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打造不可取代的數位相機
手機搶地盤 相機何處去?

【作者: 秦瑞芳】   2013年04月23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7403】

今日許多高階的手機拍出的照片效果,已可媲美小型數位相機,加上HDR模式上身,這些照片還不怕太暗或太亮;加上一個全景拍攝模式,拿著相機來個180度大轉彎,寬闊的山景、海景,盡收數位相片裏,壯闊程度連超廣角鏡頭都比不上。


因此,智慧型手機在相機部分的應用升級,確實對小型數位相機的市場造成不少衝擊。可是智慧型手機的照相功能有沒有限制?當然有,而且還不少,本文為您分析今(2013)年日本品牌的小型數位相機,是怎樣與手機拉出市場區隔的。


1. 最大區隔:光學Zoom

智慧型手機受限於體積,鏡頭部分當然無法太複雜,也無法以馬達帶動比較長距離的伸縮,所以智慧型手機都沒有光學Zoom,也就是光學變焦,只有數位演算出來的Zoom,可是稍微熟悉這類產品的都知道,數位Zoom必定會導致畫質粗糙,所以內行的人拍照都不用數位Zoom,即便是影響取景的情況下。


相較之下,數位相機擁有更充裕的體積,可裝下高倍Zoom,這也成為與智慧型手機相機部分的最大差異點。因此今年中小型數位相機在光學Zoom的部份都想辦法凸顯這一點,10倍的Zoom已比比皆是了。


2. 感光元件媲美單眼相機

另一個現階段仍難以跨越的物理定律,就是感光元件越大,感光效果越好,這不只是像素更高、解析度拉高而已,更重要的是感光板上的顆粒大一些,感光效果會好一些,從鏡頭進來的光線就能捕捉的更完整。而小型數位相機另一個發展趨勢,就是感光元件高階化的程度令人驚訝。


在以往,品質或設計特殊一點的小數位相機,價格到兩萬以上的比比皆是,但現在由於類單眼相機幾乎盤據了這塊市場,所以要拼類單眼,小相機當然要拿出一點本事。像Sony DSC-RX100所使用的感光元件CMOS就達1.0 吋 (13.2 x 8.8mm),比一般小相機使用的1/2.3吋 ,足足大了一倍多,而且是使用蔡司鏡頭。


還有一個獨樹一格的例子,就是Sony的DSC-RX1數位相機,它的感光元件竟然做到35mm 全片幅 (35.8mm × 23.9mm)、有效像素2,430、鏡頭搭載全蔡司(Zeiss)35mm、光圈F=2.0鏡頭,所以雖然它在台灣的售價高達92,980元,但內行的玩家都知道光是這顆鏡頭就差不多要這個價。


更何況RX1還附了全片幅的感光元件,加上Sony最頂級的影像處理電路,畫質一點也不輸旗艦級的單眼數位相機,而整體機身竟輕便到11.3×6.5×7公分(寬×高×深),含電池與記憶卡後約482克。


這麼輕巧的數位相機,甚至有單眼相機無法企及的畫質表現,玩家們當然覺得深得我心。可是我覺得Sony有點膽小,推出的鏡頭是最泛用的35mm,如果出個標準鏡頭50mm,說不定更深得玩家的心。


3. 上山下海沒在怕

不管是類單眼或手機,可以防潑、防水,但防摔就有點難了。可是這正好是小型數位相機極易發展的空間。所以小型數位相機發展可潛水、可防塵與防摔,也是一個別的產品不易做到的領域。其實過去就有這樣的產品,只是今年防護的程度再加強,價格更低一些,而且所有相機廠牌都做。讓工程用或隨身想帶一部相機的人有更多的選擇。


4. NFC與Wi-Fi加持

數位相機有GPS功能已經不稀奇,有了Wi-Fi能與手機溝通存取照片,這更方便了許多,而為了免去Wi-Fi設定的麻煩,好用的NFC溝通介面今年也陸續登場。有了NFC,手機與數位相機只要接觸一下,Wi-Fi設定就已完成,照片接者就能由數位相機源源不絕地傳到手機了。


Samaung Galaxy相機更進一步做到內建Android系統,讓用戶能直接上網PO照、寫文,而且相機介面跟手機一樣,使用上自然也更得心應手。Galaxy相機的設計真的是很好的創意,但日系相機廠牌似乎有意讓相機用起來還是像相機,因此設計上都是加強與手機的溝通。


好戲還在後頭

面對智慧型手機的競爭,市場上最後會不會只剩專業用的單眼相機與可換鏡頭的類單眼,其餘數位相機則一一消失?我的看法沒這麼悲觀,畢竟手機在輕薄的要求下,勢必有些功能難以做到。相較之下,專為照相而生的數位相機,只要能在軟、硬體的功能與應用上做出區隔,大家各有一片天的局面,還是會持續下去。


圖一 : 誰說兩萬多元已被類單眼佔據,Sony RX100 CMOS比同級類單眼大一倍多,畫質好一些,還不必換鏡頭,自然有它的市場。
圖一 : 誰說兩萬多元已被類單眼佔據,Sony RX100 CMOS比同級類單眼大一倍多,畫質好一些,還不必換鏡頭,自然有它的市場。

圖二 : Sony RX1採用全片幅CMOS加頂級蔡司鏡頭,小小一台效果比同價位單眼還驚人,就是值九萬多這個價。
圖二 : Sony RX1採用全片幅CMOS加頂級蔡司鏡頭,小小一台效果比同價位單眼還驚人,就是值九萬多這個價。
圖三
圖三
相關文章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經濟部深化跨國夥伴互利模式 電子資訊夥伴採購連5年破2,000億美元
» 筑波舉辦化合物半導體與矽光子技術研討會 引領智慧製造未來
» 2024新北電動車產業鏈博覽會揭幕 打造電動車跨界平台迎商機
» Microchip支援NIDIA Holoscan感測器處理平台加速即時邊緣AI部署
» 印尼科技領導者與NVIDIA合作推出國家人工智慧Sahabat-AI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25.175.174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