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資通訊技術不斷進步以及物聯網逐漸成形,和傳統領域的結合催生了不少可能性。很難想像,自賈伯斯推出iPhone後,僅五、六年的時間,人們已經極度依賴智慧手機,行動裝置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那再過五、六年後呢?相信屆時智慧手機的便利性將融入生活當中,也帶出無限可能,例如行動醫療(mHealth)、遠端照護等應用。
隨著行動裝置的快速普及,近幾年行動醫療或行動照護已成為熱門話題,其市場成長迅速,也引發了不少新的商業模式。根據美通社一份市場調查報告指出,行動醫療市場在2018年將達到234.9億美元的規模,2013至2018年期間複合年增長率達到30.5%。
跨領域結合 醫材尋找新契機
事實上,電子產業很早就已經開始在思考切入其他領域的可能性,TRS(國際半導體協會)認為,半導體不應該只單純追求技術,而是要結合其他領域,尋求創新機會。因此,在賈伯斯推出iPhone的同一年,TRS提出More than Moore的概念。
「跨領域可以做到更大利潤,」台大電子所所長呂學士說,醫療領域就是半導體可以切入的一大新興領域。
不過,人們早已在電腦上諮詢各種健康信息,根據一項調查指出,美國已有70%的人會透過網路來了解健康資訊。因此,要將這件事情轉移到手機上並不是什麼難事。較大的轉變來自於行動醫療和遠距照護的結合,透過智慧手機、雲端運算,醫生可以隨時監控用戶的健康,制定個人化的健康照護計畫。
圖二 : 行動醫療和遠距照護的結合,醫生可以隨時監控用戶的健康 |
|
過去生病才去看醫生的醫療型態正在轉變,透過行動裝置、穿戴式裝置或者可攜式醫療裝置,讓醫生可以長時間的觀察病患的血壓、血糖、體重、心律等數據,藉此分析、計算健康狀態,以提早預防疾病的發生或者早期診斷。NXP技術行銷經理劉俊宏指出,藉由行動裝置的便利性,以及可攜式醫療設備更多的附加功能和無線連結,能夠更完善的達到居家照護、遠程醫療,而這背後更大的目的是要做到預防醫療。
呂學士舉例:「現在的轉變是,銀行理財專員幫你管理、規劃財富,賺更多的錢,而不是等到缺錢才找銀行借錢,」健康照護也可以如此管理,民眾只要每個月支付少許的健康管理費,就能夠有個人的照護計畫。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改善健康照護效率,也能夠降低節節攀升的醫療成本。他指出,這麼詳細的人類生理資料量是過去所沒有過,如果再加上ICT技術大量的投入,「人類要活到120歲不是夢!」
圖三 : 透過行動裝置、穿戴式裝置或者可攜式醫療等裝置,醫生可以長時間的觀察病患的血壓、血糖、體重、心律等數據,做到預防醫療。 |
|
MCU一次滿足多種需求
不過要讓行動醫療或是遠距照護成為可能,除了雲端平台等基礎建設之外,平價化、簡單易用的可攜式醫療設備普及也是關鍵之一。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家賴建勳指出,隨著行動醫療的發展,使用醫療設備的人不再只是侷限在醫護人員,而是延伸到一般的消費者,市場勢必也跟著擴大許多。
圖四 : 醫療電子從功能導向已逐漸朝向應用導向發展,而微型化、差異化及可攜式是發展的趨勢。 |
|
當醫療設備走入家庭,醫療電子也有了不一樣的發展趨勢。有別於傳統醫療設備大型、移動性低,發揮空間有限,居家型醫療走向小型化、微型化發展,在加入無線通訊技術後,更增加其應用的多元化。劉俊宏表示,醫療電子從功能導向已逐漸朝向應用導向發展,而微型化、差異化及可攜式是發展的趨勢。
據BCC Research預測,全球家用醫療設備規模將從2011年190億美金成長到2016年262億美金,其中輔助復健設備、監控裝置等都會是成長的主要動力,可攜式醫療設備也將會有大幅度的成長。賴建勳表示:「整個醫療趨勢正在轉變,未來會賣、會賺錢的都是微小化的醫療設備。」
儘管這些居家型、可攜式醫療設備相較於醫院中的臨床設備門檻較低,但其設計需求和傳統醫療設備大不相同。劉俊宏表示,高整合度、快速精準的運算能力、持久的電池續航力、安全穩定的電源供應、便攜、小尺寸、無線連結等特性,對於傳統醫療設來來說不是必要條件,在可攜式醫療設備中卻是極為重要的設計需求。
其中,尤其以低功耗對可攜式醫療設備來說極為重要。然而,當這些設備必須具備高效能的運算能力、且又多了無線傳輸等介面,還必須保持低功耗的特性,是廠商在設計產品經常會遇到的兩難。除了醫療市場之外,在運動監控市場中,也有越來越多的設備也有低功耗的需求。劉俊宏表示,以MCU的設計角度來看,針對這樣的設計挑戰,ARM所推出的Cortex M0及M8都能夠滿足高效能、低功耗需求,且軟體設計簡單。
事實上,MCU已經廣泛應用於醫療電子設備市場,從高階的病患監護儀、醫用影像系統等,到低階市場的血壓計、血糖計、心率監測器等都可看到,一些超低功耗的MCU適合可攜式醫療設備的應用,而32 bit MCU更已經被大多廠商接受。劉俊宏指出,相較於8bit或16 bitMCU操作設計上,32 bit效能明顯較高,可以更快速的執行完任務,進入省電模式。而為了達到更省電的效果,NXP也提供了Cortex M4及M0高低階整合的雙核心MCU,藉由兩者的互相搭配,來達到更低功耗的設計。
加強發展力度 台灣利足新興市場
在這波新藍海正逐漸成形時,呂學士指出,需求及供應鏈正往亞洲移動,這也為台灣帶來極大機會,一些新興市場如中國、印度等地的發展潛力很大。賴建勳也認為,整個醫療體系趨勢正在轉變,新興市場雖然規模仍不大,但成長速度卻相對強近,下一波的商機將會來自於這些新興國家。然而,賴建勳語氣一轉,他指出,新興國家雖有很多利基點,但相對地他們也將會是競爭對手。
過去台灣在血糖計、血壓計、溫度計等設備上有非常好的基礎,呂學士直言到:「平價醫材商機無限,但是傳統血壓計等器材這些都已經被做爛了!」同樣為居家照護型醫材,賴建勳解釋,這些設備屬於較傳統的低階醫材,附加價值低,產值也低,其他較為高階的醫材通常仰賴國外進口。台灣要做的是必須結合醫藥體系和雲端系統,發展遠端照護,「行動醫療器材才是未來的趨勢,」賴建勳說。此外,高階診療系統設備等附加價值高的設備也是發展重點之一。
而中國是全球最覬覦的大型市場,其自身的醫療技術發展速度也不容小覷,台灣在精密加工和醫療技術上,雖還保留一些優勢,但這些差距正逐步被追上,想要立足,勢必要加快腳步、加大力度。
但賴建勳認為,台灣雖然有很強的研發能力,卻缺乏商品化能力,因此異業結盟或產學合作將會是很好的方式。對此,經濟部也正積極引導異業進入複合式的高階醫材及影像醫材,希望藉由開發高階醫用超音波、數位X光機、核磁共振(MRI)等三大高階醫材來搶攻新興市場。
30多年前,台灣並沒有半導體產業,如今卻遍地開花,贏得許多世界第一,為全球3C電子產業做出極大貢獻。呂學士表示,台灣產業目前正面臨一個需要More than Moore技術以帶領產業量子躍升的轉捩點。他希望透過醫療電子產品,讓台灣對全世界有New Prom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