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2013台灣電子業的挑戰與契機
開創研發新價值

【作者: 歐敏銓】   2013年02月25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5095】

一個產業的起伏,就如潮起潮落,沒有永遠風光的;但一波潮落總有另一波潮起來接替,問題在於是否做好了承接的準備。


很顯然地,從PC世代邁入行動化的後PC世代,我們並沒有站上夠份量的產業角色。即使一些NB代工廠轉型接到智慧手機或平板的訂單,但這些產品的價格愈殺愈低,讓硬體代工幾乎是無利可圖了。


我們可以期待Windows 8帶來換機潮嗎?或冀望由Intel帶領攻入行動市場呢?看看一眾NB代工廠皆加速進行多角化的佈局,就可以知道,他們也看清了形勢並不容樂觀。但即使已著手進行轉型,但我們仍不得不問,台灣電子業者是走向更高的價值地位,還是只是換個產品代工,繼續被困在低利搶單的老路上?


翻轉世界的力量:開放社群

進入2013,我們必須確切的認知到一件事:就是世界正更快速地被翻轉,過去的「正確性」(特別是管理文化與經營模式)已變成包袱,而這股翻轉的最大動力則來自個人或小眾,而非大型企業。


Apple、三星、Google等仍是高高在上的科技巨人,持續在檯面上進行角力,但不容忽視的是一股潛勢力正不斷壯。不用太久,這股來自開放設計社群的集體創意與創業浪潮,將會成為主流勢力,這些巨頭們不是選擇靠攏,就是準備被邊緣化了。


有可能嗎?看看Android的發展,就知道此言不虛。Android雖由Google捧起,但其開源特性,早讓它不受Google控制,已衍生到電視、汽車、專用平板等各類的嵌入式設計領域。三星在行動市場的掘起,與善用Android及開放軟體社群力量密不可分。


另一個契機則是來自硬體界的開放運動。透過開放硬體的形式及Maker社群、市集的運作,愈來愈多非工程師的電子極客(Geek)開始把弄電路板,並使用一些容易上手的開發工具來做出自己想要的產品原型。他們就如同賈伯斯當年在車庫創業一樣,充滿了創意和熱情;不一樣的是,他們不必是專家,而且能透過網路找到眾多志同道合的極客一起圓夢。


目前最知名的開放硬體專案無疑是內嵌8位元MCU的Arduino電路板,已有成千上萬的創意設計用它來實現了。去年二月,另一個專案一推出即造成轟動,那就是Raspberry Pi,一片可播放1080p高清影片的主機板(內嵌32位元MCU),只有名片大小,只要一張千元鈔(台幣)就可以買到手了。


當軟硬體的設計門檻不斷降低、功能愈來愈強大,加上有龐大開放社群的支持,及微創業市場機制日趨成熟,今日的科技玩家已愈來愈有影響力了。在進入買方市場的行動世代,像賈伯斯一般能捉緊消費者需求的老闆已愈來愈少,而最懂消費者的,或許就是這群玩家。


事實上,Maker們的創意也確實常令人驚豔,也充滿商機。如今愈來愈多Maker Faire已在全球各球舉辦(台灣今年度也將登場),許多廠商都會來參加,為的是找到「賣點」。而未來,許多企業的最好出路是轉型為這些創意產品的通路平台,或是育成、投資的背後力量。



圖一 :  開放運動正快速地被翻轉世界(圖片製作:CTIMES)
圖一 : 開放運動正快速地被翻轉世界(圖片製作:CTIMES)

2013佈局契機

回歸台灣電子業,如何與這股翻轉中的潮流結合,站上關鍵位置以創造最大價值呢?筆者認為有幾個契機不容錯過:


1. 行動中心的週邊創新


因為手機、平板的興起,軟體應用與服務的附加價值大幅擠壓硬體的利潤空間,使得「售價」=「成本」已是大勢所趨,除了少部分高階手機或平板能維持高價格外,大部分的產品價格只會愈殺愈低。


這看似宣判了硬體業走向薄利、傳產化之路,但事實是催生了以手機、平板為中心的週邊的無窮商機。從電視、家電、手錶、遊戲機、環境感測器(溫濕度、幅射量、電磁波)、監控器、水/電錶,到汽車輔助駕駛與影音娛樂等,愈來愈多「物件」想與手機、平板連結在一起。


要在這個以行動平台為中心的市場嶄露頭角,技術上的問題不大,更關鍵的是創意與了解及滿足需求的Knowhow。愈貼近個人生活的應用,原型創意極可能來自Maker/Geek們,舉個例,有人就基於Arduino發明了Super Angry Birds,它將Angry Bird的面板觸控操作轉化成外部發射器,讓遊戲體驗更為「真實」!


但是,關於電視、家電、安全監控、汽車、照護等連結行動平台的應用,則因涉及行業專業或區域市場特性,要有所作為就得做好跨領域的整合。



圖二 :  以手機、平板為中心的週邊設備正快速冒出,本圖為Lapka個人環境監控器,可用來檢測周遭環境的輻射量、電磁波、溫濕度及有機程度(圖片來源:Lapka)
圖二 : 以手機、平板為中心的週邊設備正快速冒出,本圖為Lapka個人環境監控器,可用來檢測周遭環境的輻射量、電磁波、溫濕度及有機程度(圖片來源:Lapka)

2. 3D列印技術與服務


「3D列印」(3D Printing)在歐美已是風起雲湧的熱門話題,但在台灣只吸引了一些玩家的注意,除了威盛(VIA)有在推動外,似乎還未見到太多廠商有佈局。


這真不是個好現象,歐美製造業將它視為是「又一次的工業革命」,設計界則尊它為新一波「文藝復興運動」的推手,更有人認為這是比網際網路出現更重要的一件事,台灣再慢出手,恐怕又要像這波行動市場的情況一樣,搶不到重要的位置。


3D列印能做什麼呢?它印出人物公仔、建築模型、陶瓷碗盤不稀奇,它還能印出各種造型的巧克力、蛋糕,獨特風格的服飾、精品設計,或是小提琴、義肢,甚至是一把手槍!


從開放社群來的研發力量(以MakerBot為代表),讓3D列印機的價格大幅下滑,正加速3D列印的平民化應用速度。但更具影響力的發展,或許來自於各領域的專業應用,例如工業設計的外殼原型,或精細的機構組件原型。


這些高精度的打印需求仰賴精密的列印控制,以及對塑形材料的掌握,也就是說,主導列印機市場將產生重新洗牌的一波革命。未來的3D列印機將有各種樣貌,小至個人使用,大至建築結構體的塑形(使用水泥材料),或運用機械手臂來印製極精密的元件。由於3D列印的應用市場太廣,將不會再是HP、Epson等少數廠商所能主導,或至少將引發一波洗牌革命,我們應及早有所佈局。


這裏建議可從製造業供應鏈的角度來考量,也就是從產品設計的3D原型列印服務切入。未來在產品開發流程中,3D列印將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僅讓設計團隊與業務團隊將更能根據印出的原型來溝通,也讓業務能夠為客戶具體展示,並帶回他們的意見或訂單,這時要修改設計、要量產,或放棄不做,都能及早反應市場來做出決定。



圖三 :  3D Printing的改變力量不容忽視,以MakerBot為代表的開放硬體設計是很大的推動力(圖片來源:MakerBot)
圖三 : 3D Printing的改變力量不容忽視,以MakerBot為代表的開放硬體設計是很大的推動力(圖片來源:MakerBot)

3. 無人工廠的智慧控制


關燈生產的「無人工廠」一直是製造業渴求的終極境界,如今已愈來愈接近現實。隨著大陸人工成本節節升高,台灣製造業者無不尋求讓生產機台走向更高度的自動化,郭台銘更早就喊出鴻海要全面升級無人工廠的訴求,並宣稱2014年時該集團的機器人數量,將提升至100萬台。


在台灣,除了電子業,包括精密精械、紡織、機踏車/自行車,甚至是農業(植物工廠)等,都仍保有許多在地生產的需求。各產業的生產Knowhow結合我們本身的電子控制與精密機械技術,讓台灣擁有發展自動化設備或工業機器人的極佳條件。


相較於NB或行動終端的代工,自動化控制技術需要更多的跨領域合作,以及更長遠的產業投入承諾,但無疑能開闢出更穩定且高毛利的獲利空間。


且看一個例子,根據Career職場情報誌的報導,目前全球機器人產業的龍頭是日商FANUC(發那克),其公司成員僅有五千人,遠不及號稱120萬大軍鴻海集團的1%,但FANUC市值卻超過鴻海集團80%,舉凡生產手機、汽車、噴射機、戰車的廠商,都會使用FANUC的機器人,訂單應接不暇,即使遭遇金融海嘯、日圓大幅升值,其營收、股價仍然逆勢上漲。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為何不切入這塊新藍海呢?


看清趨勢、重新定位

總結來說,邁入2013,我們必須認清「設計開放化」及「科技傳產化」兩大趨勢。


在技術上,就如同PC/NB走向成熟,手機、平板的功能也大致底定,未來晶片應用只能朝週邊市場發展,但這也促成運算、感測晶片無所不在的物聯網環境。隨著開放軟、硬體、UI/UX、群眾集資(Crowdfunding)(如Kickstarte)及數位製造(Digital Fabrication)(即3D列印)等開放設計環境日趨成熟,這種週邊/小玩意(Gadget)應用的設計主導權會漸漸由科技玩家/Maker/Geek接手,新的商業模式正在蘊釀,也將迫使大企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至於電子科技產業,則必須認清自己不再是高人一等的「高科技產業」,而需視自己是協助各種生活、製造產業升級的平台助力,這樣大家都能創造更高的價值。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硬體的夕陽化或邊緣化,而是硬體價值重定位的契機。


在研發的實力上,我們已有很好的條件,問題是,該往那裏走,才能開創更高的附加價值呢?


台NB代工業加速走向多角化經營


圖四 :  圖片來源:techtarget.com
圖四 : 圖片來源:techtarget.com

以NB/PC為核心的台灣代工廠,面對手機、平板的掘起擠壓,如今風光不再,紛紛轉型朝多角化經營,以尋找新的出路。對這些代工業者來說,最可以順勢切入的是雲端資料中心的伺服器市場,包括英業達、廣達、緯創、仁寶都已朝這領域發展。其他投入領域則包括智慧手機、平板、雲端軟體、太陽能模組、電子料回收、智慧電視等等。


據研調機構MIC預估,2013年筆電市場全年出貨量達到2.05億台,雖可脫離負成長,但也只有約5%成長。事實上,2012年Win 8上市後,未能成功帶動2012年第四季全球NB出貨成長;而上週又傳出第一大PC廠聯想可能全面改採自製,包括仁寶、緯創、廣達、和碩都是其NB代工廠,此舉無疑將嚴重衝擊台灣代工產業。因此,台廠NB代工的多角化經營或轉型的腳步,不得不加速。


在伺服器代工市場,以廣達的成績最佳,其白牌伺服器的客戶包括Facebook、Google、百度及微軟。根據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消息,廣達2013年雲端業務可望突破3成。另一代工大廠仁寶也表態進軍伺服器代工市場,2013年初將成立伺服器部門,以爭取惠普、戴爾訂單。


在熱門的平板與智慧手機市場,台灣代工業也有一些斬獲,根據市場消息,2013年亞馬遜平板出貨比重,廣達占7成,仁寶則拿3成,此外仁寶也是宏碁低價平板的代工廠。和碩也轉型代工智慧手機和平板裝置。


在多角化的佈局上,英業達算是做出較差異化的嘗試,除了伺服器外,還將觸角拓展到雲端軟體、綠能事業(太陽能模組)和無線寬頻領域。目前已有日系筆電客戶因集團內有再生能源事業,向英業達採購太陽能模組,搶吃日本政府補貼商機。


緯創也走出很不一樣的路 - 發展電子料回收事業。該公司在美國德州新設立的電子廢料回收與精煉廠,2013年初開始營運,預估營收可望有較明顯的增長。同時,緯創仍受惠RIM智慧手機集中釋單,還有也接獲美國大廠Fuhu兒童平板Nabi平板大單。(何向愷/CTIMES科技日報)


相關文章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經濟部深化跨國夥伴互利模式 電子資訊夥伴採購連5年破2,000億美元
» 筑波舉辦化合物半導體與矽光子技術研討會 引領智慧製造未來
» 2024新北電動車產業鏈博覽會揭幕 打造電動車跨界平台迎商機
» Microchip支援NIDIA Holoscan感測器處理平台加速即時邊緣AI部署
» 印尼科技領導者與NVIDIA合作推出國家人工智慧Sahabat-AI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52.15.70.13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