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浪潮衝擊了現在的商業模式,不過從人類的經濟發展來看,每一次工業革命,都完全翻轉了當下既有的工業型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當時的工業非常依賴固定的動力源,先是只能依賴河流獲取水動力的水輪機,後來燃煤動力蒸汽機誕生,這些動力源推動了大規模生產的發展,但仍有其基本的限制條件,由於有限的動力,同樣限縮了工廠的座落位置與及生產效率,而從整體架構看,無論是水輪機還是蒸汽機,都要求工廠中的所有設備都必須連接到中央驅動機上,因此這些動力源,同時也決定了工廠的結構設計與工作方式。
第二次的工業革命發生在19世紀末,電氣化在工廠中應用的快速拓展,改變了整個製造業。
電力突破了工廠中存在的所有局限,企業可以按照最佳化的工作效率設置機器設備,產線之間可相互連接、分流,不再像過去必須將所有設備鏈結同一軸線,工廠的規模也不再受傳動軸和皮帶長度的限制,突破性的工廠設計思維開始出現。不過在當時,並非所有企業主都看到此一改變,而即便已有體認,多數企業主已然習慣數百年來所依賴的製造環境與局限,不願面對全新的挑戰。
製造業進入電氣化時代,新型態設備供應商積極行銷旗下產品,不但派出的工程師與培訓人員,訓練工廠的管理者和工人培訓,甚至將馬達等電動設備免費借給廠商試用,讓產業瞭解電器設備的優勢。儘管進程緩慢,但事實證明,新技術可以幫助舊產業學會新方法,20世紀中後期,以電力為核心的生產模式逐漸成為主流,包括新的生態系統才得以形成。
讓可能性完全釋放的數位時代
與過去的工業革命相同,現在誕生於數位時代的企業(如Google、Amazon),就像早期電氣化時代的新型態企業,而較早進行數位轉型的企業,則是學會重組並跟上電氣時代趨勢的工廠,這兩類企業都認識到了數位技術帶來的可能性。從這幾年的成功案例就可看出,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營收來源與競爭優勢來源,不僅讓企業有更多的可能性,而且成本會更低廉、行動會更快速。
如果說電氣化帶來的變革,在於此技術解除了生產過程中的基本限制,那麼數位技術的影響將會更大,因為它進一步鬆開了企業經營中各個方面的束縛。
數位技術改變了企業與消費者聯繫與創造價值的方式,不但企業的行銷、物流、金流等經營方式,已大不相同,企業與消費者的關係,也非過去只有單向的訊息傳遞與產品買賣模式。現在消費者之間的相互交流與評論,要比廣告和名人效應更具影響力,消費者成為更強勢的影響者,而其動態參與也已經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
圖1 : 網路社群的動態連接和相互作用,不但改變了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也改變他們與企業的關係。(Source: Gesundheitsindustrie BW) |
|
數位技術改變了企業思考競爭的方式,現在企業不僅要與同業競爭,也會與其他領域的企業競爭。新型態數位工具的使用,會讓不同領域的業者競爭同一消費族群,另外企業主可能也會發現,某一領域內長期競爭的對手,在不同領域中,可能會有不同形式的合作。在數位時代,企業的競爭力資產除了存放在自身組織,也有可能外存於寬鬆商業關係中的合作夥伴網路。
偏執於挑戰極限 方能創造新價值
市場競合模式的變化,主要來自數位技術改變了企業看待數據的方式。在傳統企業中,數據不但獲取代價昂貴,而且難以儲存,必須依靠龐大力量,購置、管理並維護龐大的資訊系統。
與過去的狀況不同,現在企業所能獲得的數據量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數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產生,此外,系統使得儲存成本快速降低,目前企業最大的挑戰是,以從數據的取得轉化為數據的篩選。
圖2 : 現在企業面對的是海量數據,如何找出需要數據並精準分析,將會是企業的重要課題。(Source: Netscout) |
|
數位技術衝擊的不只是營運模式,也改變了企業的創新思維。一直以來,創新都與高難度與高風險畫上等號,企業的新產品問世,往往必須需要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多數企業過去正式推出產品之前,產品的功能設計,往往必須依靠過去經驗推測,現在則可透過數位工具的連續性測試、實驗和相關流程,讓設計最佳化。
最後,數位技術也迫使企業對理解顧客和創造顧客價值有更深入的思考。在網路、媒體的爆炸訊息量下,消費者快速轉變關注點,不斷出現全新方向和潛藏機會也已成為市場常態。在數位時代,成功與失敗來的都非常快,企業常因輕易的成功,停滯了對成長的追求。正如Intel創辦人之一的Andy Grove的名著書名《唯偏執狂得以生存》,企業也必須偏執於挑戰極限,找到下一個顧客價值的來源,才能在新商業時代永續生存。
綜合上述趨勢,可以看到數位力量正在重塑市場,面臨全新的商業世代,企業必須從顧客、競爭、數據、創新和價值等五個關鍵戰略著手,在這五個戰略領域中,數位技術重新定義市場基本原則,改變了企業的成功條件。
顧客思維
數位轉型的第一個領域是顧客,在傳統理論中,顧客被認為是從眾的聚集者、企業需要透過行銷手段,說服消費者購買產品。過去大規模市場的模式,是讓少數產品盡可能覆蓋所有消費者,並使用一致性、無差別的資訊和媒體,盡量說服消費者,最後再透過大量製造產生規模效益。
但在數位時代,企業的行銷觀點不應從大眾市場中獲得,而必須從消費者網路中產生,在此網路中,網路社群的動態連接和相互作用,不但改變了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也改變他們與企業的關係,從各種網路評論中就可看出,消費者不斷與其他人、事、物產生聯繫,同時也相互影響,企業聲譽和品牌認知都會因此產生影響。數位工具改變了消費者發現、評估、購買和使用產品的方式,也改變了購買後的體驗分享、社群互動以及與品牌連結等種種作為。
這些改變迫使企業必須重新思考傳統行銷管道,審視顧客的購買路徑,未來也有可能消費者不再利用社群網路、搜尋引擎、手機App或筆記型電腦來找尋商家資訊,而是直接走進店裡,或透過線上聊天得到服務,而這些都必須透過數據的掌握與分析,制定出更精準的行銷策略。
競合態勢
數位轉型的第二個領域是競爭,也就是企業之間的競合態勢。過去競與合被視為對立關係,企業與相似的對手競爭,與供應鏈上的合作夥伴(產品經銷商、原材料供應商)合作。
然而現在市場上行業邊界已日益模糊,企業最大的挑戰之一,可能來自行業外部的競爭對手,這類型企業與原先競爭企業並不相似,但是,它們可以為同一族群的消費者帶來價值。
數位的「去媒介化」已開始翻轉企業的夥伴關係與供應鏈,長期合作的業務夥伴,很可能會透過為消費者直接提供服務而成為最大的競爭對手。數位時代讓商場上敵我企業與買賣雙方的視角開始翻轉,界線開始模糊,在敵我企業意識方面,無論是依循產業內現有的相互依存商業模式,或面對來自產業外的相互挑戰,企業都要思考與直接競爭對手的合作機會。至於買賣雙方的關係,數位技術則強化了平台商業模式的力量,透過平台的使用,企業的產品與顧客的意見可以無風串流,從而創造並產生巨大價值。
這些變化讓競爭中心產生了重大轉移,競爭不再是相似企業之間的零和博弈,而是擁有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的企業,為了爭取影響力而展開競爭,過去產業鏈中的分層價值開始薄弱,終端消費者將成為產業鏈中各環節廠商的目標。
數據應用
數位轉型的第三個領域是數據。以往企業的數據源自各種計劃性調查(如顧客訪調、庫存盤查),由企業在自身的生產、經營、銷售和行銷等業務流程中進行,而此一方式所產生的數據,主要用於評估、預測和決策參考。
現在企業面對的是海量數據。企業得到的絕大多數數據,都非透過市場調查之類的結構化方式,而是在與消費者的每次對話、每次互動中,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甚至從企業之外所產生,尤其是在社交網路、行動裝置的普及,以及物聯網架構下,感測器被安裝在企業供應鏈中的每個角落,這些場所、設備、系統所產生的數據,其特色是量大且散亂無系統化,因此從現在開始,企業都進入一片未規劃且非結構化的數據之海。
就如前文所述,現在數據對企業帶來的挑戰,不是量太小,而是量太多,如何找出企業需要數據,並透過適當的分析工具幫助企業做出新的預測,將會是未來企業找到新的商業模式、挖掘出新價值的重要課題。
在數位時代中,企業的數據處理不再只依賴專業的商業智慧機構,而是每個部門的運作核心,精準的數據分析,將成為企業需要持續開發並長期部署的戰略資產,而數據將是每個企業營運的重要元素,幫助企業在市場上作出差異化,並產生新價值。
創新作法
數位轉型的第四個領域是創新。創新的整個過程不只是創意的發想,還包括策略的擬定、執行與驗收。在傳統思維中,創新管理通常只專注於最終產品,然而要讓新產品直接上市面對消費者的測試,其成本過高。因此多數企業的創新決策,都倚靠經營者的經驗、分析,有時甚至是直覺。然而失敗的代價過高,因此如何盡量提高成功率,就成為企業創新最重要的目標。
圖3 : 透過數位工具分析模擬各類數據,設計出最終產品,將使新想法與新產品的測試更快速且更簡單。(Source: Intelligent Hospitality) |
|
從近年來的新創企業可以觀察出,企業在創新時如何應用數位工具,分析模擬各類數據,設計出最終產品,讓新想法與新產品的測試更快速且更簡單,從創意發想、原型設計、產品上市到後續服務,創新歷程中每一環節與階段都可即時得到訊息的回饋。
這些新思維與新作法,可以落實在產品生命週期中的每一細節角落,以最有限的成本,最大化所得經驗。在發想與設計階段中的所有假設,都可被反覆改進與完善,讓決策建立在真實消費者的驗證基礎,在大幅降低測試支出與時間成本的同時,也讓企業團隊持續學習,將所獲的經驗應用於下次創新之路。
價值變動
數位轉型的第五個領域是企業向其消費族群所提供的價值。傳統企業的價值核心是穩定。產品可以升級,行銷活動可以更新,營運模式也可以提升,但是企業提供給顧客的基本價值,通常被設定是穩定不變,而這也是根基於不同的產業屬性。以往,成功企業有其共通的面貌,包括有清晰的價值精神,能找到市場差異點(價格、品牌),長期致力於把固定的價值精神,以最好的形式提供給消費者,像是賓士、可口可樂、Apple手機。
圖4 : 社交網路、行動裝置的普及改變了消費行為,也迫使企業必須必須盡速轉型。(Source: Watermark) |
|
但在數位時代,這種倚賴不變價值精神的做法已面臨挑戰,而最終將會被新的競爭者所顛覆。在新世代技術的驅動下,各種垂直產業也開始採取變革。當外在的環境無法整控,企業唯一能夠掌控的是,在轉型需求日益強勁的商業環境中,讓自身體制不斷變革,把每項新技術都看作對產品價值精神進行擴張與提升的工具。與其等到變革成為關乎存亡的大事時再去被動適應,不如聚焦於抓住新機會,提前主動適應,讓自己在變革中處於領先地位。
新思維與新工具 讓數位轉型更順利
面對這五個領域的數位轉型,各企業都需要新的架構已制定自己的經營策略,方能在數位時代成功調整體質並持續發展。在五大領域中,每一領域都有核心戰略主題,提供了企業的數位化策略出發點。就像當年電氣化時代時,新世代的工程師培訓傳統工廠人員的作法,這五大主題可作為依據,揭示出傳統經營策略正在發生的變化,以及企業出現了哪些新的機會,並透過新思維與新工具,讓企業轉型更順利。
*刊頭圖(Source: IT Peer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