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在2012年喊出工業4.0口號後,引爆全球智慧製造潮流,做為全球自動化製造大廠,同時又是德系廠商,西門子對工業4.0的推動不遺餘力,甫於今年上任的台灣西門子軟體工業總經理Tino Hildebrand,是典型的德國技術工程師,學校畢業後就進入西門子,從軟體工程師一路往上走,職業生涯中除了自動化技術領域外,也經過商業管理的歷練,對於工業4.0的概念精神與實際上的技術應用,都有深厚理解,由於2013年曾經在台灣西門子就任自動化部門協理一職,因此對台灣的自動化產業也相當熟悉,這次接任總經理,他表示除延續過去該公司在台灣的各項策略外,他本身也將有一些新做法。
長期教育市場 建立示範案例
圖1 : Tino Hildebrand表示,西門子建置了完整了工業4.0生產架構給業界作參考,業者藉此知道工業4.0產線的全貌。 |
|
SmartAuto特約主筆王明德問(以下簡稱王):從您的學經歷來看,您算是典型的德國技術工程師,之前也在台灣西門子任職過,您這次接任台灣西門子軟體工業總經理,如何繼續推動台灣的工業4.0發展?
Tino Hildebrand答:工業4.0在求掀起智慧製造浪潮,台灣政府之前也有生產力4.0政策,後來改為精密機械,不過不管政策面如何變動,西門子都秉持自己的作法,2012年德國政府開始推動工業4.0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投入市場教育工作,目前也已有成果,除了持續深耕產業外,大專院校與研究機構也是我們的重點。
至於台灣的工業4.0發展,台灣一直是全球製造重鎮,不過在工業4.0的腳步需要加快,我發現與其他國家的廠商一樣,台灣製造業者在導入工業4.0架構時,多半只注重自己做了什麼,而不知道還有哪些建置與功能可以做,對此我們設置了示範工廠,建置了完整了工業4.0生產架構給業界作參考,透過示範工廠,業者就會知道工業4.0產線的全貌。
除了示範工廠外,我們也有各領域的應用案例,製造業中每一個領域的製程都不同,因此我們有不同領域製造業的成功案例與相對應的解決方案,台灣廠商可以選擇自己產業的解決方案,加速工業4.0的布局,當然對現在的製造業者來說,工業4.0是全新的概念,導入時一定會遇到過去不曾面臨的問題,西門子對此也有顧問服務,降低業者的導入難度。
釐清需求 打造最適化架構
圖2 : Tino Hildebrand指出,透過智慧化機械,製造商可以提升產能與品質,台灣廠商在這部分也開始有進展,不過速度還要再加快。 |
|
王:您認為製造業導入工業4.0時,有哪些必須先行建立的思維?
Tino Hildebrand答:台灣這兩年開始有製造業者嘗試導入工業4.0系統,希望透過此一系統提升效益、降低成本,不過工業4.0與過去幾次工業革命不同,必須與IT技術整合,因此對全球製造業來說,這都是全新的概念,我建議台灣業者,各產業對製造的需求重點不同,無法照單全抄,企業在導入前必須先釐清自己的需求,方能打造出最適合的架構。
目前台灣多數製造業者已逐漸知道工業4.0與其效益,不過整體概念仍然模糊,工業4.0強調客製化設計,不同企業的需求不同,其架構也會有所差異,例如製鞋系統,必須因應不同鞋款快速改變生產模式,產線必須有高度彈性化,製藥、食品系統的產品則因會進入人體,對品質的要求就會有異於其他產業的重視,而即使是相同產業的企業,也會因為企業文化、材料成分的不同,而有各自的製程重點,因此系統設計時不能完全複製貼上,而必須審視自己的需求,並與系統整合商密切溝通。
不過如果全部從頭設計,將有可能在導入前端的設計階段就耗費太多時間,對此製造業者可善用設備供應商的資源,例如前面提到的西門子顧問服務,我們團隊的豐富建置經驗,可以做為業者的導入參考,透過這些專業諮詢,製造業者將可在導入時間與系統客製化設計難度中找到平衡點,快速強化市場競爭力。
王:台灣是全球OEM產業機械的輸出國,各自動化大廠也相當重視此一領域的布局,您如何看待台灣此一產業?
Tino Hildebrand:台灣的OEM產業機械在國際間相當具有競爭力,不管是價格或品質,都位居全球產業前段班,不過現在其他國家的產業機械也開始進化,自動化已成為基本要件,智慧化將會是未來市場的決定因素,透過智慧化機械,製造商可以提升產能與品質,操作介面也可以更直覺、更有整合性,台灣廠商在這部分也開始有進展,不過速度還要再加快。
除智慧化外,台灣OEM產業機械供應商的另一個劣勢在於全球化不足,由於這類型機械以外銷為主,台灣廠商會收到全球各地廠商的訂單,但由於台灣廠商多屬中小企業,其他國家的售後維修服務很難到位,不過這點可利用合作夥伴來補強,以西門子為例,西門子在全球190多個國家都有據點,而且有一體化服務系統,台灣廠商若採用西門子的產品,將可借助西門子的體系,達到全球化服務目標。
善用夥伴力量 加速工業4.0布局
王:除了全球服務體系外,您認為台灣廠商還可以借助西門子哪些資源與力量?
Tino Hildebrand:研發與新創是西門子一直以來的營運重點,成果也相當豐碩,台灣製造業者可以善用西門子這部分的力量,尤其是數位化這部分。
工業4.0的一大重點是整合IT與OT系統,IT系統的主訴求就是數位化,數位化讓物聯網趨勢得以落實,數位化顛覆了過去的製造模式,目前談比較多的預測性保養,透過感測網路與後端管控平台,偵測機台的運作狀況,在故障停機前就先行保養維修,就是數位化的應用之一。
另外也有許多新的概念與做法不斷出現,像是Digital Twins(數位雙生),數位雙生是在硬體設備建置時,就在管理平台上同步建置機台的虛擬模型,真實世界的機台將透過內建的感測器與通訊網路,將訊息即時傳到後端平台,讓虛擬模型即時同動改變,操作人員可由虛擬模型上的結構、現行狀況情況和過往載荷,及時分析評估是否需要維修,能否承受下次的製造負載等,例如製造現場的沖床,若要進行高重量如1,000噸的製程,就可在虛擬模型上先行測試,軟體測試的低成本與高效率,將是製造業者的最佳選擇。
不管是預測性保養或數位雙生,西門子都已有豐富的研發成果和產品,台灣廠商多半是中小企業,資源有限的態勢下,很難撥出大筆資金與時間投入研發,對此我認為可以借助西門子的研發力量,快速完成自己的工業4.0布局。
(採訪整理/王明德 * 攝影/林鼎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