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數據的善用,已然成為各類產業的重要經營策略,智慧醫療領域也是如此,醫療產業的數據應用,首先必須確立欲提供何種有價值的資訊給使用者,接下來則基於用戶量測數據、以及健康醫學相關專業知識,建立分析模型(即演算法)。
當由用戶而來的數據累積至相當規模,則是導入巨量資料分析的時機,以大量數據進行機器學習,不但可發現小規模實證計畫無法察覺的細節,更可做出個人化的預測,從而提供個人化的建議。例如,日本女性健康管理服務廠商MTI,已運用巨量資料分析技術,預測個別會員之下次生理日期及排卵日期;智慧手環廠商Fibit、Jawbone等,則積極建立巨量資料分析團隊,以期對用戶提供更優質服務。
多元數據整合分析
健康照護及關聯產業原本即有許多數據,如病歷、處方箋及保險申報資料等,隨著上述資料逐步電子化,提供了巨量資料分析之基礎。智慧健康解決方案業者經由特定服務蒐集而來的使用者數據,若再與第三方的數據整合分析,更能顯現出巨量資料分析之效益,即更多資訊價值可望被發掘出來。
圖1 : 日本女性健康管理服務廠商MTI,運用巨量資料分析技術預測個別會員之下次生理日期及排卵日期。(Source:Academy Women's Healthcare Associates/MTI) |
|
如上述之BaseHealth,其推出之健康整合分析平台Genophen,即整合用戶之基因、電子病歷、生活型態及家族病史等資料,加上醫學文獻、公共健康資料庫等,進行巨量資料分析,而後提出個人化的罹病風險及預防建議。
邁入物聯網時代,「數據」已被視為智慧應用的核心,包括數據的取得、以及後續的數據分析,在應用過程中皆具關鍵地位,智慧健康領域亦是如此。在數據取得方面,感測裝置當為必要基礎,而如何讓數據資料持續累積更為重要。
由於部分智慧健康應用涉及使用者行為改變(如鮮少運動到習慣運動),故需藉由流程設計、或是運用社群及遊戲元素等,來促進使用者參與(及累積數據)。然而,將「促進使用者參與」納入解決方案的設計以及對使用者的服務流程,易被忽視其重要性、或是在執行上力度不足,建議業者宜強化資源投入。
圖2 : 智慧健康解決方案業者經由特定服務蒐集而來的使用者數據,若再與第三方的數據整合分析,將使更多資訊價值被發掘出來。(Source:MedTech Boston) |
|
在數據分析方面,基於巨量資料分析之專家系統將為趨勢,主因巨量資料可導入機器學習,如此可預測並提供個人化建議,且較易與第三方數據整合分析,發揮更大效益。雖然我國智慧健康業者目前用戶數目有限,但著眼於未來之發展與競爭,宜及早布局巨量資料分析。短期內可運用國際大廠的巨量資料分析平台,或是與學界/法人合作開發專家系統,以利累積應用經驗及優化服務。長期則在企業內部建立資料分析團隊或部門。
與傳統運動健身業者合作發展智慧系統
圖3 : 由於現在國民的運動意識提升,未來相關產品也將與各種智慧功能互相結合,建構完整的生態系統。(Source:1zoom) |
|
承上可知,智慧健康解決方案已有手環/手表、衣著及健身器材等多元型態。我國在傳統健身產品或設備之製造具有良好基礎,若與ICT產業研發能量結合,實為發展智慧健康應用之利基。
具體而言,我國紡織產業歷經轉型陣痛,目前儒鴻、聚陽等多家業者已成為全球運動機能布料重要供應商,並為國際運動品牌主要製造合作夥伴。智慧衣可望繼智慧手環、心率帶之後,成為國際運動品牌用來差異化、提升競爭力之產品,我國若能結合紡織產業、ICT產業及運動醫學研究機構,具有相當優勢。而我國在運動器材產業在全球也有一席之地,知名業者喬山為全球第三大、亦有自有品牌,故將跑步機等運動器材與智慧科技結合,也是可行方向。
在大眾健身市場之外,亦可考量投入專業運動市場(2014年世足賽冠軍德國隊已彰顯智慧科技之效益),球隊及運動員在商業利益、奪牌榮譽等之驅使下,採用智慧科技的動機更強。
不過,專業等級的系統,其量測的參數更為多元、數據需要更高的精準度,分析模型也更為複雜。ICT業者或可選擇我國較具優勢且有相當市場的運動項目(如跆拳道),與國內運動醫學研究中心(如長庚)合作開發智慧系統,先讓運動員使用並印證其效益(如在世界大賽獲得獎牌),再擴大推廣給大眾市場。
(本文作者為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
@刊頭圖片(Source:Kinv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