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GPS相關產品的市場表現非常亮麗,以可攜式導航設備(PND)為主力,帶動GPS成為手持式設備(如手機和PMP)的重要加值功能,未來的成長仍相當被看好。不論在GPS晶片、系統OEM/ODM及品牌產品等領域,台灣都居於全球市場的關鍵性地位。因此,與GPS相關的技術走向,自然非常受到重視。
GPS設備的性能指標,圍繞著首次定位時間(TTFF)、靈敏度、準確性、低功耗這幾個議題打轉。目前的PND已普遍做到可接受的性能表現,但這些指標的改善空間仍然很大。以TTFF來說,目前最受垢病的是冷啟動的時間太長,動輒需要30秒到1分鐘以上的時間。以獨立式的GPS接收器來說(直接接收衛星訊號),即時運用了大量的相關器來加速衛星的搜尋,但仍免不掉接收衛星訊號的這段等待時間,除非是在有輔助資訊的情況下,否則難以克服這個先天性的瓶頸。
這正是A-GPS成為新一代GPS顯學的主因。在接收器預先獲得萬年曆(Almanac)、廣播星曆(Ephemeris)等輔助衛星資料的情況下,能夠大幅縮短TTFF的時間,最快只需數秒鐘即可定位完成。這樣一來,無疑能有效改善使用經驗,進而有助於提升市場的接受度。不過,實現A-GPS的服務有四個前提,一是要有通訊管道來獲取這些輔助資料;二是要有提供輔助資料的衛星觀測及軌道推估的網路系統;三是手持設備必須支援A-GPS的功能;四是相應的LBS服務。
A-GPS這項技術其實提出來已有一段時間了,相關的解決方案也早已出現在市場上,但卻遲遲不見應用的普及,正是因為這些要件無法獲得整體性的解決。其中最重要的關鍵該是輔助資料的傳輸管道,在過去一直以手機的通訊系統為不二選擇。行動通訊業者也將A-GPS服務與其加值性的收入綁在一起,因此一面佈建A-GPS的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網路架構,一面規劃可以吸引手機用戶付費的LBS服務。這樣一來,A-GPS的應用就受制於行動業者的進度,其中手機製造商及應用開發、服務商都得看行動業者的臉色辦事,一般用戶也只能獲得有限的服務,在連線定位的過程中,還得支付一筆電信費。
一定非如此不可嗎?為了打開這種封閉性,在通訊管道上已定義出SUPL的開放性規範,讓不同的行動通訊系統之間也能互傳GPS輔助資料。掌握衛星軌道推估技術及網路的廠商,如Global Locate(已被Broadcom併購)和u-blox,為了加速市場的推廣,更提供免費的衛星資料下載服務,讓A-GPS的用戶能在其終端器與網路連線的時候,透過有線、無線或行動網路預先將衛星輔助資料下載回去。在此模式下,即使PND或手機用戶未使用電信業者的A-GPS服務,也能體驗A-GPS的加速定位能力。
從網際網路的興起到種種電子技術規範的制定,已一再驗證了開放性是市場成功的決定因素。A-GPS服務雖然才剛要登場,但未來的普及模式仍可預料。