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在台灣的腳步,比歐美國家慢了約五、六年的時間。在環境的部分,也與國外有所差異。「我們都知道美國一直以來都有濃厚的車庫文化。」MakerPRO社群平台總主筆歐敏銓表示,美國人原本便重視啟發性的教育,所以Maker的崛起即是此類文化的演進。
「但為何會從車庫走向Maker?開源硬體與3D印表機是最大的因素。」歐敏銓指出,這些應用工具的興起大幅降低了硬體類的技術門檻,創意者即可利用這些資源實現創新理念。
圖1 : MakerPRO社群平台總主筆歐敏銓表示,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在台灣的腳步,比歐美國家慢了約五、六年的時間。 |
|
另外多數國外廠商,如Google這一類的大公司對研發中心(Lab)的設立向來不遺餘力,歐敏銓認為Lab中的工作內容非常適合發包給Maker承攬,這有利於部分產品的前期研究,這就是企業與Maker專長結合的方式,相較於國外廠商,以製造業起家的台灣,因為成功的關鍵點往往不在於產品創新與研發,而是產品的大量生產;不同的思維模式,讓台灣企業過去較少投資自造者相關領域。
目前大部分國外科技大廠都提供了Maker相關資源與技術上的支援,新創公司司圖科技執行長林詩頎就表示,該公司由Maker轉成Start Up時,即受過英特爾(Intel)的硬體支援。
在面對台灣Maker的處境,林詩頎認為,目前多數資源並不來自政府的支持,而是科技廠商力推其開源硬體,藉此建立社群,並大力支持自造者的發展。「有社群就會有資源,以讓推廣的過程更加的流暢。」林詩頎表示,相對於政府,有很多國際大廠較有心在耕耘Maker的領域。
林詩頎認為,目前Maker的整體環境,已較以往更加友善;以該公司為例,司圖科技注重軟體導向,透過國際大廠所提供的開發版,可讓該公司產品的驗證速度得以加快。
那麼,是否即代表台灣廠商與Maker是兩條平行線呢?歐敏銓表示,以台灣的電子五哥這些代工廠為例,這一類的廠商想掌握的多是即將大紅大紫的技術,像是VR、AI,或前兩年紅極一時的穿戴式裝置相關技術,原因在於品牌大廠日後有機會針對這些技術發包下單,因此台灣廠商與Maker的合作,多會選擇已擁有相關技術能力的Maker團隊。
Maker等於創業?
多數人都會認為,Maker與「創業」的關聯性相當大,但Maker的玩票性質較重,最後產品不了了之的機率相當高;對此,歐敏銓有著不同的見解,他認為,Maker一詞本身代表了一項運動與精神,以個人為主。
對於Maker的中文翻譯,台灣稱之為自造者,但是在中國大陸將其稱為創客,「這是因為中國的Maker與創業這件事息息相關。」歐敏銓強調,在Maker Movement原本的精神中,創業這件事所佔的比重並不高。
歐敏銓認為,Maker應秉持著「成功不必在我」的想法,且創業可譬喻為人生中的髮夾彎,若單純為了一項作品然後將其化為一項事業,挑戰門檻相當高,所以創業是少數,「我們較為推崇的做法是一步一步堆砌出自己的道路,不要毅然決然地將原有的工作放棄。」畢竟創業成功的關鍵點不僅止於Maker的技術,而是有很多的因素集結起來才有可能成功。
Maker轉化Start Up 司圖:先思考商業模式
不過,由Maker轉變成新創公司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例如司圖科技即是很好的例子。當科技大廠紛紛釋出開源硬體,以提供自造者們可加以利用,或驗證他們軟體及演算法。
圖2 : 司圖科技執行長林詩頎表示,台灣的法令對於自造者的限制並不多,往往讓Maker發展受限的是,這些自造者無法有效的找到產品市場與商機。 |
|
即使有這些工具,自造者所開發出的產品,也不見得能夠順利上市。對此,司圖科技認為,一方面是因研發資金不足,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大部分的Maker並沒有找到有效且合適的商業模式。
同樣是Maker出身的林詩頎表示,台灣的法令對於自造者的限制並不多,讓Maker發展受限的是,這些自造者往往無法有效的找到產品市場與商機,林詩頎指出,大部分的自造者在產品開發過程中,一開始都是想解決一些生活上所面臨的小問題,或純粹是品項的趣味性質濃厚;若是有心將產品推向市面,應該要認真思考與尋找合適的商業模式,才有辦法從Maker轉化為Start Up(新創公司),如何找到產品的市場與商機,以及有效地被推廣與利用,讓產品可以「自給自足」的成為一個事業,這個部分對於Maker而言是較具挑戰性的。
林詩頎舉例說明,以往與夥伴參加一些Maker相關的網路社群活動,許多人滿懷著熱誠與興趣參與聚會,但當聚會或展會結束後,熱度很難以維持下去,她認為自造者的技術知識毋須擔心,軟硬體都不會是問題,但是在推廣層面,以及如何延續這個品項成為一個真正的產品或是校園教材、到真正的應用端還需要額外添加什麼樣的元素進去,這才是比較需要深思的部分。
圖資數據讓你有效掌握空間資訊
停車場中找不到自己的愛車,或是在諾大的車站中迷路,想必是大部分民眾有過的經驗;台灣新創廠商司圖科技看準了此類需求,推出了室內定位解決方案,利用空間中的訊號源(Wi-Fi或是Beacon)作為定位或被定位的裝置,加以提供零售、巡檢、停車場找車,以及一些客製化的服務。
司圖科技工程師陳晏誠說明,該公司的產品為空間建模結合室內定位的應用。空間建模的方式類似電影《普羅米修斯》的概念,人員會利用結合感測器的裝置,事先偵測出該地區的2D輪廓圖、逃生動線,以及Wi-Fi、Beacon等無線訊號資訊,以利後續的室內定位使用。
在得知環境中有多少訊號源後,即可在所有的被定位裝置上,接收訊號源,以判斷使用者的位置。陳晏誠表示,該公司在突破對抗無線訊號的干擾技術,以及動態的定位效果後,即開始專注於研發基於位置的服務(Location-Based Service,LBS)的應用。
陳晏誠表示,在零售方面,例如大賣場或是手搖飲料店等,會需要一個簡單又很便宜的解決方案,以協助業主計算當日經過店門口的新舊訪客人數,以及真正的來店率有多少。該公司提供此類廠商的解決方案,可讓業主的手機或平板毋須下載任何應用程式,但讓裝置開啟Wi-Fi功能,即可了解當日有多少民眾經過店前,若是顯示出某消費者有一小段停留時間,即代表訪客有進店消費。
第二項方案是巡檢系統,該公司提出的系統方案是利用Beacon作為輔助;陳晏誠認為,此一方案可取代警察以往的紙本、QR code,以及RFID簽到等,且也可與現有的警政服務結合。
舉例來說,若是受害者要在台北車站建築物體中進行報案,但是車站腹地龐大,陳晏誠表示,即使有報案需求,警察不見得可以找到你。而且受害者在緊急的情況下,大部分是無法說清楚自己身在何處;所以若是警政服務可結合該公司的室內定位巡檢系統,對警察內部而言,可以提升他們巡檢的效率;對於民眾來說,可以做出更即時的報案功能,這是室內定位可發揮最大效益之處。
第三,大賣場停車場找車,此類應用將室內定位轉化為完整的消費體驗;陳晏誠解釋,該公司的解決方案所提供的消費者體驗是在車輛入場時,於停車場門口事先進行車牌辨識,而後當柵欄打開時,停車場中的告示板將提示車主某處有停車位;且此一方案結合了應用程式,利用該公司室內導航的技術優勢,協助車主找尋車輛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