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家工廠裡,十幾個年輕人低頭排排坐,各自沉默的專注在手中的平板電腦。這群年輕人並不是時下流行的低頭族,而是一家平板電腦廠商雇用的年輕員工,正在幫一台一台還是半成品的平板電腦做最後的組裝及測試。這是中國網站優酷網中,一段名為「揭秘深圳山寨廠如何製作超低價平板電腦」的影片。
製作過程中,員工沒有戴口罩、沒有穿著防靜電衣、沒有戴手套或指套,一切該有的標準配備這裡幾乎沒有,有的只是簡單的工作檯及所需的工具、零件,甚至連測試也都僅止於簡單目測就通過了,影片下方一段鮮明的紅色文字寫著「這樣的平板你會買嗎?」
也許有些人會回答,「這麼簡陋的製作環境,品質根本沒有保證,用的時候還要小心會不會爆炸。」
但實際上,答案是Yes,很多人搶著要買!
對中國平板電腦集散地的深圳來說,類似的平板電腦製作環境到處都是,甚至有網友回應,這樣的生產線已經算是好的了。雖然看過影片後許多的回應都是「這就是山寨和品牌的差距所在,」但事實上,這種低價平板電腦仍然熱銷全中國,「低價」更成為中國平板電腦市場中的最大特色。
中國低價平板 只有更便宜
正當全球幾家國際大廠蘋果、Google、亞馬遜、微軟等在平板電腦市場對戰之際,中國低價平板電腦也打得火熱。相對Google的Nexus 7或亞馬遜的Kindle Fire以199美元的低價策略在全球掀起一陣低價平板風,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卻是以超乎想像的更低價格證明了 - ?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
走進中國最大的平板電腦批發市場 - 深圳桑達電子市場中,隨處可見各種品牌的平板電腦,琳瑯滿目。這裡聚集了中國超過95%的平板電腦,不僅款式多,價格更是優惠,最基本款的1Ghz、A8單核處理器平板甚至可以下殺到250元人民幣(約台幣台幣1170元),且價格還在持續下降。
Gatner研究總監盛陵海指出,中國本土平板電腦大致上可區分為70、100、120、150美元價格區間。其中,150美元以上(約台幣4400元)的價格就可算得上是高端規格,這部分的廠商大多會考慮使用國際較具知名度如三星、TI或Nvidia等廠商處理器;而較為主流、出貨數量較多的平板則是在100美元的價格區間,再往下的70美元大多是因為新的平台推出,造成舊平台的價格繼續被調降,甚至可以到達50美元的區間。
技術門檻低 引爆市場淘汰賽
中國不僅人口多,在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市場上更是廠商多、應用多、變化也多,稍一不注意,市場領頭羊的位置馬上換人做。
尤其在平板電腦市場中,進入的技術門檻較智慧手機低,因而市場規模雖不比智慧手機,但競爭卻是相對激烈。根據統計,中國目前至少有13家行動處理器廠商涉足平板電腦市場。CoAsia Magic Lab Director陳澤民直言:「做低價的風險很大,只要時間點沒把握好、規格沒升上去,就會被淘汰。」
由於技術門檻低,人人都能做平板,使得市場還處於混戰時期,目前還沒有哪家處理器廠商能夠獨大。「當豆腐誰都能做的時候,問題就在於你怎麼變成市場的Number one。」Symbio技術長劉俊賢說。
順水推舟 聯發科也進軍平板市場
來自台灣的晶片大廠聯發科,雖主要市場在智慧手機,但是受惠於三星推出5.3 吋超大螢幕的Galaxy Note,使得手機和平板界線更加模糊,也讓聯發科有更大的機會切入平板市場。
對聯發科的市場需求同時來自手機和平板商。一些平板廠商為了走出差異化,開始在平板電腦中加入通話功能,對這些廠商來說,要開發具有通話功能的平板電腦,處理器首選無疑是聯發科晶片組。另一方面,大陸白牌手機業界也想搶佔爆發性的白牌平板市場,他們仰賴的,當然是老朋友聯發科。
事實上,聯發科已經有所斬獲。聯想在9月中推出自己的平板樂Pad - LePad A2107,就選用了聯發科的MT6575行動晶片組與MT6620四合一無線晶片。由於聯發科與聯想在智慧型手機領域早有合作關係,如今合推平板,只不過是順水推舟。對於單打Wi-Fi晶片的廠商,如瑞昱來說,聯發科的整合方案將帶來不小的威脅。
但是面對變化多端的平板市場,即使是稱霸低價智慧手機市場的聯發科也不一定能佔到太大的便宜,必須面臨更多中國本土低價處理器廠商的挑戰,盛凌海直言:「中國本土廠商的競爭力不容小覷,在性價比上有實力挑戰國際大廠或聯發科。」
平板Everywhere 台灣的客製化優勢
「平板電腦未來兩年變化仍然很大,機會也比智慧手機來的多,」陳澤民提到,在中國,平板電腦不只是平板電腦,而是以”平板Everywhere”的概念,不斷擴大市場。節慶禮品、餐廳電子點餐、賣場手推車放入平板電腦展示商品訊息、放置在廁所門前播放廣告等,用途多元化,這些應用通常不需價格太過昂貴的平板電腦,因此也促進了低價平板市場的成長。
隨著這些不同的市場需求,所要求的硬體規格、軟體配置也跟著不同,一些處理器廠商也開始針對這些不同需求,推出各種客製化的解決方案。
然而,對中國本土處理器廠來說,數量是決定利潤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於中國白牌平板處理器價格大多在十美元以下,甚至可能壓到六美元左右的價格,「中國廠商對於成本很計較,價格能盡量坳就盡量坳,」陳澤民說道,以量制價是中國本土處理器廠商一慣的策略。
低價平板電腦雖然商機龐大,但是除了威信或聯發科,其它台灣業者幾乎是看的到吃不到,雖然極力想打進供應鏈,卻是不得其門而入。不過儘管情況如此,仍然有業者極力想進入市場,如凌陽(Sunplus)近日推出CortexA8 1GHz級別的處理器,進入低價平板電腦的市場。這也意味著雖然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但對於傳統的消費類電子晶片廠商來說,巨大的市場容量仍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對此,陳澤民指出,由於平板的應用領域相當多樣,對於應用系統往往有客製化的需求,台灣硬體業者若能結合應用軟體來提供解決方案,會更有優勢。
「這正是垂直產業的系統整合開發作法,台灣在這方面已累積不少經驗,應該能為大陸的車電、倉管、服務業等客戶提供更到位的專用平板產品。」
除了系統整合(SI)開發的加值優勢外,另一個台灣業者的切入點,則是為平板提供具區隔性的功能。陳澤民表示,平板裝置的設計彈性比手機更大,也更容易導入新的技術,例如一些感測器,而這種需定製的平板產品,台灣有能力做的比大陸業者更牢靠好用。
事實上,台灣業者並不需去和中國業者淌低價平板的混水,對於一些中高價位的禮品或保全、教育、交易等垂直產業應用市場來說,品質要求反而是更重要的。相較中國業者追求快速出貨,台灣業者則能夠提供較為精緻、品質較好的產品,因此在市場上有所區隔。
然而,「現在台灣電子業的氣氛很怪,做什麼都怕怕的。」陳澤民搖搖頭說,相較於對岸業者的敢衝敢試,我們卻很怕做錯事、花大錢,「但若不願花錢練兵,就沒辦法培養好的人才與了解市場,那要拿什麼去跟人家競爭?」
盛陵海也認為,台灣介於國際和大陸本土廠商之間,相較於中國本土廠商,有較強的晶片設計,在本土化的支援和對市場的掌握上,又較國際大廠來的直接,這都是我們才有的條件。
看來,台灣的挑戰在於,如何強化自身優勢,找到市場定位,以推動市場發展。想想聯發科吧,透過不斷升級產品,建構完整的產品線,並找到適合的市場定位與服務模式,一步步拓展市場,進而成為低價手機的霸主。
中國平板晶片,一代新人換舊人
在中國,智慧手機幾乎是每六個月就會有新的處理器平台出現,平板電腦速度雖沒這麼快,但至少也會在一年之內更新平台,處理器廠商必須時常面對市場快速變化及時作出回應。但Gatner研究總監盛陵海指出,只要在某個時間點領先競爭對手,時間大致上能持續到下一個平台出現或廠商本身下一代產品發布之前。
從2010年的盈方微(infoTMIC)出了ARM 11內核的處理器開始,市場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改朝換代已是不變的定律。盈方微在當時取得較大的處理器出貨量,佔據白牌市場領先者的地位。然而,寶座還未坐穩,就已被瑞芯微(Rockchip)的Cortex A8單核心處理器RK2918超越,成為市場中的主要處理器平台。
現在,則是全志的時代。全志A10採用台積電55奈米製程,並以全高清視頻解碼技術、高清多屏顯示處理及輸出等特點,透過高性價比的攻勢,大舉攻佔70美元價格區間的平板市場,也侵蝕瑞芯微在市場上的份額。
不過,雖然部分市場重疊,瑞芯微的主要產品仍較全志高了一個級別,落在100美元價格區間,今年也從單核升級為雙核,而全志雖不斷有即將推出雙核或四核處理器消息傳出,但截至目前還未有實際產品量產,也因此鹿死誰手還是未知數。
相較這些中國本土廠商,唯一來自台灣的威信(VIA),卻因跟不上快速的市場變化腳步,而在後頭苦苦追趕。
威信在2011年推出的VIA8650和VIA8505兩款處理器,雖然性能較低,不過仍因價格低廉,頗受白牌廠商支持,主打當時最低價的平板電腦。根據市調顯示,威信2011年處理器出貨量高達450萬顆,佔有市場6 - 7成的市佔率。而後卻因產品線產生斷層、產品架構沒有跟上市場腳步,加上新的競爭者不斷進來,造成市場不斷弱化。
儘管威信現在再度推出新產品,卻仍沒跟上市場主流腳步。面對其它競爭對手紛紛推出Cortex A9架構產品,並逐漸從單核升級到雙核處理器,威信卻仍停留在舊的架構上。盛陵海表示,威信若在產品上不能領先全志或瑞芯微等其他廠商,而只想憑著相差不遠的規格配置,除非透過大幅度的降價,犧牲利潤,否則想重新贏回市場的難度很高。(丁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