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的普及速度似乎還是被諸多問題拖延著,包括電池、馬達、充電設施、標準介面等各式各樣的問題,讓人不禁要問:究竟能不能出現更多實質面的進展?
中國優勢:沒有包袱
中國跟其他先進國家相較之下所擁有的最大的技術發展優勢就是:「沒有包袱」,可以毫無遲疑或保留地採用新技術。以電動車來說,在汽油車大量普及、技術實力堅強的日美國家,就沒辦法像中國那樣把電動車發展視為重要的「國家政策」來推動。
然而具體的進度究竟是什麼呢?不久前在中國深圳展出的「第25屆世界電動車大會」(EVS25),是繼1999年在北京舉辦的第16屆電動車展後,中國第二次舉辦的世界電動車展,展上揭露了許多中國在電動汽車方面的實行計畫。中國訂出的2015及2020年兩個明確的時點。2015前EV普及化的程度要達到百萬輛、2020年則要達到千萬輛以上。在重要的充電基礎設施上,中國提出「點線面」概念。「點」指的是對更換電池的管理系統,「線」是要建立城市之間主幹道沿線上的快速充電站,「面」是指結合電網網絡提供供電服務的普通充電站。
中國的一項具體作法就是:先把大眾交通工具的公車及計程車電動化。他們的想法很清楚:以這兩種都屬於國家直接掌控的核心交通工具作為電動車普及化的嘗試與開始,如果消費者都還感覺不到便利性,私人用的汽車就更加難以普及。在EVS25展上共有五家中國製造商展出新能源公車,另有近二十輛電動汽車展出。
表 中國的電池製造商在EVS25展出的公車用電池
製造商 |
比亞迪 |
世紀新能源 |
雷天電池 |
銀通新能源 |
比克電池 |
成立時間 |
1995年 |
1999年 |
1998年 |
2009年 |
2001年 |
種類 |
EV |
EV |
EV |
EV |
HEV |
車輛名稱 |
K9 |
LUXURY Double-
decker BUS |
EV6700 |
YET.EV-BUS |
XMQ6121G |
Li離子2次電池(容量) |
約324kWh |
約177kWh |
約100kWh |
約85kWh |
約20kWh |
中國政府積極佈點充電站
要估算電動車的市場規模並不容易,技術的進步、原油價格的波動、環保的法規、充電基礎設施等多方面的因素都牽涉其中。想要導入百萬輛以上的電動汽車,在充電基礎設備上無疑地是一項很龐大的投資。以導入兩百萬輛電動車的規模來看,據估計就要有能新增約2000MW以上的發電設備,要實現這些設備,需要輸電變電站、配電變電站、變壓器及電線整套的設置。整個投資金額超過數十億。不過如果能在充電基礎設施的建置上達到一定的規模,在推動上似乎是比關注電池技術來得更為實際。中國目前的作法正是如此。
中國為十年內的電力基礎投資四兆人民幣建構智慧電網,以執行電力網路管理服務及充電基礎設施項目。此外中國還指定了五個城市作為試點城市,大量地設置電動汽車的充電站及充電機,擴大可充電點的面積規模。上海的嘉定國際汽車城區被定為中國電動汽車的國際示範區,將設立加氫站和充電機設施。以舉辦EVS25展的深圳市來說,明年預計會有超過一萬個充電站和充電機出現,其中包括公車快、慢充電站、公務車充電機、社會公共慢速充電機、社會公共快速充電站等等。其他三個試點城市為長春、杭州及合肥。
光是充電站及充電機即隱藏無數商機,背後需提供供電服務的電力行業更是最直接相關,中國的兩大電網公司也在國內大規模佈點。涵蓋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西北等五個區域的國家電網,是中國最大的國有電力企業,公開宣稱不計成本在國內設立充電站,其中最大規模的電動車充電站就在汽車工業大城山東臨沂,據稱能同時滿足四十五輛汽車充電。
考慮到充電站的投資成本過於巨大,涵蓋地區範圍較小的南方電網,以各分公司跟各市政府合作建設充電設施;他們在深圳聨合比亞迪汽車跟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同建設充電站,也和廣東省政府合作,計畫在廣州建設一千五百個充電機,未來新建設的大樓及公家單位停車場,都要預留一定比例的充電介面。
中石化和中石油等傳統能源企業也不甘示弱,打算透過現在有的加油站網絡,發展電動車充電業務,轉型為加油充電綜合服務站。中石化將準備於三年內,在深圳市選取四十五個加油站,增添充電機功能。
正因為是中國,因此推展任何被當作國家重要政策的目標都可以獲得某個有效程度的達成;加上市場規模大,中國的一舉一動都動見觀瞻。
中美日 國國都積極
和中國一樣在全球都是數一數二的市場的美國,為了減少對石油的依賴,也為了振興跌落谷底的汽車產業,美國對新能源車的基礎建設和開發皆十分積極。除了投入一一○億美元建構國內的智慧電網,甚至在救助金融危機的龐大計畫中也規劃了二十多億美金作為電動車的發展經費。
在汽車技術領先的幾家日本汽車公司:日產、豐田、速霸陸、三菱全都投入充電基礎設施標準的開發,除了汽車廠商,日本最大的電力公司「東京電力」也正在開發快速充電站,希望幾家大的汽車廠商接納他們提出的性能指標。事實上,東京電力曾經提供供電技術給中國國家電網,這樣的合作關係也讓東京電力期待將日本的電網標準框架賣給中國。
中美日等大國政府努力在各自的國內建置一個對電動車有利的使用環境,電動車似乎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期待在智慧電網架構下,將電子產業及傳統汽車產業整合起來,是全球電子產業可擴充技術和商機的重要切入點。
電動車產業似乎只是需要多一點時間等待更純熟的技術和周全的標準都塵埃落定後,就能開出一條兼顧環保及發展新產業的大道。但非並只有這樣,如果不能在新能源的發展上同步邁進,電動車極有可能只是一個越吹越大的泡泡。
當真減碳環保?
有幾個未解的因素存在。第一,二氧化碳排量輛並非真能因有電動車而降低。強調「零污染排放」的電動車,其所需要的電力生產仍然以燃燒石油和煤炭為主,也就是說,雖然電動車本身排碳量降低了,但是使用的電力來源還是排碳。其次,燃燒石油或煤炭後,將能量轉換成電力,還要承受能量轉換中間的損失,多一層浪費。第三,汽車電池都含有毒重金屬,其廢棄回收的處置將成為新的環境污染問題。
人類亟欲擺脫對石油的依賴,最直接簡單的辦法就是降低對汽車的依賴,並發揮腦力努力降低能量轉換損耗而已。除非能將石油和煤炭以外的新形態能源納入能源的使用範圍,也就是說進一步把水力、太陽能、風力、潮汐、核能等全都收納使用,否則侈言要以電動車來達到減碳環保的效果,只是白忙一場。
因此雖然電動車產業似乎漸漸出現比以前更有可能形成的綠能環境,但好戲能不能唱下去?還是終究作繭自缚?真正要看的是新形態的能源能不能發展起來而定,否則只能繼續在暗處繼續燃燒石油,在明處說著「電動車讓環境更乾淨美好」這樣自我欺騙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