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2010台北國際觸控技術開發論壇盛大舉辦
零組件科技論壇報導

【作者: 編輯部】   2010年06月10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5733】

自蘋果iPhone在2007年中推出後,直覺、人性化的觸控介面即受到市場廣泛的重視,目前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已成為主流的輸入介面技術;Windows 7作業系統也強調支援多點觸控功能,讓觸控面板打入中大尺寸的PC與NB市場;此外,新興的電子書閱讀器和平板電腦也都支援觸控介面,讓觸控市場顯得一片蓬勃!



台灣是PC、NB、手機、E-Reader、面板、電子看板等設備的重要品牌及代工重鎮,這些電子設備的開發者都積極在尋找最佳的觸控解決方案;除了國際元件大廠為台灣電子公司提供觸控方案外,台灣本身的觸控產業也已經發展多時,從感測控制晶片、材料到觸控面板組裝代工,整個觸控產業已發展的相當健全。



今日觸控技術不斷地向前突破,而觸控應用也快速地拓展其市場。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台灣廠商,卻仍欠缺一個技術交流的科技會議。為了讓開發者能夠共聚一堂,CTimes零組件科技論壇在2010年5月13日及14日盛大舉辦了一場「2010觸控技術開發者論壇」,共邀請掌握觸控介面及軟、硬體獨到技術的13位專家與業者齊聚一堂,分享前瞻的觸控技術與未來展望。



觸控未來以人為本


「觸控介面進入個人的生活當中,目前只是一個開端,未來包括醫療、金融、職場、購物和生產製造等各個領域,都將發展出更直覺化的互動介面。」微軟開發事業處何雅雯協理所描繪的未來生活中,透過單點/多點觸控和其他人機互動技術,將能提供更直覺性的操作與服務。



國科會人本智慧生活科技整合中心主任暨成大電機系教授楊家輝博士也指出,觸控介面是實現新一代智慧數位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術,但仍需與更多專業進行跨領域的整合才行。



楊家輝強調:「最重要的是人本的精神,也就是要以使用者的需求來做考量,才能開發出符合人性的溝通介面技術。」目前該中心積極打造未來生活的體驗屋,在觸控技術與應用上已開發出FTIR大型觸控桌與面板、100吋多點觸控牆及應用程式、數位繪圖筆、可實現256點多點觸控的自製觸控原型模組等成果。



宇辰光電董事長王貴璟也肯定多點觸控將成為市場主流,不過,他認為並沒有那項觸控技術是最好的選擇。王貴璟表示:「一個技術的好壞不能只從它的功能來做評斷,還得同時考量成本、通路、行銷、應用市場等各種因素。」因此,他提醒觸控業者不需迷信某一項技術。



《圖一 併宇辰光電董事長王貴璟表示,多點觸控將成為市場主流。》


他以多點觸控設計為例,指出目前中小尺寸的應用中,其實兩指的手勢操作已很夠用,四、五點以上的真實多點功能就有些設計過頭了。他強調其實硬體功能夠用就好了,更重要的是如何設計出貼近消費者習慣並符合用戶經驗的最佳規格。



未來觸控介面由2D邁向3D


N-trig亞太區總經理暨副總裁Yaki Luzon分析指出:「今日的觸控應用已延伸到中大尺寸的面板,在消費應用則訴求更容易使用、容易製造、行動能力、反應效率和使用樂趣。」將多點觸控與觸控筆結合,正是N-trig因應用戶需求而提出的設計概念。



Yaki表示:「用筆做紀錄或畫重點,這是人們長久以來的習慣,不會因鍵盤、滑鼠而消失掉。」他認為多點觸控適合較不精細的介面操控功能,如圖片、頁面的放大、縮小、拖拉等,但一些細微的輸入動作,如簽名、繪圖等,就得用筆操作才會精確。尤其是針對電子書和平板電腦來說,筆加多點觸控會是最方便的介面作法。



太瀚科技產品研發中心處長陳威州博士也肯定觸控筆的重要性,並認為這是電子書的殺手級應用。不過,電子書因採反射式的顯示技術,因此很在乎外掛觸控模組造成穿透光的損失。陳威州指出,採用電磁式觸控筆方案,因電磁感測迴路是嵌入在LCD之下,因此不會對光學效能造成影響。



《圖二  N-trig亞太區總經理暨副總裁Yaki Luzon指出,今日的觸控應用已延伸到中大尺寸的面板。》


除了當紅的投射電容式觸控技術外,傳統的電阻式技術也能做到多點觸控的功能。創為精密林福南經理分析指出,目前有三種技術可實現電阻式的多點觸控功能,分別是多手指觸控(Multi-finger Touch)、類比矩陣電阻(AMR)和數位矩陣電阻(DMR)。其中多手指觸控的可靠性高,很適合工業性應用;AMR為四線式技術的延伸,不過會有鬼點議題;DMR可做到真實多點觸控,但設計難度甚高。



針對觸控介面的發展趨勢,萬達光電業務協理陳亦達表示,未來應會從2D走向3D的操作。遠距離的3D操作會採CCD影像判斷方案,而近距離的操控上,則會採近接感應(Proximity)的方式。他分析指出,目前採IR的方式讓手機在通話中關閉LCD和觸控的功能,但相當耗電。若採用電容式的近接感應作法,除了能降低功耗外,機構設計也更為簡單。



觸控升級仰賴產業驗證平台


工研院顯示中心貢振邦經理指出,下世代互動式顯示器需要大面積且耐撓曲的觸控技術;此外,既有玻璃基板也遇到貼合技術瓶頸,需要軟性觸控面板技術來提高良率。針對觸控面板的關鍵材料:ITO透明導電膜,琦芯科技許國誠總經理預料ITO Film的應用市場仍將持續快速成長,而目前國人在此領域的技術與量產能力皆已大幅提升,期待未來能打入一線觸控廠當中。



台灣擁有完整的觸控產業鏈及面板、終端系統的應用市場,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不過,新聚能科技顧問公司朱新瑞副總經理建議業者及早有系統的建立企業專利組合,以避免愈演愈烈的專利侵權風險。工研院量測中心副組長戴鴻名博士則指出,觸控產品檢測驗證標準平台的建置刻不容緩,他建議我們由台灣產業標準的建置出發,再推向兩岸及國際舞台。



相關文章
多點觸控軌跡板展現新功能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豪威集團推出用於存在檢測、人臉辨識和常開功能的超小尺寸感測器
» ST推廣智慧感測器與碳化矽發展 強化於AI與能源應用價值
» ST:AI兩大挑戰在於耗能及部署便利性 兩者直接影響AI普及速度
» 慧榮獲ISO 26262 ASIL B Ready與ASPICE CL2認證 提供車用級安全儲存方案
» 默克完成收購Unity-SC 強化光電產品組合以滿足半導體產業需求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26.34.80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