生的地方,但要提早準備,有所計畫,這樣台灣的太空產業鏈才會完整。


觀看更多內容,請瀏覽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embed/n15YX34KlrI


相關文章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英飛凌2024會計年度營收利潤雙增 預期2025年市場疲軟
» 英飛凌推出全球首款易於回收的非接觸式支付卡技術
» 三菱電機將交付用於xEV的SiC-MOSFET裸晶片樣品
» Red Hat:開源AI和混合雲架構 將成為下一步AI技術發展主流趨勢
» ST推廣智慧感測器與碳化矽發展 強化於AI與能源應用價值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5.193.17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