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小發明也能啟動綠色生機
傻傻地愛地球

【作者: 歐敏銓】   2012年12月07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5145】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過一則消息:一個新大陸正在生成!


從小地理課本裏教我們的是,地球上只有七個大陸,但在過去60年來,一個完全由垃圾堆起的新大陸在人跡罕至的太平洋中不斷擴大。這個垃圾島的面積已是英國的六倍。如果情況不改善,不久後它的面積恐怕將超過中國。


這些垃圾,當然都是人類的活動所造成的。由於這一地區是世界上五大海洋渦旋之一,渦旋能夠將數千英里以外的垃圾逐漸地“吸”過來。這裡的垃圾種類繁多,有塑膠袋、裝沐浴露的塑膠瓶、拖鞋、兒童玩具、輪胎、飲料罐甚至塑膠泳池。


這裏被稱為“大太平洋垃圾帶”,位於美國加州和夏威夷之間。這一帶的海水都充斥著有毒的化學物和細小的塑膠碎片,這些東西會被魚類吃掉,最後,可能又回到人們自己的肚子裏。


這個新大陸,只是人類旺盛活動力的小小成就。一份大規模的研究報告指出,過去半個世紀以來,人們為了取得食物、淨水、礦物、木材、燃料等資源,地表上人類活動的三分之二生態系統,都遭到了過度的開發和污染。


聰明的綠色技術與創意


有人說,我們是最幸福的一代,因為,榨取自地球所換來的舒適生活,即將進入尾聲。大地反撲的苦果,將由我們的下一代起開始承受。


除非,我們能做出一些重要的改變。比方說:多種一些樹。


專家指出,植樹的好處很多,其中最明顯的作用,就是調節氣候。然而,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區,多種一顆樹都是很奢侈的事情。這時,想要少開冷氣,就得靠一些聰明的綠色技術與創意。例如在四面的玻璃窗上貼上一層具節能效果的奈米薄膜,它的作用不是擋光,而是選擇性地讓可見光進來,將產生熱的紅外線及具傷害性的紫外線阻絕在外。


如此一來,室內溫度不會太熱,冷氣就不用開得太冷;自然光可以進來,電燈就不用開得太多、太亮。


如果再搭配導光設計的自然採光系統,就能將室外的光線送往室內各個角落,讓更大的區域都能得到適中的自然照明效果,進而能節約電燈用電。這種自然採光系統,屬於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的一環,它整合了照度感測、窗簾自動控制和導光設計等技術。難度不高,但功用不凡。


一家日本住宅公司(三宅住宅)正準備將採光的層次向上提升,在HEMS中結合太陽能與自然風的運用,更智慧地自動調節室內的溫度。該公司正嘗試與日本氣象協會合作,透過與氣象協會所掌握的各鄉里氣象數據聯動,來提供窗簾遮光、燈光照明及冷氣溫度的自動控制。這套HEMS系統所參考的預測資料包括氣溫、濕度、日照、風向、風速等等。


懶人也能愛地球


在人類21世紀的十大問題中,「能源」問題名列榜首。提高再生能源的使用率,以及節約使用能源,則是解決此問題的兩大策略。然而,再生能源的效率與成本都是瓶頸,還是從節能下手比較可靠。


談節能,最有效的作法自然是不要用電、用油,也就是交通靠走路、騎自行車,生活不開燈、不用電器等等。這麼高標準的節能生活,一般人除非遇到停電,大概很難做到。不過,一些小小的生活習慣改變,對於節能還是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根據工研院的一份測試統計,「待機電力」約佔家庭用電的7.4%,因此家中長時間不會用到的「待機電力」電器,如電視、電腦、螢幕、錄放影機等,切掉開關或拔掉插頭,可以省下一筆不必要的電費支出。


再舉個例:拒當「低頭族」。智慧手機和平板的問世,讓人們花更多時間掛在小螢幕上面:打電動、上FB/Youtube、瀏覽網頁等等,於是,不知不覺間,電池電力沒了。而不斷地回充電力,無疑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然而,畢竟勤快和自制的人不多,所以做一個懶人,又想為地球盡一份心,還是得回歸到科技的運用,也就是將技術發展的重心從舒適、娛樂的應用角度,轉移到對環境友善的思考與用途。不過,也因為世上懶人居多,綠色生活又是全球共識的訴求,這就讓綠色技術更形重要,也更有商機。


科技不會自己轉向


「節能」綠色科技所要處理的核心議題,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該不該用電/能源?


今日的家庭、辦公室、工廠、學校、城市中,到處有電子/電器設備在使用。要做到有效的節能目標,就得管好這些個別的電子產品,不該用電的時候就讓它休眠或關掉它;或是善用離峰電力來供電,不僅省錢,也有助於平衡電力的供應。


這種跨電器、跨系統的能源管理技術,正是節能科技的一個發展重點,如果能做到最佳化的自動控制方法,人們就能傻傻地善用電力等資源。同樣地,在一個電子產品(尤其是可攜式/行動產品)的內部,如何有效管控CPU、記憶體、顯示器、通訊模組等零件或系統,讓電池的耐久性能最大化,也成了市場區隔的一個重要賣點。


工業化後的這一、兩百年,科技的發展集中在為「個人」創造福利,但卻?牲了生態體系的永續性;今後科技的重點必然得轉個向,從對環境友善的立場出發,別讓我們的土地再繼續沈淪下去。


當然,科技不會自己轉向,關鍵還在於人是怎麼想的。一些小動作就能疼惜環境;一些小發明就能啟動綠色生機。


相關文章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工研院眺望2025特用化學品發展 窺見一線低碳「生」機
» 中美萬泰全新27吋醫療級觸控電腦專為手術室設計
» 末代川普回鍋 中經院示警須留意供應鏈二次移轉
» 衛福部攜手耶魯大學附醫 促進醫療資訊優化應用
» 工研院攜手聚賢研發 開拓農業伴生創電新模式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23.92.135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