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Jeff Kodosky:改變世界的力量 就在我手中!
將創意實現 讓問題解決

【作者: 王岫晨】   2013年10月09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42273】

說起NI這家公司,無人不曉的就是其LabVIEW平台。LabVIEW自從1986年問世至今,已經成為目前各不同領域最廣泛使用的圖形化分析控制平台。小至學校實驗室裡的溫度分析,大至航太科技的火箭控制,都是LabVIEW能發揮所長的應用場合。


當然,對於LabVIEW的發明者Jeff Kodosky來說,LabVIEW不僅是個圖控式平台而已,更是能用於改變世界的一把利刃。原因在於,這世界上很多創意的發想,其本意都是為了要改善生活中現有的問題。然而缺少了工具,很多的創意難以實現,更多的問題就始終懸之高閣,無法獲得解決。


而LabVIEW,就是這個工具,其易用性讓更多不同領域的創意發想者,既使沒有理工資工背景,一樣能透過LabVIEW撰寫程式,將創意成真,讓問題解決。LabVIEW之父Jeff Kodosky,儘管生性就像是個害羞靦腆的大男孩,但一談起LabVIEW,卻完全遮掩不住其興奮與專注。請看CTIMES總編輯歐敏銓與LabVIEW之父Jeff Kodosky的精彩對談,將激出何種改變世界的新火花。


歐:您是LabVIEW的發明者,LabVIEW目前也已經在許多領域中發光發熱。然而LabVIEW究竟是什麼,為什麼不同領域的使用者,在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都是LabVIEW?


Jeff Kodosky:LabVIEW其實就是NI重要的產品,這是一種圖控式的程式語言,包括人機介面與程式方塊圖等兩個部分。人機介面的部分,主要就是提供工程師簡易明瞭的面板設計,透過各式各樣的內建元件,讓所需顯示的資訊更為清楚,一目了然。例如晶片生產中的電壓值、或者火箭升空的高度等;而程式方塊圖則可讓所有的使用者,將腦中預先設想的問題解決流程,直接透過LabVIEW,輸出成為方塊流程圖。


因為人們通常都是透過條理式的方式來思考問題,LabVIEW只是將人們解決問題的方法,直覺式地轉換成為LabVIEW的程式方塊圖。直覺,正是LabVIEW最大的優勢,讓更多沒有資工背景的使用者,也都能透過LabVIEW來撰寫程式,解決更多不同層面的問題。


圖一 :  NI的LabVIEW發明者Jeff Kodosky
圖一 : NI的LabVIEW發明者Jeff Kodosky

歐:請問LabVIEW在不斷的更新過程中,如何確保每個版本的演進,都能符合業界真正的使用需求?


Jeff Kodosky:事實上,不斷的更新,是LabVIEW能維持最佳狀態的方式。NI有三種方法可以獲得客戶使用上的回饋,第一是NI的LabVIEW Idea Exchange網站,這個網站可以讓LabVIEW的使用者填寫他們希望能增加的新功能。NI也非常認真地看待這件事情,並提供票選功能,讓使用者選擇最想要增加的新功能,並優先將其加入下一個版本的LabVIEW。


此外,NI也會網羅各界LabVIEW的使用高手,透過會議討論,來得知這些使用者會將LabVIEW用在哪些業務的專案上。並提供LabVIEW未來幾年的產品規劃,以獲得這些使用者的反應,以進一步滿足他們的需求。


第三就是NI的策略家們也會不斷觀察市場上的最新技術,並思考這些新技術是否能加入到NI的平台上,來協助不同的客戶。例如今年CompactRIO 9068的ZYNQ單晶片,並沒有任何客戶提出這樣的使用需求,然而NI認為這樣的單晶片可以增加Linux運作時的彈性,並獲得更好的嵌入式系統效能。因此NI就把這樣的技術加入到現有平台之上,而從客戶的實際應用,也證明了NI的遠見完全正確,為客戶的產品開發帶來更高的價值。


當然NI也不斷思考這些新功能的推出,如何能滿足不同的客戶族群。正由於NI每年均不斷推出最新的硬體平台,因此必須確保每個版本的LabVIEW都能與硬體做最好的整合。每年都會有客戶針對LabVIEW提出不同的回饋,也因此NI才能用最快的速度,將這些需求整合到LabVIEW之中。


歐:LabVIEW問世至今已接近30年,每個不同的版本,似乎都符合了當時的技術潮流。能否談談不同版本的LabVIEW,設計的關鍵點是什麼?


Jeff Kodosky:LabVIEW從1986年問世發展至今,在接近30年的歷史中,每一個版本的更新,都有其特色,這是因為每一版本的LabVIEW問世,都是為了要滿足當時市場上最新的技術與硬體。畢竟LabVIEW並非是設計用來獨立運作的軟體,許多時候LabVIEW都是必須連結其他硬體一起使用,因此LabVIEW本身也必須一直不斷地進步,來跟上最新硬體的腳步。


例如1986年1.0版的LabVIEW,就是用於支援當時同為圖形化介面的MAC平台;1998年即時系統問世,5.0版即是用於支援即時系統。接續下來的7版支援FPGA,8.5版支援多核多緒等,正是為了要獲取更強大的運算效能。換句話說,LabVIEW每一個版本的演進,都支援市場上最新的硬體。


這句話儘管聽起來簡單,但事實上要做到,背後卻存在著非常大的困難。因為新的硬體都會伴隨著新的技術門檻,要支援並不容易。例如目前有多數的硬體都開始採用FPGA平台,因為FPGA快速的特性,使其成為目前最熱門的硬體平台,當應用上需求更高的運算效能時,都可以透過FPGA做無止盡的擴充。


市面上越來越多FGPA搭配CPU的硬體架構,已經成為一個新的潮流,讓使用者可透過原有的CPU,來獲取更快速的IO、網路與進階分析功能。而LabVIEW要能在這些不同的硬體平台上運作,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巨大的挑戰。我們也為此開發了LabVIEW RIO平台,使用者可以透過相同的程式寫法,讓LabVIEW在不同的目標硬體上運作。


在2013版本中,我們也採用了Xilinx的ZYNQ晶片,在FPGA中加入了ARM雙核處理器,讓硬體的支援性進一步提升。重點是,這些功能都還能夠向下支援,而非僅針對最新的硬體平台。


歐: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闡釋了新科技快速抹平這個世界。從這樣的角度觀察,您認為LabVIEW在這個世界中扮演什麼角色?LabVIEW又如何改變世界?


Jeff Kodosky:我認為LabVIEW最大的價值,就是能夠幫助一些有創意的開發者,以最快的方式來實現他們的想法。而這些創意的實現,很大部分改善了許多開發中國家的經濟、能源與生活品質,這就是透過LabVIEW能夠改變世界的最好方式,重點是,LabVIEW更能幫助這些有創意的人快速走向成功。


LabVIEW的確幫助了很多不同領域的專家。這些專家或許不擅長於嵌入式系統的程式設計,也非控制領域的佼佼者,然而他們擁有非凡的創意,這些創意一旦實現,往往都能帶給世界更多的便利性。LabVIEW正是幫助開發者快速走向成功的關鍵。不但可以提升第三世界國家的生活品質,也能進一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NI有個名為『Planet NI』的計畫,希望能藉由這個計畫,提供資金與硬體的贊助,給全球各地更多計畫從事綠能、人道等作為的創意者,也能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


事實上,我認為,正因為世界是平的,新技術與新科技的獲取已經不再是個問題,這也提供了落後地區的國家,有更多的機會,能夠獲取這些資源,透過創意的實現,為自己與身邊的人們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因此LabVIEW的確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我們也希望更多人來使用他,讓世界變得更好。


歐:在近期與NI的接觸中,我們得知NI正在推動一個百年計畫。這百年計畫的著眼點是什麼?而LabVIEW與百年計畫,又有著怎樣的依存關係?


Jeff Kodosky:NI的確正積極推動百年計畫。LabVIEW不僅是NI的重要核心,也是協助NI達成百年計畫的重要產品。在NI目前30多年的歷史中,百年計畫看似遙遠,卻是NI的夢想,每一次新產品的問世,不論軟體或硬體,都跟隨著這個夢想的腳步前進。


NI百年計畫的目的,就是希望為工程師和科學家們提供軟硬體工具,協助他們解決世界上各式各樣的挑戰。儘管看似簡單,過程卻必須經過三個重要的過程,才有進一步達成的機會。而最重要的,就在於所踏出的第一步。


事實上,這些工程師與科學家,也曾經歷孩提時代。NI著眼的重點,就在於如何讓這些孩子們,從小就立定未來成為工程師的機會。如此一來,他們也能從認識NI開始、到善用NI的工具,並幫助人類解決問題。這些都必須從小開始培養起。


而NI百年計畫的三個過程,正是從培養有科學潛力的孩童開始,到他們真正成為一個工程師,再到他們真正開始去解決各式各樣的挑戰,這是NI開發軟硬體工具最在乎的關鍵點。畢竟我們不能只開發工具給成年的工程師族群,而不去思考下一代的使用者該怎麼辦。這些孩童可能會因為缺少好的解決方案、少了靈感啟發,最後走向與工程完全不同的發展領域,如此可能無意中扼殺了許多具有科學潛力的未來之星。這個過程,是NI非常重視的,這也正是NI百年計畫的精神。


事實上,這個世界上各個不同領域,都存在著不同的挑戰,包括綠能、包括醫學、甚至包括航太火箭等。誰能解決這些問題呢?這些不同領域、性質各異的挑戰,唯有靠著為數眾多的工程師們,去發現、去解決,才能為全世界的人們,帶來更好的生活環境。


而NI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為這些不同領域的專家與人才,提供強而有彈性的工具,能夠符合各領域不同的使用需求。LabVIEW正是為了這樣的需求而生,其易用性可以讓各領域不同的工程師們,都可以輕鬆上手,進行他們想要的研究。


百年計畫,正是NI存在的價值。而LabVIEW,當然就是完成這個夢想的最重要工具。其跨平台性,且能滿足各種應用的易用性,已經成為了改變世界的重要工具。


相關文章
數位分析不可或缺 邏輯分析儀為除錯而生
新用戶設備加速進入 毫米波市場穩定茁壯
無線技術複雜度飆升 頻譜分析持續進化
從設計到製造 模組化儀器高彈性優勢完全發揮
5G專網方興未艾 智慧工廠先蒙其利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經濟部深化跨國夥伴互利模式 電子資訊夥伴採購連5年破2,000億美元
» 筑波舉辦化合物半導體與矽光子技術研討會 引領智慧製造未來
» 2024新北電動車產業鏈博覽會揭幕 打造電動車跨界平台迎商機
» Microchip支援NIDIA Holoscan感測器處理平台加速即時邊緣AI部署
» 印尼科技領導者與NVIDIA合作推出國家人工智慧Sahabat-AI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29.20.112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